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已于当地时间1月5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众多企业纷纷亮相,展示了大批汽车新技术。此前,盖世小编已基于各家企业公布的信息做了前瞻盘点,但是鉴于很多企业在展会开幕后发布了很多新技术,所以小编对内容进行更新。
英伟达
DRIVE Hyperion平台
(图片来源:英伟达)
英伟达构建的DRIVE Hyperion平台采用的高性能计算机和传感器架构能够满足全自动驾驶汽车(AV)的安全要求,并将其对外开放。该平台具有两个NVIDIA 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提供冗余和故障转移安全机制,并为L4级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功能提供大量计算,专为软件定义车辆打造,可为汽车制造商不断改进和创建各种新的基于软件和服务的车型。
最新一代平台包括12个最先进的环绕摄像头、12个超声波、9个雷达、3个内部传感摄像头和1个前置激光雷达。它的架构设计为功能安全,因此如果一台计算机或传感器出现故障,则还有一个备份可用,以确保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将乘客带到安全的地方。
NVIDIA DRIVE Concierge平台
(图片来源:英伟达)
DRIVE Concierge基于NVIDIA DRIVE Hyperion 8而构建,其中包括高性能集中式NVIDIA 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和完整的传感器体系架构,可提供实时智能服务。
DRIVE Concierge结合了NVIDIA Omniverse Avatar、DRIVE IX、DRIVE AV 4D感知、Riva GPU加速语音AI SDK和一系列深度神经网络,使客户对每一次驾驶经历都满意。
Omniverse Avatar连接语音、AI、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推荐引擎和仿真。在平台上创建的Avatar是具有光线追踪3D图形的交互式角色,可以看到、说话,并就大量主题进行交谈及理解自然说话的意图。
高通
骁龙数字底盘(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
(图片来源:高通)
骁龙数字底盘由一整套开放且可扩展的云连接平台组成,利用统一架构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沉浸式数字体验,支持下一代汽车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功能升级。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其产品线中选择采用骁龙数字底盘所涵盖的任一平台或全部平台,并通过云端的持续升级为其产品提供高度定制化体验。
1) Snapdragon Ride™平台——这一开放、可编程的平台能够满足从新车评价规范(NCAP)到L2+/L3级别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AD)全方位的需求;面向视觉、中央计算和高性能自动驾驶需求,提供可扩展的系统级芯片(SoC)处理器和加速器产品组合;基于Arriver™的一站式视觉软件栈,即一整套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特性和灵活架构,支持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利用Arriver驾驶策略解决方案打造其驾驶策略、泊车或驾驶员监测软件栈和先进导航功能。该平台还提供对先进特性、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SOTIF)和系统架构能力的全面支持。
2) 骁龙®座舱平台——助力汽车制造商把握变革车内体验的机遇,提供全新服务,通过高度可定制并始终连接的SoC和虚拟化软件解决方案,打造多显示屏、多摄像头、顶级音频、视频和多媒体体验,以及能够同时安全地满足消费者和安全生态系统需求的混合关键环境。
3) 骁龙®汽车智联平台——助力汽车制造商打造强大的LTE和5G联网服务、蜂窝车联网(C-V2X)、Wi-Fi、蓝牙和精准定位能力,全面支持汽车与云端、其他车辆以及周围环境间的安全连接,满足对于更加安全、更具沉浸感的驾乘体验日益增长的需求。
4) 骁龙®车对云服务——通过面向全新盈利模式设计的预集成软件和服务平台,为汽车厂商提供灵活的特性组合和性能升级以及全新功能。
Snapdragon Ride视觉系统
(图片来源:高通)
Snapdragon Ride™视觉系统,该系统拥有全新的开放、可扩展、模块化计算机视觉软件栈,基于4纳米制程的系统级芯片(SoC)打造,旨在优化前视和环视摄像头部署,支持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Snapdragon Ride视觉系统集成了专用高性能Snapdragon Ride SoC和Arriver下一代视觉感知软件栈,采用已经验证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多项计算功能以增强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支持汽车的规划与执行并助力实现更安全的驾乘体验。
Snapdragon Ride视觉系统集成业界领先的Arriver™视觉软件栈,紧跟汽车制造商和监管机构以及全球安全评级机构的要求。该系统支持诸多特性的定制化,包括:
1) 业界领先的计算机视觉采用了已成功量产四代并拥有超过十年研发积累的摄像头感知软件栈;获得了最高性能评级并且助力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的最新欧洲新车评价规范(Euro NCAP)中达到五星安全评级
