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作为国内第一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度过了在华业务的第三个年头,并展现出125%的零售业务同期增长。在这三年中,包括大众、丰田、福特、戴克、东风标致雪铁龙、沃尔沃、现代在内7家的汽车品牌也相继在华建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开展相关业务。
从国际上看,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汽车巨头的主要赢利点,其盈利能力占总集团的1/3。虽然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但是汽车消费者金融信贷服务却十分落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是2000亿元,而2006年末的却只有1009亿元。六年时间减少一半,我国的汽车信贷规模呈现逐年萎缩的不良状况。制约着中国汽车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融资渠道紧缩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明文规定,国内汽车金融公司只能通过以下方式集资:(1)吸收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2)转让和出售汽车贷款业务;(3)向银行贷款和同业拆借。一方面,由于作为股东的汽车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境内组织的现金流往往不足,难以支持长期的低成本贷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汽车信贷的转让市场尚未建立,不具可操作性;再加上银行拆借所得同样属于短期资金且限于同业借款,无利率优势,所以银行贷款成为了主要的融资渠道。事实上,银行本身也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成为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业务范围受限
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只限于购车贷款、办理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不涉及汽车保险、租赁等。按《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对单一借款人的授信余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15%;对最大10家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担保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0%。例如,上海大众金融公司的注册资金是5亿元,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不能超过7500万元,假设作为受扶持的经销商有5家分公司,上海大众旗下轿车的均价在15万元,每个经销商之库存量不多于100辆。如按照经销商平均200辆的库存需求,仍有一半的缺口需经销商自掏腰包。
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发达国家,许多专门负责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个人信用档案的信用调查,和评级机构的存在免去了金融机构在审核贷款时的繁重劳动,不但节约成本,而且有助于优化风险管理。然而,在国内,信贷体系的缺失严重影响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通用、大众、丰田等早期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在发展初期都不得不谨慎前行,进行多方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务均停滞不前。
面对全面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汽车金融业也需要以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创新对策突破瓶颈,与国际接轨,谋求进一步发展。
首先,积极完善汽车金融服务业的相关政策。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未来几年中国将出现汽车消费高峰,而汽车消费主体也从“公车”采购转为“私车”购买。这要求汽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通过鼓励金融创新,与国际通行销售方式接轨,诸如金融信贷、分期付款、购车储蓄、租赁销售等。汽车消费只是一个开始,目的是拉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次,鼓励开展金融合作业务机制。汽车金融公司通过优化利用自有渠道、客户资源,整合商业银行在费用低、手续简便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吸引消费者。例如,2007年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与深圳发展银行合作提供个人消费信贷服务。除此以外,作为资源整合互补的另一种方式,银行股权进入汽车金融公司已成为一种新的尝试。例如,2006年7月,中国银行参股50%建立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
最后,强化市场营销策略与汽车金融的结合,开展金融创新服务。整车厂可以将多年在国内积累的消费者研究纳入汽车金融风险管理,降低坏账率,确保最大化盈利;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二手车置换中推广汽车金融业务,相互促进业务发展;有效利用经销商扩展销售网络,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研究客户需求,提供金融创新服务。
汽车金融信贷对于汽车市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汽车市场严重滑坡。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采取零首付和零利率贷款方式,挽救了美国汽车市场。之后此法屡试不爽。今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海通用从8月16日开始,祭起了汽车金融的法宝——即零首付、零利率的贷款方式,不仅今年110月累计销售达到了31.85万辆,同比上升19.1%的好成绩,同时还保持了全国销量第二的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4I11954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