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传统车企纷纷进行战略调整,造车“新势力”也争相入局,都在加速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入智能新时代。在2021年首个A级国际车展——上海车展上,智能化也再度站稳“C位”。据了解,此次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博世、采埃孚、华为、大疆、地平线等供应商争相展出各自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
· 华为
上海国际车展上,华为展台的产品涵盖融合感知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车云服务、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等方面。而为中国道路和交通环境设计、以用户驾乘体验为目标的AD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也首次亮相。
据了解,硬件方面,ADS搭载了华为自研的毫米波雷达及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以及超级中央超算ADCSC,可实现400TOPS/800TOPS两档算力,基于架构预留,未来算力还能持续升级;在软件层面,ADS通过全栈算法,也实现了将Robotaxi高阶自动驾驶能力落地于量产车的意图,未来通过不断的积累驾驶习惯、道路信息实现系统的迭代优化,华为也将拥有足够的数据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此外,华为还对外展示了首款搭载ADS系统的量产车型——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该款车型同时也是首款搭载3个激光雷达的量产车。
· 大疆
大疆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于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正式亮相,并提出“为所有人,提供安全、轻松的出行体验”理念,展出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针对城市快速路以及高速路场景,大疆车载带来D80/D80+、D130/D130+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分别覆盖0-80 km/h、0-130 km/h 速度区间,且均具备城区辅助驾驶功能,涵盖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自动紧急制动、盲区监测提醒、前向碰撞预警、十字路口驾驶辅助等功能。
智能泊车系统:大疆智能泊车系统包含辅助泊车、记忆泊车、自主泊车及智能召唤等应用场景,可在室内外、露天、封闭停车场实现360°全景影像、泊车辅助、出库辅助、室外召唤辅助等基础功能,以及中远距离全自主泊车、召唤,后向碰撞预警、紧急刹车等高级功能。该系统还可与智能驾驶系统共用域控制器,并复用大部分传感器,有效降低硬件成本。
· 百度Apollo
2021上海车展上,百度Apollo召开以“心所驭,智随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上,百度Ap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全面亮相,智驾与智云两大产品迎来重磅升级。
ANP+AVP:智驾产品升级的ANP+AVP“双A方案”让用户在城市道路场景和泊车场景实现驾驶自由。目前,Apollo已经在北、上、广三城开启ANP+AVP量产自动驾驶真体验 “城市任我行”活动,以挑战中国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
“三朵云”模式:包括自动驾驶云、大数据云、汽车安全云。通过智云产品,Apollo能够支持车企快速构建智能化能力,原本需要至少7年才能完成的自动驾驶研发周期缩短到了6个月,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入量产高速通道。
· 滴滴
4月19日,滴滴自动驾驶在上海车展发布全新硬件平台——滴滴双子星。
据了解,滴滴双子星自动驾驶硬件平台在传感器数量级和种类、性能算力方面都较上一代有大幅提升。全车传感器数量增至50个,包括7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23个摄像头、1个红外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1套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采用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算力可达到700TOPS,同时整体造价保持不变。
为了实现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系统设计层面,滴滴双子星拥有核心传感器冗余、车载自动驾驶系统冗余、远程协助冗余、前装量产车型冗余、车路协同路端冗余等五大冗余系统,未来将成为滴滴新一代自动驾驶车队的主力配置。
