自2023年激光雷达开启了“放量”元年,相关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国内激光雷达企业正在主导全球市场,并已形成不同梯队,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等占据了第一梯队,而后方企业仍在努力扩大融资规模和获取车企定点。
目前,国内头部激光雷达厂商之间的竞赛愈发激烈,如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双方的交付量不断攀升,但由于产品迭代加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等因素,竞争格局尚未稳定。
近日,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两大上市龙头相继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从中可以窥探一二。
格局未稳,暗流涌动
今年第一季度,速腾聚创实现营收约3.6亿元,同比增长149.1%,主要得益于其ADAS激光雷达产品销售的大幅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产品总销量约12.0万台,其中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约11.6万台,与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457.4%、542.0%。
这使得速腾聚创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收入增至3.1亿元,比2023年同期的约0.7亿元大幅增长了327.0%。
禾赛科技一季度总营收与速腾聚创相当,也是约3.6亿元人民币,不过却是同比下滑16%。财报称,其Robotaxi业务需求放缓,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少,导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虽然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在营收总额上持平,但在营收结构、市场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展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速腾聚创的重点创收板块还包括机器人相关业务。
目前ADAS激光雷达依然是双方核心所在。
从销量来看,禾赛一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同样得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69.7%至5.9万台;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约5.2万台,同比增长86.1%。
此等表现与速腾聚创已经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显示,2024年1月至3月,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装机量达11.6万台,以51.6%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华为技术紧随其后,装机量为4.2万颗,占据18.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禾赛和图达通占据三、四名的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15.2%和12.5%。
在去年的同一时间段,则是由禾赛科技领衔。
速腾聚创的销量爆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定点项目的量产落地和数量的不断扩张。截至2024年5月17日,速腾聚创已获得全球22家汽车整车厂及Tier 1的71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其中包括一家2021-2022年全球销量最大的整车厂。
截止第一季度末,速腾聚创已助力其中12家客户的25款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同时,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历史累计总销量突破46万台,其中车载激光雷达累计总销量超40万台。
禾赛定点也在增多,与速腾聚创不相上下,现阶段,禾赛在前装量产市场累计已获得来自18个主机厂和Tier-1客户近70款车型定点。据介绍,在《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全球收入最高的10家国际汽车厂商中,有6家汽车厂商或其合资合作伙伴已经与禾赛达成了量产定点合作关系。
综合来看,国内激光雷达领域的竞争,尚未有明确的胜负之分,禾赛科技与速腾聚创总营收、出货量均在今年实现大规模增长,但依旧未能摆脱亏损。
快要赚钱了?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速腾聚创净亏损为1.30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净亏损3.428亿元减少61.9%;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和上市费用,速腾聚创调整后净亏损为8410万元,2023年同期净亏损为9500万元,同比收窄11.5%。
值得注意的是,速腾聚创指出,由于一季度销售了更多的量产激光雷达,因此ADAS应用激光雷达产品的平均单价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约人民币4000元减少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约人民币2600元,部分抵销了产品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增加。
此外,该季度,速腾聚创的研发费用约1.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0.8亿元增长97.4%。
禾赛科技第一季度净亏损则为1.07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19亿元,同比缩小10.08%。禾赛联合创始人及 CEO李一帆表示:“在第一季度,我们在季节性因素以及Robotaxi业务需求较去年放缓的情况下,依然展现了出色的财务韧性。”
尽管双方均未能摆脱亏损泥潭,但已有一些好的趋势显露。
除了亏损的收窄外,得益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产量规模的持续增长,速腾聚创在一季度实现毛利为4450万元,2023年同期毛损为590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4.1%毛损率大幅提升至本季度12.3%的毛利率。
其中用于ADAS应用的产品毛利为3250万元,2023年同期毛损为4190万元,该产品类别的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毛损率58.5%,显著提高至本季度的毛利率10.6%,同比改善了69.1百分点。
图源:速腾聚创
禾赛的毛利率更是一直维持在业内较高水平。一季度,禾赛科技Robotaxi业务和ADAS业务综合毛利率达38.8%。Robotaxi业务为禾赛贡献了可观的利润,也是其目前综合毛利率在业内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
对于实现盈利,双方都比较乐观。其中,速腾聚创计划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禾赛则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随着量产规模的扩大、成本的降低和市场定价能力的提升,禾赛和速腾聚创正在奔向盈利转正,这一时间或许离我们不会太远。
这种期望主要基于对未来激光雷达销量持续增长的预期。
速腾聚创CEO邱纯潮表示:“因为汽车的销售表现是有季节性的,一般来说,第一、二季度都属于淡季,但预计三、四季度的表现会有所好转。”这意味着,在下半年,理想状态下激光雷达上车量会进一步增加。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激光雷达赛道的增长点还有很多。
增长空间在哪里?
