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木牛科技
申报企业丨木牛科技
汽车行业主要业务、产品与服务:
在智驾不同等级当中,木牛针对L0-L2级ADAS场景提供前雷达和角雷达两种产品,不仅可以实现目标层级和预警功能信号的输出,也支持点云输出与融合跟踪输出;针对L2级以上ADAS系统提供两套5R方案,其中高性价比版是前向雷达x1 + 角雷达x4;而高阶性能版是4D成像雷达x1+角雷达x4。
企业整体实力:
1.研发能力:
200+中美员工,研发人员占比70%+,博士人员20+,雷达研发经验20年+,全球有三大研发中心(美国堪萨斯、中国北京和青岛),一站式全栈自研。
2.配套及合作介绍:
木牛科技的全球客户总数达到600多家,分布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50多个垂直领域。
3.专利或其他资质认证:
1、专利及资质 30多项毫米波雷达专利,北京市“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科技先锋企业奖、AI趋势先锋奖、智能汽车创新技术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奖、中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智能汽车创新技术奖、行业优秀产品奖、中国智能网联产业链百强规模供应商、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优质供应商、智能汽车产业链创新技术奖。 2、协会成员单位 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合作平台(电车人)、中关村标准化协会、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 3、参与拟定行业标准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智能网联汽车毫米波雷达感知性能测试评价方法》、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的《毫米波雷达全领域应用白皮书》、国家标准《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赛文交通网的《中国道路交通毫米波雷达市场研究报告》。
核心产品或技术:
1.技术名称:
木牛5R智驾感知方案
2.技术描述:
当全球雷达技术都聚焦4D成像雷达时,早在2017年木牛科技就已投入研发,成为最早进军4D成像雷达的践行者,并成功推进了4D成像雷达的商业化应用。2019年,木牛发布了全球首款4D成像雷达O-79 4D,并与全球排名第一的紧凑型机械车辆制造商Bobcat(斗山山猫)达成定点合作和批量供货,通过高性能雷达感知技术,实现建筑车辆行业的智驾突破。 从2015年成立至今,木牛科技的中美团队一直在不断创新和突破毫米波雷达技术和应用的天花板,一路引领着全球的民用雷达风向,从3D感知、4D成像,再到如今全球率先突破的新一代雷达技术:5D雷达技术,不但证明雷达作为高性能传感器的感知能力,并且成功将技术应用到多个场景,推进各个行业的商业化落地,迈入到毫米波雷达3.0时代,为民用雷达的应用领域开拓出更多的商业价值! 木牛科技已将5D雷达技术应用到了L2到L3+的车载雷达产品上,并与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达成定点合作。 比如木牛第三代成像雷达I-79 4D采用了全新的阵列技术和Flash Radar,可实时同步发送信息,确保中短距离和350米远距离都具备高分辨率和高密度点云信息,以及较激光雷达更强的鲁棒性。木牛的角雷达T79和前雷达K77,也可通过检测周边目标的细微变化来高精度反馈信息,在目标跟踪和目标分类上拥有了更突出的性能,如针对车轮转速来进行车辆识别和分类、判断是慢速车辆还是静止车辆,针对行人摆臂来判断是否横穿等,大幅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报率,让驾驶者可以更安全且从容的享受智驾乐趣。 1、第三代4D成像雷达I79 采用 76-81GHz RFCMOS 射频技术,具备更高的点云密度、更强的目标分辨率和识别能力,能够提供目标距离、方位、高度和速度这四个维度的信息。适用于L3级别及以上ADAS,可实现ADS、AVP、PA和Self-Driving Cars等功能。 核心特点包括检测距离可达350米、近似激光雷达的高分辨率、高密度点云信息、可清晰呈现不同目标的轮廓\可重新构建障碍物的 3D 形状和速度等。 2、中远距前向雷达K77 采用77GHz RFCMOS 射频技术、FMCW 调频体制和硬件信号加速处理技术,能检测目标的类型、长宽、存在概率信息和识别垂向物体,适用于L2/L3级别ADAS,可实现AEB、FCW和ACC等功能。 核心特点包括检测距离可达200米、采用波束形成技术,测角精度高、具有目标高度分类属性便于降低系统误报、目标扩展属性便于多传感器融合处理等。 3、中短距角雷达T79 采用 76-79GHz RFCMOS 射频技术、高度集成的硬件设计和先进雷达信号处理算法,能检测目标的坐标、速度、反射强度、分类、长宽和存在概率等信息,支持在线安装偏差标定,可测算车速和识别护栏,支持UDS诊断和OTA,适用于L2/L3级别ADAS,可实现BSD、LCA、DOW、RCW、F/RCTA和RCTB等功能。 核心特点包括检测距离可达90米以上、360度无盲区智能汽车感知、误报率<1%,漏报率<0.1%、具有目标扩展属性便于多传感器融合处理。
3.独特优势:
在充分考虑各项雷达性能参数指标、功耗、散热和成本等实际问题的前提下,让更小的雷达拥有了更强的性能,以更低的价格具备了国产雷达替代国际大厂的实力。 木牛前雷达K77的宽度不超6.3厘米,角雷达T79的最薄处不超过1.3厘米,即便是4D成像雷达,长宽尺寸也不超过9.2厘米,厚度不超过2.2厘米。木牛将工业智造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为主机厂前装搭载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木牛科技在五年的4D成像雷达市场布局与开拓中,不仅积累了大量场景数据,也充分发挥了雷达作为传感器的场景识别和感知能力,在距离、速度、方位和角度的4D维度探测上,又增加了第五维度“微动”(Micro-Doppler)测量,将原来的4D信息升维到5D,充分发挥微多普勒信息在场景识别上的分类和感知能力,通过目标识别和AI算法的性能强化,得以快速提升雷达的数据质量、成像效果及场景识别能力。 微多普勒是指物体除了整体运动之外,还存在微动的动力学,其特征是运动或附加运动部件的振动。比如,人行走过程中,躯干运动所反射的雷达回波,包含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多普勒信息,而腿脚手臂摆动的雷达回波就包含了微多普勒信息。 由于不同目标之间的微多普勒信息是独一无二的,此类微小运动的信息检测也就成为了目标分类的有力特征,这正是5D雷达技术赋能毫米波雷达的关键所在。
4.应用场景:
无论哪一种方案,都能提供点云层级、目标层级、功能层级的信号输出,同时,木牛还可以提供5R点云融合的完整软件服务,助力客户和主机厂快速实现落地,获得更好的感知质量。
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从整体市场来看,4D成像雷达以高的性能价格比,是未来智驾系统不可或缺的感知利器,虽然现阶段还未实现大规模上车,但4D成像雷达会快速完成产业验证,逐步成为主流;当前车载市场中毫米波雷达的装机量达上千万颗,基本全是3D毫米波雷达,在今天以L2/L2+智驾为主流的情况下,3D毫米波雷达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下的需求。未来随着智能驾驶向L3甚至L4阶段发展,4D成像雷达的渗透率将逐渐增加,催生出一个庞大市场。
金辑奖介绍:
由盖世发起,旨在“发现好公司·推广好技术·成就汽车人”, 并围绕着“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这个主题进行展开,表彰在新“人机时代”下,汽车产业深度变革过程中,拥有头部影响力的企业以及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具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前瞻型公司,进行优秀企业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评选,向行业内外展示这些优秀的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08/29I70358141C10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