· 博世
针对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个性化四个领域,博世携其多样化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亮相上海车展。其中,在智能化领域,博世展出了包括高级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汽车行业的芯片和传感器解决方案等。
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从单个零部件到系统,博世展出了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第三代多功能摄像头、第六代超声波传感器、环视摄像头,用于辅助与自动驾驶的车载计算机 DASy、博世泊车辅助功能等。其中,基于博世超声波传感器、环视摄像头系统以及角雷达的产品组合,博世泊车辅助功能可实现包括低速紧急制动、倒车自动紧急制动、倒车辅助、3D环视、自动/遥控泊车以及家庭区域自动泊车辅助等多种泊车与低速行驶辅助功能。
在互联解决方案领域,博世也展出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自动代客泊车方案AVP、车载计算平台、网关及远程刷新系统解决方案、车身控制器、车载计算平台等。其中,博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搭载了高通 8155芯片,能够同时支持仪表、中控、副驾娱乐、抬头显示、空调、后排等多块显示屏,且整合了驾乘监控、360 度环视、人脸识别、多麦克风输入、主动降噪等功能,实现了多个操作系统的集成。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同时,也提升了驾舱内的用户体验。
· 大陆
大陆集团以“智领出行,心陆跃动150载”为主题,展示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最新创新产品和技术。如首发的第六代长距雷达、环绕式雷达、裸眼3D曲面液晶仪表、接触传感器系统CoSSy、电子高速转子位置传感器,首次展示的端到端车联网解决方案,以及车身高性能计算单元、5G通讯模组等。
其中,新推出的第六代长距雷达和环绕式雷达传感器提高了探测距离和精度,不但能支持实现最新的NCAP相关功能,更可以向域控制器输出包含高度信息的目标加点云以进行360度雷达环境构建。这两款雷达传感器还共享一个软硬件平台,在减少运行复杂性、成本的同时也可节省客户的测试和开发投入。
此外,其推出的接触传感器系统CoSSy可通过车体结构和空气传播的声音形成信号,以提供车辆周围即时状态信息。可用于探测车辆划痕和损伤,有助于制止恶意破坏,避免肇事逃逸。
· 采埃孚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采埃孚也在高性能计算机和智能软件功能上建设上发力。此次采埃孚就展出了采睿星(ProAI)、自动代客泊车解决方案,以及已实现全球量产的商用车驾驶辅助系统等产品。
尤其是为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需求而设计,全球首发的采睿星(ProAI),具有人工智能的高性能计算机能为域、区域或中央控制器提供服务。不仅比上一代高出66%teraOPS的运算能力,还降低了70%的能耗,体积更小、性价比更高,适用于任何车型并支持L2到L5所有等级的自主或自动驾驶,该产品将于2024年量产。
此外,基于可视化同步定位和制图技术(vSLAM),由中国开发的自动代客泊车解决方案能使车辆在仅依靠车辆传感器组的情况下实现无人驾驶泊车,计划于2022年底在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车型上首次搭载。
· 佛吉亚
佛吉亚携“智享未来座舱”与“创赢绿动未来”两大领域的创新科技,亮相2021上海车展。
其中,在智能座舱上,佛吉亚发布了智能化、沉浸式的座舱——智·臻座舱。该产品专注于提升驾乘体验,整合集团座椅系统、内饰系统和歌乐汽车电子的专业技术,为中国整车厂商带来了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其中,多模态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由佛吉亚与地平线合作开发,而座舱中整合的“光影炫动座椅(LUMI)”则是佛吉亚与上海一所高校合作研发的专利技术。
· 法雷奥
法雷奥携创新技术亮相2021上海车展,包括车内健康管理、360度照明解决方案、智能出行套装等,以实现更智能、减少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低能耗、高辅助、更安全的移动出行的宗旨,从而确保驾驶安全、保障用户健康,普惠大众。
疫情下,法雷奥推出车内健康管理,将汽车打造成无形的健康防护罩。这些技术能够探测到污染物,并借助高效的过滤器保护人们免受细菌、过敏原和病毒的侵害;其360度照明解决方案也可使环绕车身的光束实时投射清晰简洁的指示,提醒其他道路使用者;此外,还展示了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算法组成的智能出行套装,可以适应无人物流车等车辆的使用。
· 安波福
