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与戴姆勒又联手“搞事情”。
11月21日,吉利发布消息称,戴姆勒股份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沃尔沃汽车母公司)拟就一款用于下一代混动车型技术的高效动力系统展开合作。
具体来看,吉利与戴姆勒将利用双方全球研发网络,共同开发用于混动技术的下一代汽油发动机。该发动机将于合作方在欧洲和中国的发动机工厂生产,有可能被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及其在华现有合作伙伴采用,并用于包括沃尔沃汽车在内的吉利控股旗下的品牌组合。
吉利与戴姆勒拟共同开发用于混动技术的下一代汽油发动机;图片来源:吉利控股
吉利与戴姆勒合作不断深化
此次吉利与戴姆勒合作,情理之中,且并非意料之外,这源于双方早有渊源。
2018年2月,吉利集团有限公司(由李书福拥有、吉利控股集团管理)宣布,其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尽管在收购过程中,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因认为此次收购有违规嫌疑,表示将考虑对相关方进行罚款,但最终在2018年年底,该机构已结束对此次收购事项的调查,并决定不对吉利进行任何罚款。这意味着,吉利已切切实实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作为戴姆勒长期战略投资者,吉利一直在寻求合作机会,目的也很明确,即希望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据悉,在此次针对混动系统的合作之前,吉利与戴姆勒已合作三个项目。
首先,携手布局高端共享出行。2018年10月,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吉利控股集团管理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该合资公司总部设在杭州,双方持股比例为50:50。2019年12月,聚焦高端专车出行服务的品牌“耀出行”在杭州正式启动。据悉,目前耀出行已在杭州、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开展运营”。
其次,联合运营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smart。2019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集团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该品牌打造成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今年1月,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今年7月,smart欧洲有限公司建立,作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负责未来smart在欧洲市场的供货、销售和售后服务。
smart全球总部项目落户宁波战略签约仪式;图片来源:吉利控股
此外,共同布局低空出行领域。2019年9月,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共融资5000万欧元,由吉利控股集团领投,戴姆勒股份公司也参与投资,双方各持股10%。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都在不断扩展,而以此为背景来看双方此次在混动领域的合作,就可谓顺理成章了。
联合开发混动系统是转型之需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已为业界所广泛认可,以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市值一度赶超丰田、通用、福特、宝马等老牌车企巨头的现象背后,亦可见资本市场对这一趋势的肯定。最重要的是,在政策、技术等多因素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正在持续增长。
在此背景下,吉利和戴姆勒为何选择加码混动系统?
事实上,车企混动系统的布局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在为后者铺路。因为从目前来看,面对汽车电气化的冲击,虽有企业在全力发展纯电,但对于多数传统车企来说,更多是通过混动来逐步实现转型。
这并不难理解,尽管纯电市场发展迅速,但无论是市场体量、产品成熟度,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远不及传统燃油车市场。当前传统燃油车依然占据着九成左右的市场。另外,如若完全转型纯电,传统车企将面临产线的大面积更换,以及各类基础设施的重新建设,这会给车企带来极大的挑战。
正因如此,例如丰田、本田、上汽、广汽等诸多传统车企在发展纯电车的同时,也布局了混动技术。吉利和戴姆勒奉行的也是这样的策略,按照他们的说法,双方都将高效动力系统技术视为当下汽车工业转型的核心之一,该领域的技术将加速向零排放出行的转型。
从戴姆勒方面来看,同吉利控股集团及旗下品牌此次的合作项目是梅赛德斯-奔驰未来整体动力系统战略的组成部分。戴姆勒相关负责人表示,其愿景依然是实现碳中和。“戴姆勒致力于到2039年实现乘用车新产品阵容的碳中和。各种动力系统的逐步电动化是我们驱动系统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我们正在系统化地推进产品转型,希望至2030年混动和纯电车型在乘用车全球销量中的占比过半。”
从吉利方面来看,吉利的新能源策略是纯电和混动并行。据悉,其已在节能环保、电气化与新能源等相关领域,形成“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
在积极布局纯电动领域的同时,吉利方面认为,混动技术是短期内满足国家排放要求,以及成本效益的首选,吉利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制造能力基本已经搭建完成。据透露,吉利第二代混动产品将于明年推向市场,节能效率进一步提升。
另据了解,在核心的电控软硬件系统方面,吉利已拥有48V、高压混动、纯电动、车身控制、高压电机控制及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及软件的开发能力,掌握了新能源VCU、IPU、BMS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并均已实现量产应用。
当然,对于吉利和戴姆勒来说,联合开发下一代混动系统,还有利于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势。吉利方面表示,此次合作既是加大对清洁高效动力总成及混合动力系统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的体现,也出于规模效应的需要。戴姆勒方面则指出,在戴姆勒,新成立的梅赛德斯-奔驰动力系统部门将牵头这一合作项目,提高成本优势。
抢占混动市场份额正当时
今年10月27日,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院士宣布,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其中,他提出至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
这意味着,推动传统燃油车全面向混合动力汽车转变的发展方向已明确,这也势必会引发车企在混动领域展开更多布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家汽车企业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加强,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奇瑞、比亚迪等都已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混合动力汽车已完成样车开发,部分已经实现小批量上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很多车企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要在不到15年时间内全面转型,无疑将面对较大挑战。即使对于早年便开始布局混动技术的吉利来说,亦是如此。从这一点来看,吉利联手戴姆勒开发混动系统一举也更容易理解,毕竟此时联手戴姆勒,就有机会借其技术在混动市场攻城略地。
当然,在本土车企强化混动领域布局的同时,也势必有不少海外车企希望借机扩大在中国地区的销售,目前来看,丰田、日产等车企似乎正在做相关准备。据悉,日产汽车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推出五到六款混合动力车型,其中包括畅销的轩逸(sylphy)轿车。
从戴姆勒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也是其与吉利合作的背后用意之一。正如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Hubertus Troska)所表示,过去几年来,戴姆勒们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并坚信中国将继续在创新、效率和规模效应方面带来巨大的潜力,“通过与吉利控股集团及旗下品牌的这一合作,我们不仅将深化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布局,同时也将强化我们在未来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由此来看,至少在未来15年内,混动市场要热闹起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11/24I70230623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