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市场及产品管理副总裁 张连冲
11月19日,2021中国汽车智能底盘大会于南翔希尔顿逸林酒店圆满落幕。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市场及产品管理副总裁张连冲先生就细节底盘控制系统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分享。盖世汽车依现场实况,整理如下:
智能汽车,在大家眼里更多想到的是炫酷的大屏、智能的语音交互系统,这些固然很重要。但谈到智能汽车的基础,实际上就是本次大会的主题“智能底盘”。
智能汽车主要为三个方面:感知、思考、行动。感知就是各种传感器,包括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各种摄像头。思考的含义是整车的大脑以及发出的指令给予执行系统。至于行动指的就是各种执行系统。
智能底盘,包括转向、制动、悬架等。张连冲主要着重分析了制动系统,介绍了四个方面:开放的电子电气架构,冗余解决方案,用户体验,持客观持续迭代性。
开放的电子/电气架构
曾经的电子/电气架构就是各司其职,它们中间交互非常少,甚至没有交互。随着发展,之后就使用了域控制器,这使各个系统之间的交互协作来实现更好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为智能汽车的发展附加更多的附加性能和附加值。展望未来,或许可以实现软硬件分离,即功能性的设备移交整车大脑控制系统VCU。
博世对于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与许多伙伴、主机厂、协作方合作,打造更多整车需要的功能来让终端用户有更好的驾乘体系,这是博世在电子/电气架构提高上的努力。
张连冲分享了一个具体例子——分布式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在传统的内燃机车上,如果探测到某一个轮子将要抱死的时候,会把这个信号反馈给发动机,发动机进行降扭,可是此过程通信需要100多毫秒,反应过慢。
目前,电动车相比于传统内燃机最大的特点,即加速快,但加速快、扭矩大的特性就会导致车更容易打滑。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做出反应就特别慢。而博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把牵引力控制软件模块从原来ESP或者智能集成制动系统IPB放到电机控制器中。如此应用下,一旦探测到车轮发生抱死,其立刻就会将此信号反馈到电机控制系统,使其立即作出反应防止打滑。在此应用方案之下,通信的闭环系统大概可以从100毫秒降到10-20毫秒,使在路面湿滑路段行驶的终端用户有更好的驾乘体验。
冗余解决方案,让底盘更安全。
以前提到底盘安全,对冗余介绍的比较少,更多是纯机械的深度安全。不过其与现在冗余方面的安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当前,智能汽车需要实现四化:电动化,自动化,互联化,个性化。其最基础的就是电动化,电动汽车时代的来临,催生自动驾驶,发展到高级自动驾驶时,它的安全责任就在系统,一旦某一个执行器发生故障,必须要有冗余备份把它接管,在短时间内继续实现功能的执行。
博世相对来说对制动方面的安全要求,其一直都在强调完全两套独立的执行器,100%各自有单独执行的制动功能。除了执行器是独立之外,执行命令来自于大脑,因此在上层、中层通讯系统也都蛇者了冗余,如此,一旦某个网络故障,另外一个网络立刻就会接替传递这个信息。此外,感知系统也设置了备份,以避免由于一个传感器失效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
总之,张连冲认为,解决自动驾驶安全性,除了执行器要冗余、大脑要冗余、网络要冗余、传感器要冗余、电源也是需要冗余。
除了行车冗余,张连冲认为驻车时也需要冗余。相对于传统内燃机车而言,电动车没有变速箱,即机械驻车就没有了,相当于整车没有驻车备份的,那就存在几种潜在的失效模式。比如接插件失效、电子卡钳失效、供电系统失效。
为应对驻车之后存在的潜在失效问题,博世提出了Two Box解决方案,即在ESP®或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里面有一个控制卡钳方案,同时在iBooster或RBU(冗余制动单元)里面也有一套卡钳。虽然与双卡钳相比,驻车坡不一样,双卡钳30度左右,单卡钳在15度左右,这里也需要电源的冗余。
在没有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实现冗余,必然对于客户(主机厂)是有经济效益的,除了本身硬件带来的效益之外,博世认为还可以考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取消P档。因为线束、生产节奏加快、结构优化等原因,取消P档放松的声音,对在驾驶舱内NVH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用户体验更称心
对于闭环用户体验,博世的解决方案称之为舒适的制动辅助。每一位驾驶员都有类似的体验,特别在是刚拿到驾照在路面行驶的时候,经常踩刹车深一脚浅一脚,以至于经常在遇到前车或者红绿灯路口的时候汽车频繁的点头。
为解决这一问题,博世在智能集成制动系统里面开发了一种帮助新手秒变老司机的功能。该功能除了为主机厂带来一些卖点之外,其更多是考虑终端用户的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在考虑终端用户感受什么,想要什么,除了是主机厂的责任和义务之外,实际上在智能汽车发展的现在和将来,也是零部件供应商要考虑的,这只是博世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功能推向市场。
可持续迭代性助力汽车生命力
舒适制动是在车的生命周期之内有一个最好的体验,如果只在新车使用时间,驾驶者有一个很好的体验,只要一次性把这个软件植入即可达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但是随着这个车的车况变老,依然保持很好的驾乘体验,实际上是需要不断地迭代,这需要供应商与主机厂不断合作。通过整车数据采集设备,将数据传到云端,通过脱敏之后,把这个数据给供应商,供应商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再了解该数据需不需要更新?车况是什么样子?甚至可以采集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是什么样?针对舒适制动,供应商可以很快的进行迭代。
拓展开来讲,其实不局限于这些功能,实际上给到数据多一些,供应商分析的方面会更多,甚至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对它的终端用户人群的驾驶习惯,特别是制动系统一个画像。如针对不同车型,人群的踩制动习惯是什么样的?供应商可以在下一代车升级换代的时候给用户建议参数设置,让产品更能被终端用户接受。
最后张连冲对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更灵活的底盘制动系统,为未来E/E架构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2、冗余的制动系统为自动驾驶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3、互联制动系统解决方案加速智能汽车高速发展4、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基于用户体验的创新赋能未来新出行。其指出,实现智能出行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起到基石作用的底盘。他希冀于大家一起努力,为中国的智能汽车发展增光添彩。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111/23I70281593C106.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