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安波福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其最新一代ADAS平台及区域控制器。这些先进技术基于安波福智能汽车架构(Smart Vehicle Architecture™,SVA)的设计理念,有助于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并将助力整车厂商加速打造面向未来的软件定义的电动汽车。
新一代ADAS平台:高可扩展性,支持从入门级安全合规到高级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巡航、自动泊车等多种功能,适用于所有细分市场,且极具成本优势。该平台采用工业5.0方案,确保驾驶员和车辆能够完美协作。系统还允许整合未来开发的技术和功能,为升级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做准备。此外,该平台完全兼容新兴区域控制架构,有助于整车厂商开发可远程迭代升级的新功能、新服务,并进而开创新的业务模式。
区域控制器:是安波福智能汽车架构(SVA™)的组成部分,它将复杂的整车架构划分为不同区域,进一步集成了各电子控制单元,使架构更易于管理,同时减轻整车重量,并降低整车成本。第一款基于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系统将于2022年投产。
· 舍弗勒
上海车展上,在智能驾驶及未来城市出行领域,舍弗勒展示了智能线控一体化底盘、智能线控转向角模块、智能后轮转向系统以及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等创新解决方案。
其中,线控一体化底盘搭载了基于舍弗勒轮毂驱动的智能线控转向角模块,可满足不同自动驾驶场景需求。此外,针对商用车开发的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将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与高度集成的智能驱动模块相结合,在实现传统电控助力转向功能的基础上,具备了完整的线控转向能力,支持ADAS/AD功能,可助力商用车实现自动化。
· 奥托立夫
奥托立夫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现身车展,如自动驾驶约束系统解决方案、移动出行安全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安全保护方案等前沿产品,以展示更全面的出行安全解决方案,为移动出行中的各类群体提供安全保护,拯救更多的生命。
其中,自动驾驶约束系统安全的产品配置,包括气囊、安全带、方向盘等。可以在发生碰撞时提供全方位的保护,降低伤亡率。尤其是单区/多区方向盘离手检测技术,它可以对驾驶员是否安全操控方向盘,是否离开或双单手抓握方向盘的手势进行实时监控,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提醒或其他人机交互需求。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安全保护方案中,奥托立夫还推出了新能源电池安全产品如断电保护开关等产品适用出行安全。
· 海拉
海拉聚焦自动驾驶、互联与数字化以及个性化等主流市场趋势,重点展示未来出行的关键技术。
其中,基于蓝牙技术,海拉打造的智能车辆进入系列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解决方案,能够取代传统的遥控汽车钥匙,解放双手。该系统可通过移动设备感知车主的定位,当车主在靠近或离开3米的距离范围内,实现解放双手的车辆解锁和闭锁功能。凭借智能车辆进入系统,海拉已获得多家知名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订单,并于去年开始量产。
另据了解,海拉目前正准备在上海将其77 GHz雷达传感器投入批量生产;作为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必要关键技术,新一代48V转换器也已在上海开始生产。
· 安通林
汽车内饰技术解决方案全球供应商安通林在上海车展上带来了其三大重点战略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座舱系统、电子、照明和人机界面(HMI),包括音控律动的车内氛围照明、功能性透光顶棚,以及集成SMART BAR技术的顶部中控模组等。
其中,首发的带多功能显示模块的智能座舱系统集中展示了其在照明和人机界面(HMI)、动态表面和电子系统方面的先进技术,营造不同驾驶场景的动态照明、采用独特材料的透光表面、显示器装饰模块、缝制灯导条、智能饰板、天然材料动态表面、灯光投影,以及驾驶员监控系统等都被无缝整合到一个独特的演示产品中。
· 伟巴斯特
以“开启未来新视界”为主题,伟巴斯特在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首次展出了自动驾驶车顶模块和智能轻量化前端模块。
