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不足20天,关于王凤英女士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的传闻被证实,也让更多人开始期待她的加入能否给小鹏汽车开启第二春。
包括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也对此直言,“我们热烈欢迎王凤英女士的加入……我们期待她的加入能够给“智能化+汽车”的融合带来更多不一样的火花……也相信王凤英这样优秀人才的引进,将为小鹏汽车从一到二的行稳致远提供更有力的管理支持。”
王凤英女士;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事实上,作为新造车的头部玩家,小鹏汽车并不好过。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交付量急转直下;新车反响平平,股价未见起色……
对此,亦曾有人猜测,事实上王凤英并不认可小鹏。
最直观的理由便是在出走长城汽车后,她所在的汽车专家团联合里斯咨询中国推出一份《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趋势研究报告》,其中单独就小鹏汽车提出了两大隐患:
第一,缺乏清晰的主干品类,无法回答“我是谁”
报告认为,小鹏不断拓展车型与价格品类,通过 G3i、P7、P5、G9 四款纯电动汽车,覆盖轿车和 SUV 两种车型品类、15-40 万元高中低端多价格品类,但终将难以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任何品类,造成了主干品类认知模糊的致命伤。
第二,缺乏聚焦的智能特性,智能化无差异化只能深陷“军备竞赛”
报告指出,小鹏一直宣称自己最大的竞争力是智能化技术,但事实上伴随各大企业加速、重资入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领先性面临巨大挑战,逐渐独有的变成了人人皆有,差异化成为了同质化。长期来看,仍然需要在认知中打造出单一的某个极具差异化的智能特性,因为没有品牌能够代表“智能汽车”。尤其在现在各大车企都在鼓吹智能化、疯狂内卷的时候,消费者心智很难建立其“智能化”的差异认知。
在上述报告看来,品牌的背后是品类,而品类的发展与创新是行业与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因。在新能源赛道中,能否实现品类创新,将成为各品牌能否成功的胜负手,但很显然,小鹏汽车无论是品类建设还是能够实现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问题。
对此,何小鹏不无感受。
春节前夕,新造车企业的CEO们开始进入密集的反思复盘阶段,其中自然少不了何小鹏。其中,一句“如果我们,包括我不自我颠覆,绝对不可能,拥抱下一个从春秋到战国的变化”,道出了小鹏汽车的紧迫感。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不可否认,从0到10万辆新车的下线意味着一家新造车企业的初步成功,但想要从十万客户扩展到百万甚至千万,需要的不再是新奇,更多是对产品规划、品牌营销、人员管理、体系效率、供应链管理等多维度的考核,更何况这一过程中还不断涌入传统巨头和新兴玩家,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内卷打乱了所有人的步伐,也让小鹏汽车内部的顽疾暴露无遗。
因此,“自我颠覆”必不可少。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何小鹏多天主持公司管理层会议,对公司运营、组织架构和产品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并在10月21日晚发布了全员邮件,宣告了一次全面的组织架构调整。在此次调整中,小鹏汽车宣布设立五大委员会、三大产品矩阵,从公司战略到产品矩阵等方面全面调整。
这其中,广纳优秀人才便是其中关键一环。
就在王凤英女士加盟小鹏汽车传闻传出前一日,吉利系高管易寒便被爆将在春节后出任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全面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关传播工作。
翻看他的履历,自2012年出任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兼品牌与市场总监,此后先后担任吉利汽车销售公司B级车营销平台总监、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任职期间,先后经历了吉利完成从多品牌回归单一品牌关键历程,并扭转了沃尔沃国产化之后的艰难局面,更甚之领克品牌的声名鹊起都离不开易寒的营销推动。
而王凤英何许人士,号称汽车圈铁娘子。1991年加入长城汽车之后,先后担任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兼任保定长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职战略规划和营销。入职小鹏汽车后,将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并向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汇报。
回望过去数年,小鹏汽车以“技术直男”的形象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化部分的积累叠加本土化的体验让其在一众新造车领域中一骑绝尘。但正如前文所说,0到10万的成功难以支撑其走入百万俱乐部,在新的阶段中吸纳易寒、王凤英等传统汽车产业优秀人才,填补小鹏汽车当下在产品规划和营销领域的两大短板,极为关键。
按照小鹏汽车在本月初对外公开传达的消息来看,其初步组织调整已初见成效,且将在新的一年中坚定不移继续推进组织变革,提升效能,以适应未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
面向新的一年,有机构指出,伴随组内架构改革和调整,预计未来小鹏汽车对用户需求的实现将更为克制和专注,不同平台之间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加强。同时现阶段小鹏汽车在智能化、补能体系和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相比其他新势力车企的在纯电汽车领域的领先研究成果也有望逐步在2023年开始转化为相对竞争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01/30I70329178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