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问界M7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汽车与环境】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中国迈向汽车强国 核心是技术关键是人才

盖世汽车综合 2018-12-07 13:41:40
核心提示:2018年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盖世直播!

2018年12月7日-8日,以“创新驱动、技术引领”为主题的2018第六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在上海·安亭正式举办。本次论坛完整覆盖汽车行业技术领域的研讨,旨在进一步促进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加强汽车行业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交流、搭建合作平台,通过活动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整零协同创新关系,助力实现向汽车强国的转变。以下是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

【汽车与环境】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中国迈向汽车强国 核心是技术关键是人才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 朱明荣

尊敬的副理事长、苏院士,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我们又见面了。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我非常高兴这么多年来在理事长的领导下,在中国工业协会行业组织的支持下,我们的论坛由小到大,由务虚到务实,每一年的主题越来越鲜明,内容更加丰富,已经成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所以首先感谢大家的参与,有你们的参与才有今天论坛的精彩。

刚才听了几位领导、专家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形势分析,我有几点感悟。

第一,不论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汽车产业继续改革开放的方向不会变,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不会变。

第二,我们今天参会的主体绝大多数是汽车技术专家、骨干,不论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化,中国要走向汽车强国,核心是技术,关键是人才。人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的新能源

第三,当前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在人才上面有三件事情需要研究,一个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汽车产业人才的正确理念和人才观;第二在产业变革的形势下到处出现抢人大战,我们如何在行业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第三在中国汽车行业,乃至世界汽车处在大革命的产业,人才国际化的战略如何确立。

今天我就第二个问题,关于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观点。从人才生产环境建设的时代特征、总体要求、核心内涵、主要内容、行动举措做一个简要的梳理,我想更多的时间留给赵福全院长,因为他有更精彩的报告在后面。

首先,我们讲人才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要把握时代特征,一个是产业的背景,一个是人才的现状,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背景,刚才几位领导专家都讲了很多,我在讲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大变革的时代,我不要说五年、十年以来的变化,就说今年以来的变化,今年4月份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到今年7月上旬,中日两国政府一系列项目的建设落地,包括特斯拉在中国投资建厂。上个星期中美两国首脑会晤,中美贸易战再次风起云涌,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呈现三个前所未有,国家政策出台的密度前所未有,降低关税、放权股比、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国内外全方位合作的力度前所未有。国外车企、国内车企、传统车企、新能源企业、整车的零部件合作前所未有,渴望核心技术突破的愿望前所未有。这两天发生了华为事件,足以说明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立国之器。

看人才的现状,有三个明显变化,一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变动频繁,人才理念更新。人才总量不足,按照我们的研究,到去年年底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有483万,而技术人才占比23%,我国汽车产业的人才总量在110万左右。而2016年底,国家制造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的人才总量是809万,其中新能源汽车人才17万,预测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将达到85万,到2025年达到120万,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少103万。人才流动频繁,我们人才研究会研究了好几年,2013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流失率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下降,到去年年底首次出现入职率跟离职率基本持平,同时出现什么情况?自主乘用车跟合资乘用车首次出现离职率高于入职率,特别是研发、工艺、销售这些岗位,比前四年增长了50%、49%、35%。

人才理念更新,2015年国家职业大典对汽车的定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技术人员是人才。现在我们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规划,对汽车人才已经重新定义,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成了大型的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空间。在这种情况之下,汽车重新定义,汽车人才需要重新定义。目前在整个行业,传统车企、跨界人才占15%,新造车企业跨界人才占50%左右。蔚来汽车成立四年多来,目前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人,98%以上是本科学历,其中43%是研究生学历,他们51%来自于传统车企,49%来自于IT、物流、金融行业,以及相关的领域。难道这49%就不是汽车人才吗?所以在新的时机汽车人才的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人才理念也需要更新。

在这样一种产业背景,人才现状的情况之下,我们如何来构建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总体要求,今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我们来看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示意图,生态环境从自然的、物理的形态来说,大到一个生命,小到一个池塘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土壤。中间是产业人才,最外面是政府、企业、学校、研发机构、社会组织,中间是政策、制度、市场、文化,我们可以看出人才生产环境建设是指产业人才与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学校、社会组织等多种参与主体共出的一个制度、政策、市场、文化对环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特征是稳定、持续、协调,作用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条线,一个面,我的理解人才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立体的空间,这是我要讲的人才生态环境的核心内涵。