目前汽车行业仍是激光雷达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快速渗透,城市NOA和L3的发展,给了市场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预计激光雷达上车量将持续提升。
在此过程中,随着成本的不断下探,车企与激光雷达企业正在寻求将激光雷达应用于更广泛的车型中,尤其是20万以下的大众车型。
激光雷达的降本持续已久,逐渐驶向千元级赛道,这一趋势在今年尤为明显。
4月15日,速腾聚创发布M平台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号称引领行业进入“千元机”时代。据官方介绍,这款激光雷达主要聚焦15~20万元市场。目前MX已拥有3个量产项目定点,其中首个定点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图源:速腾聚创
邱纯潮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15万元的车也能配置激光雷达。”
目前,激光雷达价格仍有下降的空间,在业绩电话会上,速腾聚创方面透露,今年下半年将推出自研的SoC芯片,以取代FPGA,产品价格上会有下降。同时随着产品起量,该公司原材料议价能力提高,原材料降本明显。
除了速腾聚创,禾赛为ADAS产品制定了双轨战略发展路径:极致性能与极致成本。这集中体现在禾赛最新发布的两款远距激光雷达产品AT512和ATX上。
其中,ATX是基于禾赛第四代芯片架构打造,虽然并未直接公布这款激光雷达的具体价格,但其瞄准的核心目标市场同样在15万元价格区间。据悉,ATX已获得了来自4家全球及国内主机厂的前装量产项目定点,并预计将于2025年Q1开始大规模量产。
图源:禾赛科技
可以预计,若激光雷达真能在20万以下车型市场打出一番天地,必然迎来市场规模的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也是一大增长点。
观察此次速腾聚创和禾赛财报发布,双方不约而同地披露了些许海外业务的进展。
其中,禾赛方面表示,近期成功获得了两家顶尖客户的定点合作,包含一家国际顶级汽车品牌和一家国际主流合资汽车厂商。
速腾聚创将M3作为攻略海外市场的主力产品。但由于海外推进节奏受限,预计要到2026年左右,才会陆续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推进量产。
速腾聚创表示,目前其已经在北美、欧洲建立了分支机构,在日韩也有同事为客户进行支撑,并且最近斩获了一个在2021年到2022年全球最大销量的整车厂的全球业务。
国内激光雷达企业正在主导全球市场,而部分海外激光雷达厂商面临衰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多技术路线并行的局面。与此同时,从上游的激光器、探测器到中游的产品制造再到下游的应用场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中国激光雷达企业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这是中国激光雷达及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挑战同样存在,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除了车型的下探和全球市场的扩张,激光雷达的另一大增长点,在于非汽车行业的应用,尤其是机器人领域。具身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浪潮”,激光雷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空间远大于汽车行业的需求。
速腾聚创将自己定义为一家机器人公司,其有意扩大机器人方向的商业落地应用,邱纯潮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开拓,速腾聚创将在机器人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体来看,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面临技术成本、路线竞争、品牌建设等多重挑战,但整体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国际市场的深入开拓,速腾聚创、禾赛等中国激光雷达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5/27I70393601C6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