其中,自动驾驶智能车顶模块搭载了处于工作状态的雷达和摄像头,并集成了智能清洗和热管理功能,可清除污渍、消融冰雪、降温,为自动驾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该车顶还采用了顶级的3D可塑材料比如聚碳酸酯,可以无缝集成各种部件,有利于车身结构和空气动力学。而智能轻量化前端模块搭载了真实的激光雷达,可以实现现场互动,适用于未来智慧出行。该产品采用轻量化材料,具有极高的可塑性,集成灯光及自动驾驶所需部件。
· 德赛西威
德赛西威全球首发“Smart Solution”(智慧出行解决方案),融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领域技术,从Smart Home、Smart Mobility、Smart Travel三个与车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入手,为用户提供“安全可信”、“个性配置”、“升级成长”、“多模交互”、“智能场景”、“健康舒适”高质量出行保障,打造城市智慧生活新生态。
· 华阳
ADAYO华阳集团以“创新引领,智驭未来”为参展主题,携旗下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的多款新产品及多项新技术“智”敬2021。涵盖座舱域控制器、信息娱乐、液晶仪表、多形态座舱显示屏、流媒体后视镜、360环视、自动泊车、HUD、车载无线充电、“煜眼”技术摄像头,以及多款关键零部件精密压铸产品。
其中,首次亮相的“一芯多屏”座舱域控制器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不同操作系统和安全级别的功能融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仪表、信息娱乐、副驾屏、AR-HUD等多屏互联及跨屏显示,其高性能、高集成、高扩展性等特点满足了客户定制化需求,极大限度地提升了用户体验、行车安全。预计年内量产HUD系列产品,第三代流媒体后视镜以及车载无线充电产品。
· 锐思华创
本次上海车展中,锐思华创发布全新的HUD解决方案,主要是广角视野的Tri-Lane AR-HUD、Mono-Lane Plus AR-HUD以及已具备量产条件的Superior W-HUD。
其中,得益于锐思华创的专利技术OpticalCore®光核引擎与光萃微晶格,其广角视野Tri-Lane AR-HUD达到FOV 23°*5°(@900mm eye-relief),VID 15m~无穷远。同时,端对端的AR-HUD软件平台AR Generator®SDK,包括了核心数据融合、图形渲染引擎和与导航地图API接口,算法与UX的有机融合,能够为驾驶者提供多层级布局的HMI信息。
· 诺博汽车
诺博汽车携旗下全球首发的iNest智巢2.0智能座舱高调亮相上海车展,并借此正式宣布迈向“国际化、数字化企业双转型”。
iNest智巢2.0:由端和云两层组成整体技术架构。端云间通过高速低时延的4G/5G网络连通,可以做到实时的协同工作。采用智能灯语、三区驾驶、屏幕跟随等45项创新技术,iNest智巢2.0可将座舱显示五联屏布局、座舱场景化交互模式进行融合,提供灵活、个性化的未来生活新空间。其中的“三区驾驶模式”也可依据用户需求进行布局调整,方向盘及仪表可左、中、右多位置移动,从而衍生出移动出行、办公、娱乐三大模式。
· 地平线
地平线发正式发布全系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Horizon Matrix® Mono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Matrix® Pilot领航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Matrix® FSD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支持全方位感知交互的Horizon Halo™车载智能交互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基于征程3,地平线面向前视ADAS市场和L2+级别自动驾驶分别推出了Horizon Matrix® Mono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及Horizon Matrix® Pilot领航驾驶解决方案。此外,基于年内推出的征程5,地平线还将进一步推出Horizon Matrix® FSD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可支持12路摄像头方案,可选用激光雷达,实现点到点无接管自动驾驶、城区泊车和自动唤车,全场景覆盖的自动驾驶。
车内外联动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了车内外视觉、车内语音三重感知能力,可使汽车能够基于场景化的语义理解去识别用户意图并理解人的行为和习惯,从而主动介入驾驶决策,突破了原有机器主动或者人主动的单一性,实现自然顺滑的人机共驾。
· 芯驰科技
芯驰科技X9、G9、V9三款主力SoC产品,精准覆盖了智能座舱、中央网关、自动驾驶三个领域,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了坚实的车规级硬件基础。本届上海车展上,芯驰科技也发布了四款全新升级车规级处理器芯片:X9U、V9T、G9Q/G9V。