人才生态环境的主要内容有这样四点:良好的人才体制机制,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重大的人才工程项目,优化的人才配套服务。我们如果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一般来说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我们每一位人才也感受到成长发展过程当中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这是核心的主要的内容。

重点分享一下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行动举措,从政府、企业、学校、研发机构、行业组织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政府层面说要创新人才的发展体制机制,我们搞多年的人才研究发现,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体制、机制的竞争,特别是当领导的有这种感觉,我们一个单位不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我们进一个好的人很难,有的时候出一个不好的人更难。为什么?这是体制、机制。关键是人太多,但是关键的人太少。我们从机制上来看,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主要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区域为导向,培养竞争和能力为重点的模式,从改进人才的评价机制来说,我们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个人才的作用。国家科技部下了一个文件,清理四伪,伪人才、伪学科、伪职称,就是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人才。被神化的海归,认为什么事都能干,造成很多海归人才水土不服,过了几年,我们回归本质,以技术为重点,这些海归人才大多成了企业技术体系的奠基人。十多年发展以后,一批海归下海创业搞企业,又发生变化了,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走出国门,好多海归派到国外去,海归变归海。所以整个行业的发展1.0是神化的海归,4.0是深化的海归。

第三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不以学历、职称、简历为限制。建群人才的激励机制,我们要打通科技跟产业转移转化的通道,让人才合理的享受创收的成果,让人才、市场、机制充分的活力起来,我们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根据 《制造业人才规划指南》、《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要求,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我国汽车行业人才发展,加快出台“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我们最近搞了一个中国汽车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的目的,也为国家将来汽车规划奠定起来。我们与中组部牵头制定第二个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规划。11月2日国家人事部下发一个文件,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术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贯通的意见,拓展人才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高技术人才的待遇。同时我们建议地方结合当地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出台配套的汽车产业人才政策。这一点研究下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最有突出,做得比较好。特别上海进口博览会以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于国家战略,最近有几个动作,一个是以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长三角9个城市为重点的科创走廊一体化战略提出了人才行动方案,18条举措。第二上个星期在上海嘉定召开长三角首届科技技术交易博览会,在会上宣布启动了一件事,成立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启动长三角汽车产业战略一体化研究,我们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也参与其中,我们做的是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发展战略的研究。上个星期我在江苏芦蒿参加海归人才座谈会,正在集聚千亿级的氢能源产业,构建氢能源走廊,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非常配套,能够促进人才的合理应用,这是人才政策体系。

强化配套服务,将人才配套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人才入户、居住保障、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努力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汽车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在国际化引才过程中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有机统一。为什么要加强人才的配套服务?每个地区的发展都不一样,想想最近两年,从武汉留住百万大学生,到天津放开呼吁政策,一天报名130万人入户,到上海只要清华毕业的本科生就可以入户等一系列政策,每个城市有不同的发展定位,有不同的发展基因,我们不能也不希望一刀切。

什么是人才高地?我们政府如何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体系,加强配套服务,我们说人才自然会来。什么叫人才高地?青年人才想去的地方才能够形成人才高地。我们多年从事人才研究一直有这样的观点,看一个地区人才工作好坏,不在于现有人才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首先看这个地区有没有具备这个条件,吸纳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第二这个地区有没有产品广阔发展的市场空间,第三这个地区有没有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政府。我们说人才、市场、服务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这就是人才的环境。

企业层面,打破只将外部引进者作为人才的观念,既要重视外部人才引进,更要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吉利打造人才梯队的“人才森林”案例,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但自己建立了高效,还有一系列的举措,应该说吉利汽车为什么在当前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和地位?跟他们的人才培养、使用,人才的国际化战略是分不开的。