2) 高性能且具备丰富特性的解决方案为车辆提供增强的周围感知而打造,包括但不限于车道标志、交通基础设施和护栏等静态几何形状;车辆等动态物体;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等弱势交通参与者;以及符合全球监管要求的交通标志识别,均基于定制神经网络架构开发的800万像素大视野广角摄像头
3) 开放式可定制化系统软件开发套件(SDK)支持开发并集成驾驶策略和驾驶员监测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要求
4) 骁龙®高能效架构以极低功耗提供行业领先的性能
5) 前视摄像头视觉系统扩展加入近距离泊车摄像头感知,从单焦距到多焦距视觉系统以提高物体检测水平,同时支持基础和先进的安全特性
6) 专用工具包专为车内电子控制单元(ECU)开发设计,可作为向L2-L3和更高级别应用扩展的参考系统;包含安全操作系统(OS)和管理程序,以及ADAS和人工智能(AI)工具的汽车中间件,其中包括复杂的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
7) 支持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利用Snapdragon Ride SDK设计并开发解决方案;支持灵活自选组件,包括面向定位的传感器和地图
8) 支持面向未来的功能:软件平台正通过敏捷软件开发流程不断演进以满足行业需求,同时硬件平台支持生态系统开发和OTA升级以持续获得增强特性
德赛西威
第4代智能座舱系统
(图片来源:高通)
德赛西威与高通技术公司宣布将基于第4代骁龙®座舱平台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4代智能座舱系统,该系统具备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引擎、多传感器处理和丰富网络连接能力,旨在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领先的数字化座舱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更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出行。
在第4代骁龙座舱平台领先的计算、AI、图形图像和多媒体性能支持下,德赛西威第4代智能座舱系统可支持领先的多屏联动、音效处理和AR等技术,为用户带来丰富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该系统改变了传统汽车座舱单模的交互方式,将视觉感知、语音感知、交互行为等多个维度进行融合,实现智能化、场景化的多模态融合体验;此外,德赛西威第4代智能座舱系统还将成为乘客与车辆智能连接的重要平台。
作为骁龙®数字底盘™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第4代骁龙座舱平台通过强大的性能和灵活的软件配置,满足智能汽车对分区或域在计算、性能和功能性安全方面的需求,带来高性能计算、丰富的图形图像和多媒体、高度直观的AI体验、情境感知和安全增强功能以及沉浸式音频等多样化功能,旨在满足驾乘者不同的偏好,提供卓越的车内用户体验以及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为汽车行业数字座舱解决方案树立全新标杆。
英特尔Mobileye
EyeQ Ultra计算平台
(图片来源:英特尔)
Mobileye推出EyeQ Ultra,一款专为端到端自动驾驶而打造的单封装自动驾驶汽车集成芯片超级计算平台。EyeQ Ultra的性能相当于10片EyeQ5的性能之和,这标志着EyeQ系列系统集成芯片的一次巨大飞跃。借助5纳米制程工艺,EyeQ Ultra可以满足L4自动驾驶的所有需求和应用场景,同时避免了将多个系统集成芯片组合而产生的额外能耗和成本。与前代EyeQ一样,EyeQ Ultra与Mobileye软件进行了协同设计,使该款芯片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实现了极高的能效比。
EyeQ Ultra采用了一组包含四类专有加速器的设计,每一类都针对特定任务而设计。这些加速器与其它CPU、ISP和GPU相配合,构成了一个高能效的解决方案,能够同时处理来自两个传感子系统(包括一个纯摄像头子系统和一个整合了雷达和激光雷达的子系统)以及车辆的中央计算系统、高精地图和驾驶决策软件的输入数据。EyeQ Ultra的算力仅为176 TOPS,但其能效比远高于其它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这意味着EyeQ Ultra能够以合理的成本提供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性能。
EyeQ Ultra针对能效进行了优化,能够充分释放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力,减少道路拥堵,让道路更安全。
Ouster
DF系列激光雷达传感器
(图片来源:Ouster)
DF系列专为汽车应用打造,是包含短程、中程和远程固态数字激光雷达传感器系列,可在整个视场内提供均匀的精确成像,而不会产生运动模糊。该系列包括用于自动驾驶和防撞的突破性远程传感器。
Ouster还在雾、雨和振动的模拟测试条件下展示了由其新型L2X芯片赋能的OS系列扫描激光雷达,以证明其在恶劣天气和具有挑战性的操作环境中的性能、可靠性和耐用性。
*特别声明:本文为技术类文章,禁止转载或大篇幅摘录!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201/6I70287612C4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