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AFS:中国占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近20%
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24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已达974万辆,比前一周增加了约11.4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已达186.3万辆,占总减产量的19.1%。AF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会攀升至1,094.3万辆。
上周,欧洲地区的汽车减产量为4.4万辆,占上周全球汽车总减产量的38%,连续四周遥遥领先。亚洲其他地区和北美洲次之,分别损失了2.7万辆和2.6万辆汽车;中国减产的汽车数量较小,为1.7万辆。
盖世点评:因缺芯,2021年中国汽车减产200余万辆,似乎正在国内汽车产业内达成统一概念,但究竟何时能够得到缓解,明年中还是明年底仍各执一词。
小鹏汽车发布P5交付方案,车主可先提车明年3月31日后补装雷达
10月26日晚间消息,已经有未提车的小鹏汽车车主收到了小鹏汽车方面的告知,因为受到毫米波雷达供货短缺的影响,包括刚开始交付的P5在内,多款车型的交付都受到了影响。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APP
对于这些受到影响的车主,小鹏汽车提供了多样交付方案,其一是选择提车后补装雷达的交付方案,小鹏汽车预计在2022年3月31日起可以分批启动雷达补装,并对这一部分车主免费赠送XPILOT(3.0/3.5)软件。方案二是等待提车,按顺序进行交付,不过车主就需要放弃赠送权益。
盖世点评:显然,这是继理想ONE之后又一推出“先交付后补装雷达”交付方案的车企,基于当下全国汽车产业缺芯现状,小鹏汽车或许不会是最后一家给出这一方案的。
博世将斥资4.67亿美元,扩大芯片产能
博世表示,该公司将在2022年投资逾4亿欧元 (合4.67亿美元),扩大德国德累斯顿和罗伊特林根半导体工厂的规模,它还将在马来西亚槟城州建立一个半导体测试中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该公司希望提高芯片产量,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
罗伊特林根晶圆厂(图片来源:博世)
“芯片需求仍在激增。鉴于目前的情况,博世将全面提高半导体生产能力,以求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支持,”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表示。大部分投资将专用于博世在德累斯顿的新300毫米晶圆厂,2022年该厂的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明年,约5000万欧元将被用于建设毗邻斯图加特的罗伊特林根晶圆厂。2021至2023年间,博世将累计投资1.5亿欧元在罗伊特林根增建无尘车间。
盖世点评:乱世出英雄。此次缺芯危机下,或也正是博世进一步修炼内功,完善产业链实力的重要契机。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新能源车比例提升到40%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盖世点评:2021年,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高速发展,业内普遍相信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明后年实现“新车销量渗透率20%”的中期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下《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关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也可能提前时间。
传特斯拉向宁德时代预订45GWh电池,超其今年三季度全球总销量
10月29日,有媒体称,特斯拉已经向宁德时代为明年的销量计划预订45GWh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Model 3和Model Y车型。
图片来源:特斯拉
根据特斯拉官方信息,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和Model Y均为标准续航版本,前者电池容量为55度(kWh),后者为60度。以此初步计算,45GWh的电池订单,将对应近80万辆汽车。这已经超越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总销量,截至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销售62.735万辆汽车。
除了向宁德时代预订45GWh电池,特斯拉还计划追加订单,“双方已经在洽谈中”。
盖世点评:不管传闻是否成真,伴随入门特斯拉产品的推出、特斯拉柏林工厂的投入使用等等,2022年的特斯拉都将进入新一轮大幅普及期。
上汽集团R品牌更名为“飞凡汽车”,开启独立运营
10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发展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自主品牌,公司拟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R汽车
飞凡汽车成立后,上汽乘用车分公司原有R品牌,将由飞凡汽车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上汽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首席执行官吴冰将出任飞凡汽车CEO。
盖世点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飞凡+智己接下来势必将承担上汽自主品牌“品牌向上,越级而立”的重担,才能助力上汽集团在接下来的市场中保持强有力竞争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110/31I70278435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