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 (2024版)
  • 2024车身大会
  • 2024智能汽车感知技术产业大会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汽车功能安全工程师培训
  • 智能汽车中央计算平台系统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正文

造车新军——360和美的如何站稳脚跟?

汽车纵横 2021-07-21 08:40:42

360通过与哪吒汽车合作的方式切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美的以零部件制造商的身份高调回归汽车行业。在“强敌环伺”的新能源汽车战场,造车新军如何站稳脚跟?两者从自身实际出发,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360以网络安全为切入点

5月11日,360集团(以下简称360)正式宣布投资哪吒汽车,领投D轮融资。在完成全部投资后,360将成为哪吒汽车的第二大股东。这也是继百度、阿里、小米、滴滴、创维等行业巨头跨界造车之后的又一位新秀。

造车新军——360和美的如何站稳脚跟?

“360与哪吒汽车是合作关系,360将把哪吒汽车作为样板,然后把安全技术一视同仁地输出给其他车企。”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表示,“此次与哪吒的合作,360并不会占据主导的地位,而是将会以谦虚的态度学习,在一个已经有很好的传统造车基础之上,共同探讨如何把智能驾驶互联网安全、智能座舱等互联网产品做好。”

不得不说,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抱团取暖的确是一个上上策。即便强如华为也是通过与多家车企战略合作,各取所需。更何况360曾多次尝试跨界造手机,但都折戟沉沙,即便手机要比汽车简单得多。

对此,周鸿祎也有深刻的认知:“经过手机的失败之后,我们更加认识到自己不能造车。”因此,360选择了更为谨慎、稳妥的造车方式:与车企团队进行合作,通过双方的基因重组,进行优势互补,联手造车。

之前每谈360,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与“互联网安全”结合起来。而解决智能汽车的网络安全隐患,成为360进军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切入点。周鸿祎认为智能汽车将会成为未来生活中最大的智能终端,而其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对于360来说,充满机会和挑战。360将通过哪吒汽车来验证其汽车网络安全系统,并用此作为样板打开与更多车企合作的大门。

我们也发现,虽然刚刚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但事实证明,360在此方面似乎早有布局。据悉,目前360拥有国内第一支汽车安全研究团队——360Sky-GoTeam,可提供全球领先的安全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包含奔驰、比亚迪等主流汽车品牌。

360定位“为人民造车”

在产品层面,360提出未来要将“科技平权”的理念具体化成“为人民造车”的实践,以10万元左右的智能汽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60将产品如此定位,不仅找准了中低端市场的需求,而且也避开了特斯拉、“蔚小理”等成熟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绞杀”。

这样的造车初心与产品定位,很容易让人将360造车与小米造车联系起来。只不过相对于小米独资创业的荆棘旅途,360选择了与车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捷径。

新能源智能汽车是对传统汽车行业彻底的颠覆和革命,这种革命的‘本质’就是科技平权。”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表示,“所谓科技平权,即通过数字化,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前沿技术带来的智能驾驶体验,主要包括驾驶性能、乘坐空间、人车交互、使用成本、服务品质、智能安全六个方面。”

驾驶性能平权方面,360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将以接近摩尔定律的速率不断迭代。将来,十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也能够拥有曾经百万元汽车品牌才能实现的加速性能和推背感。乘坐空间平权方面,三电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燃油车根据轴距划分车型的模式。同时为了电池散热等安全考量,新能源汽车也更倾向于承载更宽敞的乘坐空间,这就使得用户在入门级的车型上即可享受到宽阔的乘坐空间。

人机交互平权方面,最大限度的规模化、批量化装载,能够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再加上实时升级的OTA服务。未来,无论是入门级车型用户还是豪华级车型用户,都有机会享受到无限接近的智能座舱界面和交互体验。使用成本平权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单位里程费用已显著低于传统燃油车。随着三电技术的持续进化,里程焦虑最终必将被消除,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服务品质平权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定期保养,用户将不再依赖传统燃油车品牌昂贵而等级森严的售后服务体系。服务品质的平权,普通用户更无须仰视传统燃油车豪华品牌的服务。智能安全平权方面,立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系统和行驶安全将通过不断迭代进化的无人驾驶/辅助驾驶系统、车联网安全体系得到保障。随着GPU、无人驾驶专用芯片在性能和价格上的不断优化,无论是豪华级用户,还是国民级的用户,最终都将会享受相似的智能安全保障。

为了实现“科技平权”的目标以及达成哪吒汽车“让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的美丽愿景,在未来合作中,360将通过理念赋能、体验赋能、用户赋能三方面为哪吒汽车提供理念、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资源支持。

理念赋能方面,360将把互联网世界中的用户至上、极致体验、快速迭代等信条,在哪吒汽车身上得到延续与践行。体验赋能方面,360多年来在互联网、智能硬件方面的积累和创见,将贯穿到汽车领域;同时360还将与哪吒汽车共同设立产品体验联合组织,共同参与到汽车产品的体验设计、互动和迭代中。用户赋能方面,360所拥有的广大互联网、智能硬件用户将会导入哪吒汽车;同时360用户是哪吒汽车产品和体验设计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这也将成为哪吒汽车在未来发展中不错的竞争利器。

360会不会成“泡沫”?

