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网联 > 正文

汽车主动安全时代,从标配DMS开始

盖世汽车 徐珊珊 2023-03-28 08:05:27

相关统计显示,疲劳驾驶是长途行车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对货车和旅游等长途客车来说往往后果严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就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停车休息不少于20分钟。

但事实上,疲劳驾驶仍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分神、接打电话等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偶有发生。智能汽车时代,安全是最高标准也是底线。因而车辆标配驾驶员监测系统(Driver Monitor System,DMS)逐渐成为硬需求。

DMS: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

DMS的核心功能是监测驾驶员是否存在疲劳、分神及其他危险性行为。早期的DMS主要通过非生物特征技术来实现,即被动式DMS系统。例如,利用扭矩传感器检测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掌握度,从而判断驾驶员状态。也有通过车辆行驶轨迹等特征判断驾驶员状态的方法。

现阶段,主流的DMS系统以视觉感知为主,是基于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和眼球追踪技术,结合AI算法实现的主动式方案。根据配置要求,摄像头数量、位置都可能会有所差别。

以单颗摄像头为主的DMS系统,多是集成在A柱或方向盘的位置,一些也集成在内后视镜的上方位置;双/三摄像头方案,可以分别集成在A柱、内后视镜和顶棚位置,不仅兼顾驾驶员,还考虑到了车内乘员监测(OMS)。

当然这样一来,不仅成本增加了,对座舱芯片的算力需求也会随之增加。那么如何用一颗摄像头尽可能全面地兼顾车内乘员的安全麦格纳给出的答案是把一颗5MP像素、140度广角摄像头集成在内后视镜里面。

汽车主动安全时代,从标配DMS开始

图片来源:麦格纳

目前上市车型DMS一般采用1MP~2MP像素的摄像头,更高像素如5MP~8MP通常是前视ADAS和环视摄像头才有的配置。麦格纳提供的DMS基于更高像素、超宽视角,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死角。更重要是,有一个合适的安装位置。

因为如果把摄像头放在A柱或者方向盘后,驾驶员后方位置可能会形成死角,也就无法监测到车内其他乘员的状态;如果布置在车顶,俯仰角的信息误差也有可能导致误判。相比之下,内后视镜的位置,是座舱内能够综合性地兼顾驾驶员和乘员的最佳位置。

在监测前排驾驶员及副驾驶的同时,兼顾了二排乘员的监测功能,包含儿童监测,宠物等乘员监测功能。根据车型的驻车模式选择,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把儿童、宠物长时间遗忘在车内的情况发生。

高集成内镜和DMS融为一体 

更值得一提的是,麦格纳提供的是内镜和DMS完全集成的产品方案。在内镜中,同时集成了一颗5MP高清摄像头、自动防眩光镜片、IR红外滤光片、对应宽域,窄域的IR补光灯、ECU控制器以及热管理系统。车内看不到凸出的DMS装置,也无需在内饰挖孔专门布置摄像头。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时代,还是眼下的智能汽车,年轻一代购车的源动力除了性能,更是基于颜值喜好。业内某公司就表示,主机厂将外观作为竞争要素之一,这间接影响到Tier1的产品规划,比如产品掘新时会考虑,在性能稳定后是不是也得适应审美需求。

放到DMS领域,摄像头的集成化一直是业内备受关注的课题。麦格纳在2021年宣布推出集成到内后视镜的DMS产品。早些时候,国内面板厂商天马也发布了可以集成DMS的车载挖孔屏,将手机的挖孔技术优势延续到车端。

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都在追求更高的集成化。反映在市场趋势上,是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目前大多数Tier1都已推出完整的DMS解决方案,头部玩家有法雷奥、博世、大陆、电装、现代摩比斯、伟世通等。国内方面,海康威视、商汤、大华等公司的DMS也陆续在各个品牌车型上量产。

而麦格纳为了在DMS+OMS领域抢占先机,率先推出将光学组件集成到后视镜中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对于把摄像头和屏集成到一起,麦格纳亦将巧思注入细节。比如在无边框内镜中安装了切换视频模式和普通内镜模式的拨杆,也可以加入小型执行器,通过屏幕按键点击来实现模式的自动切换。

