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芯片一直高居汽车产业话题榜。除了缺芯外,随着智能汽车向更高阶发展,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芯片处理性能等,亦备受行业关注。
如今,在芯片设计的核心环节出现了新的提升机会,即利用完全开源开放,可被自由使用的指令集架构RISC-V来设计处理器。新架构“开源可控”,使得芯片设计厂商拥有更高的研发自由度和更低的开发成本,且不存在垄断带来的“卡脖子”风险。目前,该产品受到了谷歌、高通、英特尔、英伟达、NXP、华为、阿里云、中兴等国内外巨头的积极推动。
近日,RISC-V创始公司SiFive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Krste Asanovic教授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RISC-V在智能驾驶领域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目前SiFive已推出相关方案,并与国内外多家车企及芯片巨头合作推进中。”
SiFi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 Krste Asanovic( 图片来源:SiFive )
RISC-V究竟是什么?
需要明确的是,RISC-V并不是一种处理器或芯片,而是指令集架构。所谓指令集也即指挥着芯片执行各项计算命令,是芯片的“灵魂”所在。
据了解,指令集这一关键领域长期以来都被x86架构(Intel公司)和ARM架构(ARM公司)主导,尤其ARM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因ARM的ISA与IP核均需要付费使用,且近年来费用持续上涨,这导致诸多芯片巨头将目光投向开源降本的 RISC-V新架构。
RISC-V的核心优势在于商业模式,基础的ISA和IP核开源免费授权,再结合模块化设计(架构简单),使得芯片设计厂的成本有所降低。
不过,RISC-V并不是单纯的全部开源,同步也给生态参与者留出了获益的空间。据介绍,技术实力雄厚的芯片设计厂可以依托基础的ISA或IP核进行自定义拓展,开发出更符合产品需求的IP核,且可以把这个改良的IP核授权给其他芯片设计厂使用,并收取一定费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差异化,也激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RISC-V生态中。
另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开源指令集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意义重大。且开源的特性,也让RISC-V的使用并不会受到单一公司的绑定,因此也一度被认为是我国实现芯片自主的希望。
国内外巨头力推,汽车成RISC-V潜在风口
RISC-V诸多的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涉入,盖世汽车了解到,于2015年成立的RISC-V国际基金会,发展至今已经有大约3180名会员,当中包括谷歌、英伟达、英特尔、高通、NXP等国际巨头,也有不少来自国内的企业。在目前25家最高级别的Premier Menmbers会员中,中国厂商的数量达到14家,包括:阿里云、晶心科技(Andes)、华为、中兴、赛昉科技、希姆计算、紫光展锐、腾讯等。
在诸多巨头的推动下,RISC-V的商业化进程加快,并逐步向智能驾驶、航空航天、AI超算等中高端场景渗透。RISC-V国际基金会数据显示,全球已研发超过100款RISC-V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在2022年出货100亿颗,预计2025年将超800亿颗。
作为RISC-V的创始企业,SiFive率先推出多元化车规级解决方案,其在2022年曾同步推出三款车规级内核:E6-A、X280-A和S7-A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的关键需求,如信息娱乐、驾驶舱、互联性、ADAS和电气化。
图片来源:SiFive
“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车规方案推出。中国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技术推广方面走在世界前沿,也将是我们重点拓展的市场。”SiFive企业营销与业务开发资深副总裁刚至坚先生说到。
SiFive企业营销与业务开发资深副总裁 刚至坚( 图片来源:SiFive )
因为是新生代技术,叠加车用芯片验证周期较长,目前RISC-V在汽车产业尚处于探索测试阶段,还没有正式量产。不过,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市场前景可期。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06/29I70347430C103.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