那么,初出茅庐的360会不会成为这场竞赛的“泡沫”呢?总体来看,360涉足汽车行业,有着一定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营销经验、成熟的融资经验、广大的粉丝用户群体四方面。

在360公司之前,还没有一家网络安全公司,直接切入汽车市场,而在此领域,360的加入无疑能够为车企网络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背书;在互联网营销方面,在互联网摸爬滚打数十年的周鸿祎就任哪吒汽车产品经理,以期能够给哪吒汽车带来营销新思路;在融资方面,360的入局能够很大程度上拓宽融资和IPO路径,填补哪吒汽车在此方面的欠缺;在用户粉丝群体方面,360多年积累的用户、粉丝也将会有部分转化为哪吒汽车用户。

从以上几点看,360似乎有一个光明的前景。然而,仔细推敲下来,其未来还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首先,虽然360是首家涉足汽车行业的安全公司,但不代表未来没有其他网络安全公司介入,况且已入局的华为、滴滴、小米等科技公司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其次,诸如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华为、小米等新入场的玩家不缺资金和市场号召力,在用户群体忠诚度上不输甚至部分企业已遥遥领先360;与此同时,他们在各自领域也总结出一番成功的跨界营销理论。由此看来,360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

而从360提出的“科技平权”来看,我们可以将电动智能汽车归结为电子产品。借鉴手机、电视、空调等电子产品的发展历程,以及特斯拉近年来在国内定价方略,我们可以预见,电动智能汽车未来发展抛除品牌赋予的价值外,其价格将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所以,为人民造10万左右的智能汽车这一概念优势,也会在未来,甚至在3-5年逐渐被抹灭。

当然,360对此也有清晰的认识。将自身定位于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360不仅规避了重资产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互联网企业造车赛道中的角逐。至于360会不会成为这场竞赛的“泡沫”,周鸿祎如此解释,“我们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一窝蜂冲进来没关系,最后会由市场来决定胜出者。喜欢喝啤酒的人都知道,啤酒全是泡沫不行,但没有泡沫的啤酒也不太好喝。”周鸿祎进一步表示,“有了泡沫,才会有市场巨大的需求和冲动,才会有更多的公司、人才和资金涌入进来,这将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即便360造车失败,也为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美的只做零部件供应商

在360宣布涉足智能汽车行业一周后,5月18日,美的集团(以下简称美的)旗下威灵汽车部件公司发布三大产品线和五款新产品。三大产品线包括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五款新产品包括电动压缩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转向系统的EPS电机和驱动电机。与华为一样,美的强调“不造车”,专注为车企提供汽车零部件。

造车新军——360和美的如何站稳脚跟?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家电产业产品利润的逐年下滑,家电行业的天花板已经非常明显。寻找一个新增长点,成为美的的急切诉求。“智能汽车”风口,则为美的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一直以来,大部分消费者认为美的是造车新军,而事实是,早在1992年美的就进入了汽车领域,当时是生产汽车压缩机,后来随着产能增加,成立了机电事业群。美的旗下的“威灵电机”于2008年3月31日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并在2018年10月成立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其产品早已实现量产,并与东风、高合汽车、威马等车企展开了合作。

美的造车的经验不止于此。此次站在“智能汽车”的风口,美的没有被造车大潮裹挟,坚持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或许与其曾经“不愉快”的造车经历有关。早在2003年,美的集团通过企业收购正式进入汽车产业,在2004年至2006年初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三湘客车。随后美的又在昆明和长沙新建了两大客车生产基地,并成立“美的客车公司”,其最高光时一度具备万辆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制造能力。彼时的美的计划要在“3至5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客车生产企业”。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在坚持几年后,美的不得不暂停造车项目,并将旗下美的三湘客车厂折价转手比亚迪,但仍然保留汽车几大零部件业务,并一直发展至今。

