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链 > 正文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盖世汽车 王维印 2023-01-11 09:17:06

曾几何时,提起空气悬架,人们的第一观感是价格贵、豪车标配、使用寿命短、易损坏……这些固有印象成了空气悬架难以避免的标签,也成为了空气悬架无法大规模应用于乘用车的痛点所在。然而今非昔比,空气悬架早就不是百万豪车专属,甚至已经逐渐下沉至30W以下的乘用车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内卷”,空气悬架渗透率稳步上升,预计到2025年,其渗透率将上涨到15%左右,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3%。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空气悬架究竟有什么魔力,使之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提升驾乘体验的不二之选?空气悬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幅提高乘坐的舒适度,比起传统悬架金属件的“硬连接”,路面振动经过空气弹簧的传递能有明显的过滤削弱效果。对于新能源车,迫切需要保持离地间隙、消除振动,更好保护电池。另外对于商用车来说,电控空气悬架可以助力重卡在行驶过程中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力损耗,延长公路寿命。

如今市场上已有许多车型搭载了空气悬架系统,盖世整理了2022年1月-11月汽车终端销量数据,统计市场上搭载空气悬架且比较热门的车型的销量,供行业参考。

图表1 部分空气悬架车型销量及价格区间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当前全球空气悬架市场领导者和主要供应商为为大陆集团、威巴克和AMK等,它们具有全面的供应能力,分别在不同的关键部件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但相比国外厂商,我国本土供应商不仅成本端优势明显,而且研发团队专注于国内市场,能快速相应需求,并在新车型底盘设计早期介入,最大程度匹配主机厂的开发进度,典型企业如:

保隆科技,公司于1997年成立,2012年开始研制空气弹簧,2016年开发电控减振器,2018年进行ECAS攻关,自研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产品与客户皆快速突破;

孔辉科技,主攻前装市场ECAS系统解决方案、空簧总成、ECU(软硬件)等,在实现国产替代的过程中,有望率先确立国内领先地位,而后进军合资品牌及国际市场;

中鼎股份,收购海外龙头AMK,吸收领先的技术优势,承接海外客户资源和优越的海外市场基础,并成立子公司安徽安美科,海外技术本土化落地,持续降本;

时驾科技,空气悬架行业新势力,独创的“八合一”集成式One-Box空气悬架产品集合了空压泵、电磁阀、控制器等空气悬架的核心零部件,可为主机厂带来千元级降本。

……

我国本土空气悬架供应商中,有些是深耕行业多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有些是凭借独特悬架技术创业而冉冉升起的新星。可以预见,依托于我国领先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几年内必将崛起一众自主空气悬架巨头,助力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更上层楼。基于此背景,盖世汽车推出2023版空气悬架供应链报告,希望带大家了解更多空气悬架行业的情况信息。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分享文末海报 免费获取报告)

空气悬架产业链全景

空气悬架经历了多年发展,产业链正处于成熟阶段。综合空气悬架产业链来看,本土供应商在上游已经实现多点突破,空气弹簧、可变阻尼减震器、空气压缩机等核心部件正在实现国产化;中游自主供应商已具备技术实力,虽在空悬业务布局较晚,但几家核心公司已具备相应技术实力;下游应用市场进一步扩大,因新能源汽车加入而打开巨量市场空间。

图表2 空气悬架产业链示意图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以上为空气悬架产业链部分优秀企业

空气悬架厂商地域分布

空气悬架系统总成工艺复杂壁垒高,市场由国际巨头如德国大陆集团和威巴克公司垄断,但国内目前也已诞生一批空气悬架集成商,从行业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

图表3 空气悬架各地区部分代表性企业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国内外空气悬架厂商及技术布局情况

现阶段,软件定义汽车日益成为行业大方向,电气化和智能化变革促使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调整,推动软硬件解耦。在此背景下,空气悬架零部件竞争格局即将重塑,国产零配件供应商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在软硬件解耦趋势下,主机厂负责空气悬架ECU、控制方案研制和最终集成,而空气悬架总成将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传感器等硬件,由零配件供应商对口供应,这为体制更灵活、拥有快速响应及成本优势的本土空气悬架单点突破带来机遇,也促使本土供应商积极进行多技术布局。

图表4 国内外空气悬架供应商技术布局情况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空气悬架成本构成

图表5 空气悬架成本分析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空气悬架系统中,空气弹簧、可变阻尼减震器、空气压缩机三种部件价值量最高,成本占比合计超过3/4。此外,储气罐、ECU等部件技术含量和壁垒较高,也是悬架系统国产替代的关键。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资料来源:中银证券

国产化加速趋势下,空气悬架整套系统价格将下降至万元内。最先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为空气弹簧,国产化后零部件价格降低25%;后续随着空气压缩机、可变阻尼减振器、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与ECU等零部件国产化,预计国产空气悬架系统单车价值量将降低至9500元以内,比进口空悬系统降低约25%。

