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活着!”
刚刚被抢救回来的不仅仅是《悬崖上的金鱼姬》,还有悬崖边上的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销量数据预测,4月份中国汽车行业销量有望达到200万辆,环比增长39.8%,同比增长0.9%,这就意味着,在结束第一季度的萧条后,4月,车市或将迎来同比转正。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以及东风汽车等多家车企发布了4月销量数据,已经有超过10家车企在销量上迎来了正向增长。
“4月补库存和消化积压订单带来增量,近期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同时他还分析称,4月车市V型反转主要原因是产销恢复较快,企业产量增长,供给端进一步改善。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车市也正如前期预计那样慢慢出现回暖,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期待已久的“报复性消费”开始了呢?
报复性消费是什么
或许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明白,什么才是“报复性消费”。
报复性消费就是指在某个特殊时期或场合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旦开禁之后放开欲望进行疯狂消费的行为。史上比较著名的“报复性消费”事件就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口红效应”,经济学家发现,那段时间里,车、房等大额消费成为了一种奢望,于是女士们开始转向购买口红一类的化妆品,那时候的美国,工业产值减半,而化妆品销量暴增。
回看疫情下的汽车市场,第一季度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滑情况,但是和汽车销量一同下滑的还有居民收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组织的《新冠疫情对恩格尔系数和家庭消费行为的冲击》课题讨论会中有透露,“疫情造成居民对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预期悲观,可能导致整体预防性储蓄上升,家庭资产资金流动性不足,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受到的冲击较大,受上述因素影响2020年家庭预期总消费支出将减少11%。”
疫情结束后,这些家庭是选择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款,答案前而易见。
综合多项数据以及现实情况表明,4月汽车市场的确开始出现复苏景象,但是之前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出现,也很难出现。
威马汽车创始人、CEO沈晖曾经明确提出:“汽车作为大宗商品,低频、客单价高、决策链条长,短期内很难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报复性消费。”
在崔东树看来,4月汽车销量迎来正向增长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非简单的报复性消费。
多方因素,缺一不可
首先是车企自身的各项举措已经得到一定成效。
以最早一批公布销量数据的上汽通用五菱为例,数据显示,今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12.7万辆,同比增长13.5%,整车出口超过5000辆,同比增长102%,为单月销量最高纪录。
这样的成绩并不出人意料,早在今年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就拿出了10亿补贴资金,对个人购车用户的综合补贴最高可以达到11000元,在3月份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就增长了近13倍,4月销量再次突破高值也是情理之中。
而同时实现增长还有上汽集团的合资板块,官方数据显示,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在4月零售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中高端车型在4月的销量占比达到57.7%。
除了经销商端的大力促销外,车企早期的战略部署,也在疫情结束后恢复起促进作用。
例如“二次创业”的长安汽车。有数据显示,今年4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5.9万辆,同比增长32%,集团中的自主品牌板块,同比增长37.5%达到11.9万辆,其中长安品牌旗下有4款车型销量突破一万辆。
又如在2018年开始重新定位品牌高度的一汽红旗,根据其自身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4月,一汽红旗的销量为1.45万辆,再加上本身基数小的原因,同比增幅达到168%,1~4月一汽红旗累计销量为3.95万辆,完成全年总目标20万辆的两成。
除车企自身外,政策的推动也是车市变暖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际上,早在2月中旬的时候,各地政府就开始实施各项政策,来适当的增加汽车好牌配额,3月底,国务院又推出3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来促进各地汽车消费。崔东树分析称,“前期部分地方政府拟出台车市刺激政策,近期实际落地生效,带来一定的需求释放”。
他认为,部分地区的刺激消费政策时效性较强,刚性购车需求持续释放,都会对第二季度车市带来很好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但同时他也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控制,这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车企与经销商仍然需要面对不小的压力。
车云小结
细数近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尽管疫情对汽车销量的影响较大,但汽车行业的下滑并不是从疫情开始的,那也就很难因为疫情结束就结束下滑,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车企、经销商以及政策的扶持。
或许有一天汽车行业可以等来报复性消费,但至少2020年4月还不是这个时机。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05/10I70178475C110.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