企业是人才工作的主体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为企业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好的成长土壤。上汽“种子基金”是人才管理的创新案例,前两年设立了“种子基金”,鼓励员工在确保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灵活安排创新研究时间,企业提供时间、设备等支持。已经提交600多项创意项目,涉及新能源、电子电器、智能交通等10个领域,24项完成验收,13项落地转化,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创新收益。他们每年一次国际汽车设计人才大赛,已经连续6年,集聚了国内外一批汽车设计人才。所以我们说企业是人才工作的主体,从人才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用好现有人才,成本最低,引进人才成本最高,人才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应该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储备未来人才。

学校层面,就汽车人才研究会的研究,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我国汽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这一体系的核心是“共享”和“联动”,让从业者入职前的工程教育和入职后的继续教育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共享应聚焦在构建学科发展新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联动应包括国家、行业与企业、学校的联动,企业与学校、社会培训机构联动,企业工程师与学校实训教师的双重身份的建立。我们要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实干,大家各自在自己的领域来探讨研究。

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核心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的产学研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竞争的人才。新四化带来的不仅是人才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协作精神、专业能力。学校人才培养也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切忌一刀切,走极端。警惕内燃机人才断层,产业的发展,人才是根本,我们一讲新能源之后,认为马上一片是电动化了,所以出现了好多高校发动机的专业报到的很少,如果国家在内燃机领域连续十年出现人才断层,会对产业会造成致命的打击。所以人才培养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

研发机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涉及领域广泛,各个技术领域的进步,必须以构建研发平台为基础。研发机构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关键的工作难点,实行技术突破,有利于集合国内外优秀的技术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也包括双一流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例子很多,特别是在座的好多是技术骨干,我们每一个企业的技术中心都是人才集聚培养的最好的土壤。

行业平台在汽车行业人才生态环境建设中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协调,推动营造更好的汽车人才生态环境。技术支持与资源共享,为打造优良产业环境添砖加瓦。继续教育平台,为汽车人才终身教育提供补充与输入。

重点讲一下汽车研究会,汽车人才研究会作为汽车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平台,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良好的汽车人才生态环境。比如在引导协调方面,针对汽车人才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利用这个平台从行业层面发出声音和倡议。我们去年搞了《中国汽车行业人才健康发展倡议书》,全行业10多家整车企业,去年在安徽、江淮会议上,老总们上去签约,现在整个行业在挖人才大战上情况有所好转。

智库建设方面,针对汽车行业人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难点、热点、宏观、务实的问题进行研究。今年最突出的11月6日发布《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这是汽车工程学会与汽车人才研究牵头完成,是中国汽车产业人才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该研究系统分析了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人才短缺的问题。

我们在研究当中提出七大人才工程,以及紧缺人才目录。七大人才工程,按照国家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出推进实施。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工程、企业家人才扶持工程、新业态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集聚工程、创新人才支持工程、大国工匠开发和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跨界人才集成工程、国际化人才开发工程。紧缺人才目录,针对汽车人才的指导目录,该目录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欧盟汽车技能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并征集国内十多家车企集团的意见最终形成。我们这些研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平台搭建方面,汽车行业搭建了各个层次的交流平台,有理事会,全国整车为主的汽车行业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140多人。第二全国HR的组织,第三是有海外工作背景的中国汽车行业的海外专家,有136人组织一个团队,其中三分之一是国家特别专家,这三个平台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第一是大领导,第二是大部长,第三是大专家。搭建这个平台确实为整个行业提供服务,我们在11月7日、8日刚刚举行了第五届全球精英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汇聚各国的工程师协会和华人联合组织共同举办世界的论坛,以新时代中国车企的国际化和文化融合为主题,共话新技术、新时代下汽车技术与人才发展趋势。这是我从行业角度做一点分析。

最后,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支撑发展到引领发展,涉及到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与政策举措,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大势。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结合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结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脚踏实地,抓住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发展机遇期。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正由大到强,对每个地区、每家车企、每个汽车人才来说,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人才强则产业强,让我们共同努力,推进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之路。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8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直播专题:

PC: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57.html

移动:http://m.gasgoo.com/news/topic/157

提示:本文为现场速记,未经专家审核,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12/070141414141I70077147C303.shtml

文章标签: 政策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