其中,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X9U的AI计算性能达到1.2TOPS,可实现未来智能座舱各项功能的全部集成,且支持多达10个独立全高清显示屏之间的共享和互动;高性能ADAS及自动驾驶芯片V9T则采用两组四核Cortex-A55、四组双核锁步Cortex-R5作为安全处理器,保证高实时性和高功能安全性,可支持自动驾驶各类传感器的接入。此外,车规高可靠MCU E3正在开发中,该产品未来将进一步丰富芯驰科技的产品矩阵。
· 黑芝麻智能
车展现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企业黑芝麻智能召开“创芯进化,强者至强”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新一代高性能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华山二号 A1000 Pro、山海™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平台以及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计算平台 FAD Edge。
华山二号 A1000 Pro:采用异构多核架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从泊车、城市内部到高速场景的无缝衔接。配合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芯片,此次黑芝麻智能还推出了山海™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将算法、软件架构以及产品快速迭代能力开放给客户。
车路协同路侧计算平台FAD Edge:基于华山二号A1000自动驾驶芯片打造,耐用性高,可提供 40~160TOPS强大的算力,支持多路感知数据接入及多类型传感器,可将云端的计算下沉到边缘层,满足车路协同超低延时需求。后续还将升级到A1000 Pro计算平台,算力持续提升。目前,该平台已在多个城市开始部署,今年还将在更多城市落地。
· 四维图新
4月19日,四维图新亮相“拥抱变化”2021上海车展,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智慧出行行业解决方案以及最新成果,包括一体化地图云服务生态、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座舱芯片等。
据了解,四维图新拥有覆盖地下停车场、城市道路、高速全场景一体化的高精度地图,结合高精度卫星定位、融合定位等技术,可对进入车辆控制系统进行交通参与者行为预测分配,优化传感器资源,实现传感器前融合,为用户提供面向全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此外,其旗下全资子公司杰发科技AutoChips拥有的系统芯片SoC、车规级微控制器MCU芯片、车规级微机电系统MEMS芯片、车载功率模拟IC四大产品线也在本次车展进行了全面的亮相。
· 千寻位置
在去年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量产的基础上,千寻位置今年进一步创立“汽车高精度定位工业化体系”,明确量产高精度定位的方案内容、产品性能、服务流程和标准,并首次参展。
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提供汽车行业专属的厘米级定位服务,具备星地一体、云端融合的超强性能以及功能安全和完好性,并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私有化部署;提供经过丰富场景的虚拟化仿真平台验证的智能算法,保证在复杂场景下定位精度等指标的可用率;提供涵盖卫星信号接收天线、卫星定位芯片、通讯网络的一套硬件解决方案,提高用户的集成效率。
汽车高精度定位工业化“五维”体系:从精准性、可靠性、安全性、效率、质量等五个方面树立产品标准,衡量产品的高低。据悉,目前千寻位置已拿下IEC61508和ISO26262两项功能安全认证,也是国际上唯一同时通过这两项认证、符合功能安全标准的定位服务提供商。
· Velodyne
在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Velodyne展示了其在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软件上的突破性成果,包括适用于Robootaxi的Velodyne Alpha Prime™,性能强劲的Velarray H800,以及适用于无人配送的Velarray M1600,基于定向视图的Vella™和最小的传感器Velabit™。这些产品能够为推进安全、可持续和无障碍交通以及智能社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支持。
其中,Velodyne Alpha Prime™ 利用Velodyne的360度环视感知技术,专为在复杂条件下自动驾驶以达到高速公路速度而设计。这种将300米量程、分辨率和视场角整合在单个传感器内的设计,旨在成为推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公司自动驾驶战略的催化剂。
