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高端化,是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品牌都在尝试的事情,从早期的吉利英伦、奇瑞瑞麒到后来的各品牌旗舰车型,再到如今领克与WEY。经过十几年来各大车企的不断探索,让中国汽车产品逐渐摆脱了低价、劣质的评价,高端的品牌形象逐渐被大众所认可。
而作为中国汽车高端化进阶史上较为成功的WEY,其首款SUV产品于今年初正式迎来改款升级,就在日前我们近距离地体验了这款新车,感触最深的仍是其“高端”二字。
“隐形”的安全升级更为贴心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市场越发饱和,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从最初的能跑,到后期追求舒适、性能、个性等等方面,更多细分市场被挖掘,但却有一个关键点从未改变,那便是——车辆的安全性。2018年,堪比美国IIHS难度的中国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第一批测试数据横空出世,惊起一片涟漪——未来车辆的安全性或将直接挂钩车辆保险收费标准,也让更为消费者更加关注一款车辆的安全性。
但对于WEY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不管是VV7还是此后推出的VV5、VV6,即便是入门款车型也可以享受顶配的安全保障,较为完善的安全配置让人倍感贴心。而早在老款VV7上市之初,便曾主动向美国IIHS安全测试标准中最为严苛的正面25%小重叠碰撞测试发起挑战,并获取了good的成绩评价。
而在此次的VV7升级版安全配置上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安全带未系提醒(后排)、智能巡航辅助(ICA)、开门预警(DOW)、车道居中保持(LCK)、交通限速标识提醒(TSR)、TJA交通拥堵辅助、带行人识别的AEB、带自行车识别的AEB、智慧躲闪功能、弯道减速功能等配置。
这些升级,在本次的试驾过程中我们并没能从实车上非常明显的表现,但边框更窄、视野更广、成像更为清晰的第二代流媒体后视镜确实给足了人惊喜。受限于VV7“溜背式”的后备箱设计所带来的狭小后挡风窗,升级后的智能后视镜在行驶时可以对后方行车状况有较高的还原度,但显示屏下的镜面在强光、逆光工况下,仍会带来一定的反光现象。
油耗难关是否跨越尚无法定论
动力系统上,依然是我们熟悉的2.0T+7DCT的组合,最大可输出234马力和360牛·米的峰值扭矩。不过就WEY官方宣称其针对这台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再次进行了优化,包括逻辑方面的调整,以提升日常驾驶的平顺性。
在实际的驾驶过程当中,经过优化调校后的动力系统确实在低速蠕动、起步时带来了比老款更为快速的响应,但高速后的换挡速度仍不敌VV7对于换挡平顺性的高追求。线性的加速让整个车辆在驾驶的过程中非常的舒服,但手指轻轻晃动便会触碰到的换挡拨片以及车辆后方双边共四出的排气管设计,显然与整个车辆的调性有了些许出入。
而大家普遍关心的油耗问题,尽管官方表示,通过调整换挡线,让整个变速箱的升降档变得更为合理,从而百公里油耗可以降低0.3L。但在我们此次的试驾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感受到燃油经济性上所带来的优化。
升级所带来的小惊喜仍有很多
此次升级版的VV7在外观上与老款车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过却新增了一款名为梦幻蓝的配色,使其在常规黑灰红配色中显得格外明显。
坐入车内依然是环抱式的座舱设计,大量皮革搭配金属拉丝材质让整个中控台不管是视觉上还是触感都非常的精致。而相比起外观方面,升级版的VV7在内饰上则有较为明显的改动,例如更大的空调出风口,空调按键被挪到了中控台表面,与此同时按键下方还增加了一块无线手机充电装置,让日常驾驶操作变得更加便捷。
中控台前方9英寸的触摸显示屏,采用了最新的媒体系统,黑色背景配上白色的图标和文字,整个UI的设计看上去更具档次。而其内部还新增了360度全景影像功能,同时还支持CarPlay、CarLife等多种手机互联方式,也更为符合当前用户的使用习惯。不过遗憾的是,VV7升级版上所使用的语音识别功能暂时还不能独立靠语音来唤醒,仍需按动方向盘上的指令按键再进行操作,这显然与时下流行的爱车定位稍有出入。
试驾小结:高端,并非是病毒式传播可以强行灌输到消费者脑海中的设定。而是需要企业从研发制造到产品定位,再到营销服务都有着更严苛的追求。这一点上,在VV7的升级版上我们看到了对于安全狂热的追求、对用户需求充分的了解以及对于品控的严格坚守,由此可见,“高端”在VV7升级版上变得更加“名副其实”。而售价方面,维持原价也更是WEY对消费者所释放的诚意。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03/301128562856I70096653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