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加特可广州“十周年媒体交流会”上,盖世汽车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加特可广州生产的无级变速器CVT台数已占据加特可全球台数的17%,而到了今年的11月,其累计生产的无级变速器CVT已超过470万台。由此,不难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在中国汽车市场,CVT愈加受欢迎;二、这家专注于汽车用自动变速器AT以及无级变速器CVT的制造商自进入中国市场10年以来确实日渐壮大,当然这与第一点极为相关。
CVT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人们经常把汽车的发动机比作人体的“心脏”,而变速器就是时刻调整并发挥“心脏”最佳功率的“大脑”。CVT的原理是通过钢带和带轮实现顺畅的无级变速,实现灵活自由的驾驶变化和优越的燃油经济性。简而言之,如果说传统AT在变速时的表现像爬楼梯,让人有一级一级登台阶的感觉;那么CVT带来的无级变速体验则像坐电动扶梯,平稳顺畅且不消耗体力。
毫无疑问,正是基于优越的燃油经济性和顺畅行驶两大特点,CVT在近几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愈加受欢迎。业内人士都知道,10年前,由于市场需求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中国CVT市场尚且处于起步阶段,而如今情况则有所不同,伴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上升,城市路况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在愈加严苛的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下,无级变速器CVT在满足国内消费者驾乘需求上的优势逐步凸显。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双踏板车中,每5台双踏板车中就有1台是搭载CVT的汽车。
从这一点上来看,加特可选择进入中国市场可谓十分有前瞻性。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从微小型车到3.5L大型车用无级变速器CVT全系列产品的制造商,早在1997年,加特可便率先开始生产无级变速器CVT。另外,根据加特可广州总经理秋山佳信的介绍,它也是世界首家单一生产无级变速器CVT累计达3800万台的制造商,一直雄踞全球无级变速器CVT市场约一半的市场份额。而就在10年前,这家制造商正式开启了中国市场发展之路。
加特可广州总经理秋山佳信
2007年,加特可在中国投资建成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已在中国市场投放并搭载在日产新“蓝鸟” (LANNIA)的“Jatco CVT7 W/R”,以及占加特可CVT系列全球销量90%的“Jatco CVT7”和“Jatco CVT8”重点系列产品。目前无级变速器(CVT)年产能120万台,主要用在“楼兰” 、“天籁” 、“轩逸”等热门车型上。
具体来看,2015年,加特可广州成功开始量产世界最大变速比幅8.7的“Jatco CVT7 W/R”。 作为加特可广州的明星产品,Jatco CVT7 W/R是加特可首个在日本海外据点研发量产的新机种,其优越的燃油经济性与舒适驾乘性可以极大地满足市场的多种需求。而除此之外,正如以上所说, