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中国新能源车来了!
11月15日,2007必比登挑战赛我们也站在了未来世界移动技术的最前端。在超过120部各类拥有尖端科技的新技术、新能源参展车辆里,中国参展车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席位,其中拥有最新燃料技术和混合动力的轿车,与城市巴士等汽车。
你可以说,与外国的新能源车型相比咱们的车型还略显稚嫩;你可以说,咱们的新能源车系列还不够丰富;你可以说,咱们的新能源车品种还比较单一;你更可以说,咱们的新能源车还没有与外国匹敌的量产车型;但是,请你注意:中国新能源车来了!这是一个,有与没有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于未来话语权的问题;这更是一个,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同样可以改变世界的话题。
站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很幸福,很舒坦,很骄傲。因为,在五颜六色、花花绿绿、千奇百样的新技术、新能源车里,有来自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同济大学;万向电动汽车;武汉理工大学;新奥集团;郑州宇通;中环动力;中信国安盟固利,等企业或大学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未来车”……
也许,这些还不够,还不足以代表中国在新技术、新能源里的全部。但是,我们还是来了。
改变未来
有人说,你有三种方式迎接未来。一种是,面对未来;一种是,适应未来;一种是改变未来。第一种应属于现实者的告白,我无能为力只有面对和适应未来;另一种则是,领跑者的告白,我想为大家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想用所有力量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未来,让他更适应大家。
11月15日,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一大批来自中国的整车制造企业,新技术、新能源研发机构和大学用实际行动与最新的科技成果,告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能源汽车。说不定,你们还能在明年的奥运会上见到量产的最新车型。
这是一种改变未来的力量,这更是一种改变未来的决心。
机会来了,虽然咱们又慢了半步。
“made in China;design in China;created by China",这是无数中国汽车人的理想。他们的终极理想应该是Created by China。
改变速度
2007必比登挑战赛中国参展企业带来的是有关燃料电池、混合动力、CNG、LPG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能源车型。
其中,上汽集团/德国大众展示的是帕萨特 领域 FCV车型。资料显示,“领域”燃料电池轿车是在帕萨特领域平台上开发的,它采用了串联式的混合动力驱动结构,装载了国内最新进的燃料电池堆,配备了功率密度较大的锂离子电池,并采用350巴的高压储氢系统作为动力燃料源,内部空间舒适性和行驶性能与领域传统车型接近,氢能安全达到国际同等水平。据了解,“领域”燃料电池轿车项目是上汽和上海大众承担的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中,联合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共同自主开发出的新一代燃料电池轿车。
上海汽车展示的是“上海牌”混合动力车型。该车型是以荣威750为平台,采用1.8T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和ISG电机组成一套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它通过优化的多能源管理技术,将电机与发动机有机结合,利用电机转矩相应快的特点,调整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降级排放,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上述车型,仅仅是此次必比登挑战的冰山一角。不过,大家可以看看上海汽车展示的“上海牌”混合动力车型,该车型应该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都实现了惊人的速度。感觉一下,如何没有技术储备、实力保证,这车能这么快出来吗?
改变格局
中国新技术、新能源车来了!世界新技术、新能源的餐桌又增加了一副碗筷。
请相信我们改变的能力,这些不仅只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航天载人技术上,在新技术、新能源领域,我们同样具有这样的潜力。
虽然,目前中国车市新技术、新能源车型领衔主演的还是普瑞斯、雷克萨斯等车型,但是,上汽、一汽、东风、奇瑞等企业的新能源车的出现,一定会改变这种格局。就目前而言,上汽、一汽、东风等汽车企业制造的CNG车型与比亚迪的电池车等车型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尤其是CNG车型,该类别的车型已普遍成为与各大主流城市的出租车。
与此同时,改变游戏规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短期看,新技术、新能源的车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多数企业在投入上都略显捉襟见肘,无法大规模的投产。但是,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应该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简单点看,日系车搞得混合动力就是很好的选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型听起来神乎其神,仔细想想不就是两种不同动力的混合体,油电混合嘛。
未来在眼前,未来在手上,未来更在行动上。2007必比登挑战赛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最新的技术,还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增加信心的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6I12020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