空气悬架关键零部件及典型供应商

1 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调节车身高度以及保持刚度稳定。通过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气量,可以调整气囊的长度,以调整车身高度。对于汽车的不同载重,还可调节空气弹簧的压强以保证弹簧的刚度稳定。空气弹簧按照气室的数量主要有单腔、双腔和三腔,通常气室越多,弹性和综合性能越好,结构更复杂,成本更高。代表供应商:

中鼎股份:中鼎股份积极布局,一方面通过收购普利司通收获商用车空气弹簧业务,另一方面自研乘用车空气弹簧产品,依托于AMK对空悬整体的技术优势及橡胶业务的技术积累,在研产品性能出色,并实现全部零件自产。

保隆科技:保隆科技膜式弹簧满足500万次常温疲劳试验,达到并超过行业标准的台架疲劳试验次数和整车疲劳试验里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孔辉科技:孔辉科技目前提供前后空气弹簧总成产品,自有空气弹簧装配生产线,一期规划年产15万套,产品质量执行严格的DV&PV实验标准。

……

2 可变阻尼减震器

可变阻尼减振器改变阻尼力-速度曲线,以实现悬架软硬的变化。可变阻尼减振器通常和空气弹簧装配在一起形成弹簧减振器总成,以实现主动悬架效果。其产品方案多样,主流产品有电磁阀式减振器与磁流变减振器。代表供应商:

采埃孚采埃孚的CDC(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连续阻尼控制技术与通用的MRC磁流变减振器技术已经经过三至四代更迭,目前已经可以达到1000Hz的工作频率。

倍适登:倍适登在自身ADS(自适应阻尼系统)减振器技术的基础上,与奔驰合作,并于2013年开始为奔驰提供ADS+空气弹簧的集成模块,其通过两个连续可调电磁阀来独立调节无限段位的压缩与回弹阻尼力,可以实现毫秒级别的自动阻尼力切换。

正裕工业:公司是国内规模领先的售后市场悬架系统减震器龙头企业之一,现有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产品储备涵盖9个系列超过10,000种型号,可适配全球大多数车型,是国内少数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的汽车减震器生产厂商之一。

……

3 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是整个空气供给单元的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压缩空气来向高压空气罐充气,再由空气阀组调节储气罐与空气弹簧的气压与气量。代表供应商:

大陆集团:大陆集团最新升级的空气供给系统(CAirS)将干燥器、电动机、ECU结合,实现了空气悬架系统能耗的降低,并降低了整体的装载体积。

威伯科:威伯科以制动系统业务起家,后进入空气悬架和空气压缩机业务,2020年采埃孚收购威伯科,作为其第十个独立的事业部运行。

AMK:本土厂商中鼎股份于2016年完成收购德国AMK公司100%股权,获得其空气悬架领域所有核心技术,2018年成立AMK中国子公司安徽安美科,已获得多家主机厂空气供给单元定点。

……

4 储气罐

储气罐的主要作用是将其储存的高压气体能够快速及时地充入到空气弹簧里,使空气弹簧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所需要的高度和气压。代表供应商:

晋西工业: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双腔铝合金储气瓶、铝合金金属燃油箱、奇瑞轿车三元催化消声器、钢制系列储气瓶等。

浙江奥莱尔:始建于1979年,是国家首批定点专业生产蓄能器、无缝高压气瓶的制造企业,已有40年以上的生产历史。

保隆科技:2022 年 6 月 23 日,公司为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主机厂供应的全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架系统铝质储气罐,在保隆科技宁国园区新建的全自动生产线量产下线。这条产线也是国内首条乘用车储气罐全自动生产线,年产能 20 万只。公司预计今年会再增加两条产线,建成后储气罐产品的总产能将达到 100 万只/年。

……

5 ECU

过去空气悬架系统总成和软硬件集成掌握在上游零部件厂商手中,所以空气悬架ECU一般由生产空气弹簧和空气压缩机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商研发,而空气悬架ECU未来或将由主机厂自研为主。空气弹簧ECU在国内起步比较晚,主要的控制技术掌握在合资供应商手中。大陆集团将ECU整合在空气供给单元上,威巴克、威伯科都自研了空气悬架对应的ECU模块。本土厂商中,孔辉科技、保隆科技推出了自研空气悬架ECU。

结语

伴随着空气悬架系统的国产化与持续降本,空悬广泛上车的最大阻碍——高成本也正在被清除。当成本进一步降低,空气悬架的需求量也会随之攀升,并且空气悬架提升电动车的舒适性、电池的安全性的特性,也必将推动主机厂间的“军备竞赛”而争相搭载。而供应链上又有哪些企业将借行业东风扶摇直上?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空气悬架持续渗透,自主巨头即将崛起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301/11I70327869C103.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