Velarray H800则采用Velodyne专有微型激光雷达阵列架构,为汽车级性能而设计。该传感器集远程感知和广视场角于一体,设计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交通应用中的安全导航和防撞,可实现ACC、LKA、PAEB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其可嵌入式紧凑外形使其非常适合无缝整合于车辆内外部安装位置。
· 速腾聚创
在上海车展上,速腾聚创携多款产品亮相。其中,最受瞩目的车规级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以前装的姿态,内嵌于多款新车型及感知方案中,在各大OEM 及 Tier1展台上现身。
速腾聚创全系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感知方案也在其展台登场。包括固态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RS系列机械式激光雷达(16/32/80/128线&BP)、RoboTaxi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RS-Reference感知真值&评测系统方案、RS- V2R车路协同激光雷达感知方案。
此外,速腾聚创还携手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展示各类应用激光雷达的解决方案产品,例如德赛西威 IPU03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中国信科大唐移动 5G车路协同融合网关,伟巴斯特智能车顶方案。
· 镭神智能
镭神智能继率先量产CH系列高线束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后,在上海车展上推出了其最新技术突破——128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CH128X。据了解,CH128X具备激光抗干扰功能,可对30多个核心项进行自检与监测,满足ASIL-B和SIL-2功能安全等级,可为自动驾驶稳定可靠的感知做最强保障。
这次推出的CH128X系列均十分小巧,有即将量产的CH128X1和计划明年上市的CH128X2两个型号。其中CH128X1在测距性能方面10%反射率状况下可探测到200m,探测视场覆盖120°x25°,在关键感知区域的分辨率高达0.18°x0.125°,单回波每秒可获取点云数85万点。
发布会上镭神智能还透露了下一个产品——LS21G混合固态激光雷达。该产品采用了1550nm光纤激光器,在测距性能方面远远超过905nm的激光雷达,250m处可探测到5%反射率的目标。因其核心光纤激光器以及核心器件均为自研、自产,所以性价比相对较高。
· 一径科技
上海车展上,一径科技带来了长距激光雷达和补盲激光雷达两款产品。
其中,长距激光雷达拥有200米的超远探测距离,等效200线,0.1度的角分辨率,兼顾高速前向远距和中/低速大角度应用场景。此外,无惧直射阳光,超薄光学窗口使其更易于ID设计与集成。而补盲激光雷达产品拥有140°X70°超大视场角覆盖,垂直160扫描线,超高分辨率。两款产品均按车规级要求开发,安全可靠。
· 亮道智能
亮道智能在上海车展上展示出了LDTelescope™路侧感知融合系统。
据了解,整套系统硬件由高分辨率激光雷达、网络摄像头等路侧传感器,以及边缘计算单元组成。根据城市、高速等应用场景,LDTelescope™提供多种硬件配置方案,通过传感器融合来达到最佳效果。多个激光雷达、摄像头之间完成时空同步,边缘计算单元和传感器、RSU之间,通过以太网或5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LDTelescope™系统包含了部署在边缘计算单元的感知融合算法,可以对点云以及图像进行拼接、融合、聚类,从而实现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通过将目标物输出传输到RSU或上一级功能开发平台,LDTelescope™系统将助力智能基础设施构建和智慧交通的落地应用。
· 禾多科技
禾多科技带来了自动驾驶量产落地和技术研发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打造了覆盖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停车场(最后一公里)的全场景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HoloPilot行车自动驾驶:HoloPilot的自动驾驶功能ODD,已实现从高速公路场景向城区道路场景的拓展,目前已覆盖城区路况,支持城市路口、人行道区域和环岛等场景,支持与高速公路及最后一公里场景的无缝切换。
HoloParking智能泊车:可提供HPP(记忆泊车)和AVP两种产品。利用单车智能,对用户常用的泊车路线进行记录和路径学习,从而实现在固定上下车点和停车位之间的自主行车、泊入/泊出车位、避障等功能,用户下车后使用手机APP即可启动HPP功能。
(以上图片均来自官方)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104/30I70252349C6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