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型车市场的“常青树”,天籁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迄今为止已经在国内摸爬滚打14个年头了。期间天籁秉承着东风日产品牌飞跃和销量提升的使命,先后进行了多次升级换代,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加之受产品换代的影响,目前天籁的整体竞争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为了扭转天籁现如今的低迷局面,12月18日东风日产在杭州举办了“此刻,改变一切”日产智行之夜暨第七代天籁ALTIMA上市发布会,宣布第七代天籁ALTIMA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市场指导价为17.98万元—26.98万元。
据了解,第七代天籁ALTIMA承袭日产全球设计语言V-Motion 2.0,用简洁利落的动感线条勾勒车身,前脸蜂窝状进气格栅结合标志性的回旋镖式LED前大灯,印记鲜明且极具个性。侧身双腰线设计棱角分明,搭配悬浮式车顶,极具美感与力量感。同时,金属镜面般地双5幅式铝合金运动轮毂,搭配19英寸轮胎,展现极致的力量美学。
内饰方面,第七代天籁采用了三屏联动的设计,包含3D平视显示屏、8英寸悬浮式多功能彩色中控屏、HUD平视显示系统的三屏联动智能化显示,能够将行车信息有序分屏,确保驾驶者对车辆信息全面掌控,大大提升了行驶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而新增的防污涂层和菱形绗缝技术工艺的全新 3D Multi-Layer 人体工学座椅,则可以让驾驶者尽可能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能够有效缓解长时间驾驶过程中的疲劳感。
动力方面,第七代天籁ALTIMA搭载了全球首款量产2.0 VC-TURBO涡轮增压发动机,凭借独创多连杆系统,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由14:1(高效能)-8:1(高性能)之间的智能无级切换,并融合双燃烧循环、双燃油喷射、缸体熔射技术、集成式排气歧管等前瞻性技术于一身,带来峰值扭矩380N·m,最大功率185kw同级最强劲的动力表现。
不仅如此,作为国内合资量产中高级轿车中首款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的车型,第七代天籁ALTIMA还可通过车前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ECU、EPB电子驻车等7大控制系统监测识别单车道车道线,时刻保持在车道中央自动行驶和平顺转向,与前车保持设定的安全距离,并可以轻松实现包括全速段智能巡航、自动启停、转向控制等。与此同时,第七代天籁ALTIMA还搭载了同级领先的NISSAN CONNECT日产智联系统,可以实现全时导航、在线娱乐、在线支付等多种前沿智能车机体验,堪称日产智行集大成者。
发布会现场,东风日产还正式发布了“日产智行2022导入计划”,提出在智能驾驶方面,以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落地为开端,将逐步实现自动驾驶技术从L2至L3进化;随着智能动力技术的导入,e-Pedal一体化智控踏板技术也将引入中国;到2020年,将陆续投放4款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2021年,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
在智能动力方面,随着Zero Emission、VC-TURBO智控引擎、e-POWER等先进动力技术的导入,保持电动化及内燃机领域领先地位;到2022年,投放4款搭载VC-TURBO智控引擎的燃油动力汽车,4款搭载e-POWER技术的产品;继2018年轩逸·纯电上市后,到2022年还将投放3款全新的Zero Emission纯电动汽车。最终到2022年,东风日产将共计投放10款智行车型。
不过究竟全新天籁上市以后,能在中级车市场掀起多大的涟漪,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天籁终端共计销售新车11,251辆,同比下滑8.9%。今年1~11月天籁终端总销量达105,691辆,相较于去年同期虽实现了4.1%的增长,但从今年7月份开始,天籁新车销量增速就开始持续放缓,到9月份跌幅甚至一度达到了16.4%。
比较之下,其竞争对手雅阁和凯美瑞,由于已先后进行了升级换代,目前销量正处于上升通道。其中雅阁,据了解今年累计销量已达150,167辆,同比增长7.2%,而凯美瑞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153,376辆,同比劲增110.7%。与这两款车型相比,天籁已经落后了一大截。而在目前天籁步伐已经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想要凭借换代车型再度“走红”市场,上市只是其“逆袭”的第一步,未来天籁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12/180611291129I70078812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