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再公开三项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专利。
其中,“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车辆、可读存储介质”专利旨在通过获得车辆底部区域场景的目标图像,可以监控车辆底部路面情况,扩大视野范围即减少视野盲区,有利于提升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道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及“车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专利旨在基于卫星定位系统数据以及车道路由信息,确定目标车道,并控制目标车辆行驶。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公开了15项专利信息,最早于去年12月23日发起申请,最晚申请于今年的4月25日。其中,今年2月该公司密集申请了7个汽车相关新专利。
小米汽车专利信息,图片来源:企查查
事实上,小米在汽车业务上正在投入巨量人力、财力进行研发。
据小米集团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一季度研发支出达35亿元,同比增长16%,主要是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及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具体来看,一季度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花费的费用为4.25亿元。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介绍说,目前共有1200多名工程师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多个核心领域全力以赴地进行研发,公司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量产时间表保持原计划预期,即仍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3月31日,小米全球专利授权数超过2.6万件,全球专利申请数超过5.3万件。
随着小米为其智能电动汽车持续“加码”,也许到了二季度末期、三季度,小米会有更多造车新专利被曝光。
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 雷军,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小米造车进程:
2021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4月1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汽车”商标;同年4月至9月,小米成立数百人规模的汽车团队,进行大量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5月,小米申请了“小米出行”、“小米智行”等六个造车相关商标,试图全面布局。7月,小米集团的官网在2天共发布120个岗位,主要针对整车领域的造车人才开始大范围社招。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筹备组彼时也已形成。其中,小米原大家电总经理李肖爽主要负责整车、供应链以及工厂相关的筹备工作;原参谋部副参谋长于锴负责座舱业务筹备;自动驾驶业务则归属在小米技术委员会,由技术委员会主席叶航军负责筹备。
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雷军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及经理,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按此计算,小米汽车项目从正式申请商标到公司注册完成共花了5个月。11月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济区。
12月份,小米控股的生态链公司智米科技下场造车,前通用泛亚的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马永东加盟,负责智米的整车业务,一时间小米“双线造车”的传闻迅速得到外界的关注。随后,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公开否认,并表示智米科技的造车业务目前与小米汽车保持独立。
2022年4月11日,小米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的造车基地开工建设。按照计划,小米工厂一期于2022年4月开工,2023年6月竣工;小米二期项目于2024年3月开工,2025年3月竣工。而小米首辆汽车会在2024年下线并实现量产,其中一期、二期的年产量均为15万辆。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205/31I70302864C109.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我有话说: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