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的长期主义投资战略,不止是销售高质量的产品。把时间轴放长一点去看,我们有信心让投资人‘干长城、富三代’!”长城汽车副总裁、海外业务负责人史青科坚定地表示,“长城汽车的出海战略想明白之后便不再犹豫,快速抓住机会马上开始布局。”
长城汽车副总裁、海外业务负责人史青科 企业供图
10月24日-26日,以“GO LONG. GO WITH THE WORLD”(坚持长期主义 拥抱国际化)为主题的“长城汽车2023海外投资者共创会”在保定举办。活动期间,史青科、长城汽车欧洲区域执行总裁乔向华和长城汽车拉美地区高级总监姚斌,接受了中国经济网等媒体的专访,就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成果及战略布局等问题做出回应。
成绩源于提前布局
作为首批中国汽车出口企业之一,长城汽车出海26年来,海外销售渠道分布在欧美、日韩、拉美、东盟、中东、非洲等170多个国家或地区,运输终端覆盖全球260多个港口。截至目前,长城汽车海外累计销量超130万辆;今年1-9月,公司海外累计销售211696辆,同比增长89.45%。
长城汽车出海二十余年来取得的成绩,源于“自身在原先份额并不高的海外市场做了提前布局”,史青科透露,“2014年,长城汽车开始在一些核心海外市场建立了子公司。当时,中国汽车企业普遍采用代理和海外授权的模式。然而,在大型市场或核心市场,仅仰赖授权总代理商,过于强调短期经济利益,难以建立品牌认知。”
不过,在海外市场建立子公司“也让长城汽车倍感压力,因为这不仅需要终止现有的总代经销商授权,还要在当地招聘员工,建立并运营销售网络”,史青科直言,“在中国建立一个新工厂通常需要24个月,而在海外建立工厂可能需要三年才能完工,受当地政策等因素影响。KD组装和实现本地制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前期进行大量资源储备,即使只是运输环节,也需要签署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同时要将运输成本谈判至最低。”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一定是国际化的,只有做好国际化,长城汽车才算是取得成功,”乔向华说。而这正是当下自主品牌加快“出海”的心理写照,也是中国汽车出口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原因之一。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中国汽车出口 338.8 万辆,同比增长 60%。其中,燃油车出口 256.3 万辆,同比增长 48.3%;新能源汽车出口 82.5 万辆,同比增幅达 110%。有分析认为,2023 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有望接近 500 万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按照长城汽车的规划,2023年其海外市场年销量预计将达到30万辆,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海外市场年销百万辆,其中40万辆实现海外本地生产。“未来两、三年,如果长城汽车产品布局和市场布局做到位,百万辆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我希望提前达成,”史青科自信地说。
史青科(中)、长城汽车欧洲区域执行总裁乔向华(右)和长城汽车拉美地区高级总监姚斌(左) 企业供图
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百万辆目标需要非常坚固的基础做支撑,需要的市场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做陪衬。”史青科强调,“这就要求我们对产品生命周期、竞争力、投资模式、市场开发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对手里的资源进行务实的评估。”
“此前,长城汽车曾计划收购一座通用汽车在印度的工厂,但由于受到当地政府的阻挠,当时没有继续坚持。10 个月后,通用汽车通知我们工厂已经卖给现代汽车了。”史青科坦言,“虽然面临政策上的限制,但如果把时间轴拉长,长城汽车最终还是要进入印度市场。”
也正是因为这一教训,让长城汽车深刻地认识到:“在做全球市场布局时,不要犹豫,当决定或者坚定了某一件事,要不遗余力地去推动。”史青科表示,2022年11月,长城汽车决定进入墨西哥市场后,姚斌便带着4名员工前往当地,12月就注册子公司,隔年(2023年)2月就开始招商;到9月,欧拉好猫就已经在墨西哥完成了上市,整个的用时不到一年。
在史青科看来,市场布局的关键在于开发和拓展空白市场,再加上对重点核心市场的战略投资。未来,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增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入空白市场,二是将热销车型引入已进入的海外市场的细分市场,三是提高在营市场的经营效率,实现销量上的突破。
在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的同时,长城汽车还在同步搭建“生态出海”体系,即将制造体系、产品以及销售网络进行出海,形成研、产、销一体的生态出海体系,贯穿汽车“出海”的全生命周期。
目前,长城汽车已经与博世、大陆、法雷奥、麦格纳等300余家全球化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当前全球化供应商数量占比达34%,对应的全年采购额占比达32%;已在泰国、俄罗斯、巴西等地建成3座全工艺整车工厂,并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等地建成了多座散件组装工厂;已在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奥地利和印度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
“在投资布局投资海外市场时,长城汽车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复杂多变、极度不稳定的竞争环境,其它中国汽车品牌也将面对同样的竞争压力。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将是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常态。”史青科表示,“当有人恶意攻击中国品牌时,我们中国品牌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为中国品牌正名;当面对同样的细分市场、同一客户时,中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这就要靠产品力、价格力、服务力和营销力来说话。”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10/31I70367923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