另外,该方案采用即插即用的设计,不仅支持每一辆车的SOP(Start of Production),还可以有效缩短主机厂的开发时间。相较于市面上分体式DMS/OMS的解决方案,后续可以通过OTA持续升级,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预计在2024年麦格纳内镜集成式的DMS将成为全球第一个面向EU NCAP 2024的落地量产项目

去年12月,麦格纳以15.25亿美元正式拿下维宁尔的主动安全业务。据透露,两家公司正持续推进融合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两大研发团队将完成整合。此后,麦格纳将拥有完整且全方位的ADAS软硬件产品,包括DMS的竞争力都将进一步增强。

DMS真正的挑战

可以这样说,DMS上车势在必行。欧盟2022年7月起实施EU-GSR(《通用安全法规》)开始推荐车辆配备DMS,其中一些国家已经要求汽车出厂必须装配DMS。到2026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车辆都将标配该安全技术。

而我国早在2018年就对“两客一危”等商用车车型安装DMS作出强制要求。从2023年5月开始,我国将实施《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将DMS纳入推荐标准,预计强制标准将于2027年起实施。

但根据佐思汽研统计,2022年前9个月里,DMS+OMS总装配量为25.9万套,同比增长130.1%;装配率为1.8%,同比增长9%。尽管增速喜人,但整体渗透率仍处于偏低的水平。

汽车主动安全时代,从标配DMS开始

 图片来源:麦格纳

问题在于,这项L0级别自动驾驶应当具备的主动安全技术,仍然存在“误判”“漏检”等问题。早些时候,某知名博主就因为眼睛小而频频触发DMS系统发出的警报。通常DMS会收集尽可能多的case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算法训练,后期就可以减少此类corner case。至于具体的case和数据收集,Tier1需要和主机厂联合讨论定义。而这里面所涉及的隐私信息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据麦格纳指出,其DMS的人脸识别等涉及隐私的数据不会上传到云端,会在相应的本地存储芯片进行保存,只要满足人脸识别开机即可。而视频流传输、图片传输等会通过总线传输方式,传到主机厂应用服务器里,这里面会有相应的加密功能。另外,针对数据脱敏,其也会和主机厂、政府进行合作处理。简单说,个人留下的数据很可能是轮廓和框框。

要说DMS最大的挑战,无疑仍来自感知与决策。尤其在感知方面,DMS的技术迭代课题远没有结束。当前DMS系统普遍由摄像头和近红外技术构成。行业对红外光源的探索正逐渐从成熟度高、成本低的LED向VCSEL过渡。当然相比2D可见光摄像头方案,以3D ToF为主的产品也开始走进汽车领域。

去年上市的理想L9在座舱内用上了一颗ToF摄像头,来支持后排娱乐屏的手势识别。有研究显示,全球新车DMS的搭载量将从2020年的450万套,增长到2025年的5760万套,其中2D摄像头方案占80%,3D摄像头方案占20%。而眼下,ToF的成本仍由量制约。

此外,作为一项主动安全技术,考虑到各传感器的优缺点,DMS同样需要多模态传感器的融合。目前欧洲已明确要求,若主机厂计划做出口市场,新车必须安装DMS,至少是选配。且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以“DMS摄像头+OMS活体雷达”为主的技术路线将成为未来主流的座舱监测方案。业内某毫米波雷达供应商表示,其2022年度活体雷达出货量已经开始慢慢接近角雷达。

根据麦格纳规划,2025年将实现ClearView流媒体内镜与DMS结合的一体化方案;2026年,舱内监测结合DMS及雷达的产品有望面世;到2029年,麦格纳屏下摄像头结合DMS的集成化产品也将面世。总体上,DMS相关技术正不断升级,Tier1积极抢市,市场要做的无非是证明它,并让消费者接纳它。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03/28I70335341C601.shtml

文章标签: 麦格纳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