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假日调整对汽车行业影响为零

盖世汽车网 车来车往 2007-11-14 10:40:06

    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2、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3、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由以上调整可以看出,虽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增加了1天,清明、端午、中秋也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是实行多年的“五一黄金周”突然取消,对人们现有的消费习惯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对各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旅游、零售、百货等行业的影响。那么,法定节假日调整特别是“五一黄金周”取消,究竟对汽车市场有没有影响呢?是有利呢?还是有弊?

汽车市场“黄金周”的由来

    从1999年国家为了刺激内需而实行长假制度,到现在已经有9年的时间。在这9年的时间里,再加上中国人跟风(随大流)的消费心里,在每年内逐渐形成了有规律性的在法定长假前后集中消费的习惯。这种有规律的集中消费习惯不仅仅体现在旅游、零售、百货、餐饮等行业,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影响也是如此,特别是乘用车市场,乘用车市场主要包括:基本型车用车(轿车)、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多功能乘用车(MPV)、交叉型车用车(主要是微型客车,2005年后统计在乘用车细分市场内)。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月度销量,每年的变化趋势都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从“2004年-200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月平均销量走势图”可以看出,在1月份往往销量比较高,经过受春节影响的2月份的低谷之后,在3、4月份达到新的销售高峰,5、6月份的销量也处在一定的高度,经过7、8月份销售最淡的两个月的调整后,9月又会达到新的销售高峰,经过不温不火的10月、11月的过渡后,在12月会达到一年之内的销售最高峰。其实,2月、5月、10月份的销量低是对总量而言,如果抛去7天的长假(且2月大多只有28天,各单位春节假期一般都比较长),这三个月的日均销量实际并不低。

2004年-200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月平均销量走势图

假日调整对汽车行业影响为零

   在实行长假制度之后,汽车行业内很多业内人士把对于旅游、零售、百货、餐饮等行业而言的“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也习惯性的应用到汽车行业,因此在汽车行业便有了以下的说法。引入两个“黄金周”之后,国内乘用车市场每年都会出现四个有规律性的销售高峰期,它们分别是:元旦前后(由12月持续到次年1月)、春节后、“五一”(有“红五月”之称)前后和“十一”(有“金九银十”之称)前后(前两个也可以划分在一起,这样就变成了三个)。

汽车市场四个销售旺季的特点

    虽然每一个销售旺季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对每年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贡献度大小也有所不同,但是,其规律性都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每一个销售高峰期都有各自的特点。

    春节后。每年的春节过后的3月、4月份,这个时期是每年厂家官方降价较集中的时期(今年3月、4月份的降价潮,南北大众一般也会在这段时间联合降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新的一年内即将新上市的车型让出价格空间或有一个好的开始。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每年新车上市比较集中的时间,毕竟许多汽车厂商都希望在春节过完之后,用新推出的车型为实现全年的销售计划铺平道路;从经销商的角度而言,他们为了在新的一年取得“开门红”,会在终端市场采取多种多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在这时他们兜里的闲钱也比较多,为了提高在新的一年的生活质量,多数人会选择在这个新车、降价比较集中的时间买车。

    “五一”黄金周。很多业内人士把每年的五月称之为“红五月”,在经过3月、4月份的新车、降价冲击之后,这时车市的价格比较稳定,但由于赶上是“五一黄金周”,所以在经销商处会有一定的优惠(现金优惠、赠送配置等)。那些在3月、4月份因降价频繁而选择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多数会选择在这时出手。

2004年-200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各月销量走势图

假日调整对汽车行业影响为零

    “十一”黄金周。很多业内人士把每年的9月、10月份称之为“金九银十”,在经过了长达两个(7月、8月份)多月的销售淡季煎熬之后,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憋住了劲等待着“金九银十”的到来。无论是厂商还是经销商都希望能在这两个月里大幅提升销量,为年末的冲刺今年的销售目标添加“能量”。生产厂家往往会在这段时间联合经销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比较有吸引力的促销政策,而这种促销大多数是赠送配置、汽车装饰、保险或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礼包。同时,生产厂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松对经销商优惠幅度的限制,消费者在经销处可以拿到比以往更诱人的优惠。虽然在销售淡季的7月、8月份的日常销售中,送礼包的形式早已司空见惯,但9、10月间由厂商和经销商联手送出的购车礼包多数都较平时更为丰富、更为实惠。所以,那些忍了近一个夏天的消费者,面对如此诱人的优惠幅度多数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元旦前后。每年的12月多数是一年中销售量最高的月份,这种旺销的势头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月份。每年的年末为了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减少库存车或为来年将要上市的新车让出空间,有些生产厂家会选择在此时降价,也有些经销商选择对经销商“压库”。对于经销商而言,那些没有完成厂家预定销售目标的,他们会宁可牺牲利润也选择在这时选择增加优惠幅度,希望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完成任务拿到厂家返点,或者他们会把库存车降价销售“变现”。而那些完成认为的经销商,他们为了能拿到更高的返点,在这时选择扩大优惠幅度也是理所当然。这时在经销处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优惠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超过万元的丰厚大礼包,又有超过万元的现金优惠,而且优势两者有时可以兼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追求直接价格优惠消费者,还是追求赠送超值大礼包的消费者,选择在此时出手是最好的时机。在再加上此时多数消费者都拿到了单位丰厚的奖金、分红等,腰包突然鼓了起来,而且这时买车也可以为春节走亲访友来很大的方便。

对汽车行业几乎没有影响

    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实行多年的“五一”长假突然要取消(变成了一天,即周六日使上推或下移连修,也只有三天)了,预计对旅游、零售、百货等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究竟会不会对汽车市场产生影响呢?

    从“2004年-200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各月销量走势图”可以看出,由于受到春节后3月、4月销售高峰的影响,近几年每年五月的销量仅仅高于销售最淡的7月、8月份以及实际工作天数较少的2月份,由此看来“五一黄金周”对汽车市场销量的影响不能和其他几个节日带来的销售高峰相提并论。即便是由于“五一”长假取消后对5月的销量不利,但完全可以实际由工作天数的增加促进汽车销售增长来弥补。

    其次,通过分析近今年的汽车市场可以看出,由于收到3月、4月新车和降价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此时出手购买,一般不会等到“五一”。另外,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或生产厂家为了在销售淡季取得淡季不淡的销售业绩,他们纷纷加大了在淡季的促销力度,越来越多的理性消费者会选择在此时出手。这就使得本来就对汽车市场影响微乎其微的“五一黄金周”,在汽车市场显得更加渺小。

    再次,即便是取消了所有的黄金周,消费者并不会因此而放弃购车,该买车的还是要的,只是买车的时间选择有所不同而已。有些业内人士往往把节假日调整和消费者驾车旅行联系在一起,来分析对汽车行业的影响。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试问有几个消费者是为了节假日驾车旅游而买车?即便是有,也是高收入群体,他们驾车旅游根本不在乎是否节假日。

    所以笔者分析认为,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对汽车行业的直接影响几乎为零。

    注:由于商用车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所以本文是站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角度分析节假日调整对汽车市场的直接影响,不是站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4I11969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