在汽车整车产业铩羽而归,并没能让美的停止在汽车产业的探索。2020年,美的集团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美的集团间接成为控股股东。资料显示,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的高新技术开发,业务领域涵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同年,美的集团又和宝能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高端“智”造、大数据、物流和新零售模式等方面展开合作,资源共享。在高端“智”造方面,宝能汽车将引进美的库卡焊装机器人、焊装线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开启智能整车制造。如此看来,美的集团多年前已在为未来寻找出路。

美的有技术也有实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美的集团机电事业群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创新速度越来越快。汽车行业供应链成为汽车主机厂的一个痛点,如何快速协助主机厂,开发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是美的研究的主要方向。

5月18日美的发布的几款产品也进一步展现了美的的技术实力。资料显示,美的二氧化碳转子式电动压缩机采用自然冷媒二氧化碳,具有高效率、低噪音、轻量化等技术特点,同时能满足高效制冷和低温制热两种需求,相比传统热泵续航里程提升20%;作为新能源车的“发动机”,美的主驱电机技术采用无损绕线和嵌线技术,转矩密度相较行业高端车提高4%;高效区间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影响电机噪音的关键技术指标全转速段转矩脉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作为智能/辅助驾驶的关键部件,威灵汽车的EPS电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克服了顿挫、噪音振动以及中高速欠压转矩输出等问题,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

另外,从产品同质来看,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的某些零部件也有部分相同的运作原理:利用高精尖设备加上电力驱动,让产品实现运转。如车用空调、音响、空气净化设备等零部件跟家用设备运营原理及基础构造别无二致。美的在此方面的研发及经验积累,对比其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资金方面,资料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美的市值3603.83亿元,负债率65.53%。从2016年到2020年,美的集团应付预收与应收预付的差额均为正数,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庞大的资金基础以及持续的现金流,保证了美的在汽车零部件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况且,相对于整车研发、制造,零部件研发投入并不“烧钱”。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上,华为、华人运通、理想汽车、江淮商用车、奇瑞商用车等车企高管也出现在发布会上,这为美的未来的合作发展注入了无限可能。

360和美的以核心技术站稳脚跟

随着更多新势力挤入智能汽车赛道,整车制造领域已经成为一片红海,竞争将更加激烈,胜出并不容易。也正因此,360通过与哪吒汽车合作的方式切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深耕智能驾驶互联网安全、智能座舱等互联网产品领域;美的从三大产品线入手,坚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定位,或许更契合企业实际,比成为汽车制造商更靠谱。

造车新军——360和美的如何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国内汽车行业也迫切需求有像360、美的这样的专业公司作为汽车供应商企业站出来。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市场内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大型国产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国内市面上热捧的部分国产新能源车型,其三电系统中的部分零部件也来源于国际巨头,如比亚迪汉的带传动式电动助力转向BD-EPS来自德国的采埃孚;蔚来ES6的电动转向则来自德国的蒂森克虏伯;小鹏P7的电动助力转向来自博世,压缩机来自韩国的翰昂。

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离不开车企的努力,更离不开零部件企业的支持。建立完善的、高品质的汽车供应链不仅有利于国内供应链安全和稳定,还能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放眼世界,每个汽车强国都有一批汽车零部件巨头在背后作为支撑:德国有博世、采埃孚、大陆,日本有爱信精机、电装,韩国有现代摩比斯,法国有佛吉亚、法雷奥,美国有李尔。即便只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际零部件巨头的销售额与利润去不容小觑。以博世为例,其2020财报显示,2020年博世全球实现销售收入约5574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华销售额达到1173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国内多数汽车主机厂的销售额。

博世的业绩羡煞旁人,诸多企业想要追赶却有心无力。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前期主要以引进技术为主,自主研发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受此掣肘,燃油汽车时代核心专利大都掌握在国外少数零部件巨头手中。即便近年来我国汽车技术发展迅速,但在燃油汽车领域很难再有大的超越。然而,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变革浪潮,无疑为国内汽车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企业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我们相信360、美的同样拥有一颗成长为“中国的博世”的心。初出茅庐的360在软件安全方面的技术毋庸置疑;美的在汽车电动化零部件上也展现出相当的实力,它们要做的是在核心技术上做精、做尖,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成长为行业“大拿”,比如世界第一的福耀玻璃,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

我们也乐见有朝一日他们会成长为“中国的博世”,但零部件进入车企整车配套体系需要长时间的投入、研发与验证。以核心技术站稳脚跟,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产品线,将产品触角全面延伸,并成长为“中国的博世”,360、美的需要走的路仍然很长。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107/21I70264728C108.shtml

文章标签: 博世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