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2007 中国汽车轮回年

盖世汽车网 张思远 2007-12-03 09:11:57

    眼瞅着2007年没剩下几天,农历鼠年离得也不算太远了。从1995年到2007年正好是中国生肖的一轮,而中国汽车也恰好走完了进入全面发展期的第一轮,是到了该好好总结的时候。

 降价,汽车定价是用来降的?

    其实自从04年的车市寒流起,降价就一直是中国车市的基调,只不过在07年上半年里,无论是幅度、范围而言,降价对中国车市的冲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从一月宝马MiniCooper自36.8万降价到32.8万;到三月份含盖了多款主力车型的官方降价月;再到六月份沃尔沃S80的狂降7万……一时间让我们有了汽车定价就是用来降的错觉。

    当更多的消费者在买与不买之间艰难选择时,又恰逢中国股市百年不遇的“大牛市”为消费者作出了选择,一时间证交所里的人头攒动和4S店前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又一种现象股市上赚了钱的人,又涌向了车市。不过降价的步伐并未停止。看来在国外跨国公司没有把中国市场划分好,没有形成相对垄断的市场格局之前,相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降价不会停止,价格也就不会平稳。

    新车,多得只记住了那么几款

    总的来说,07年新车上市的数量、档次都远远高于以往任何一年。但正如乱花渐入迷人眼一般,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那么几款。

    除了“怎么看都美”的上汽荣威750、“五米印象”的一汽丰田卡罗拉、“明锐几时有”的斯柯达明锐以外,能让我马上说出来的还真不多。反观这几款新车之所以能让人记住,除了车子本身的原因外,更多还是靠厂家精明地吆喝。毕竟现在是个靠智商吃饭的年代,一个好的IDEA,绝对比你扯破了嗓子地瞎嚷嚷有用得多。

    重组,幸福的包办婚姻?

    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要求加快结构调整之后,就有人预言07年将会成为“重组整合”之年。理由很充分,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700万辆规模,还有人说今年有望突破900万辆,但还是不及通用汽车一家的年产销量,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重组整合不可避免。

    如果说乍看颇有些包办婚姻的味道。不过当07年8月,上汽、南汽率先携手步入这“神圣”的婚姻殿堂时,我改变了看法。暂且不论这场联姻是“风花雪月”,还是“下里巴人”;单就胡茂元与王浩良的勇气,就值得佩服。因为我一直认为能一笑泯恩仇的人,才称得上是有大智慧的人物,相信大智慧必有大作为。

    此时我看到的是两家企业抛开在收购罗孚一事的前前后后、是是非非、孰对孰错不去计较,真的合作成功。毕竟这绝对可以算是中国汽车的一大幸事,至少会节省多少纳税人的钱。让资源整合不说,单是那南京人的实在与上海人的精明结合好了,日子肯定不会过得太差,至少是“互补”。没准还能让一汽、福特那样的“人家”嫉妒个半死。

 自主品牌,不疯狂就死亡?

    自主品牌的2007年,玩得就是心跳。

    四月上海车展上的高歌猛进、惊艳演出似乎还没让人忘却,转眼间便横遭“碰撞门”的尴尬遭遇;刚体会到百万下线的无比自豪,又被老外给拒之门外……自主品牌们就在这一起一落中集体患上了“全面调整综合症”。

    得了病不怕,关键是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我认为自主品牌现在最缺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当初为啥要疯狂,就在于咱们的任何一个市场举措,都不会被合资企业放在眼里,因为咱们弱小的身躯根本无法撼动有跨国公司撑腰的几大合资厂。然而现在时代不同了,当垄断寡头也在为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不断缩小而苦恼时,中国的自主品牌却在一步步壮大,并开始侵占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着急的不是我们,自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价值上,而做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个好心态。毕竟鸡血打多了,是要伤身的。

 油价,说了没用,不说也罢

    □□□□□(此处省去200字)

    写到这我忽然想起了本山大叔那个经典的小品,套用一下。“去年”有人说过了,“今年”我刚说完,至于“明年”嘛,咱们接着唠。

    关于2008年的中国车市,我都畅想好了,想过去,看今朝,我此起彼伏。于是乎我冒出许多个想法——

    一是日系车将会全面崛起  07年的广州车展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继节省油、配置全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后,安全性也将不再成为阻碍其快速抢占市场的绊脚石。而当新能源汽车逐步被中国消费者所认同时,日系车也早已拥有了相当成熟的技术。日系车全面崛起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是赢利越来越难,更多企业将会到后市场掘金  汽车制造业效益下滑局面,2008年将难有改观。其原因在于:近年轿车市场过度扩张,产能过剩导致竞争更加激烈,降价不断;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致使成本大幅上升,利润水平下降;原油价格上涨,小排量汽车解禁,新消费税“扬小抑大”等因素使经济型轿车备受青睐,中高档车不断受到挤压。由于经济型轿车与中高档车利润相差甚多,水分逐渐挤干,汽车企业实现赢利目标的难度将愈来愈大。

    而同时“1000亿元市场规模、40%利润率”,这是2007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诱人图景中的两大亮点。以国外整车制造与售后服务市场份额比例约为1:1.5为参照,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远远不能与整车市场的发展相匹配,发展空间相当大。后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以下价值链中的第二桶金。预计2008年,众多汽车厂商开始将汽车服务打造成利润的又一重要来源。

    其他方面,不敢多说,多留点悬念,才是一出好戏的关键,但愿08年的中国车市,太阳照常升起。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3I12290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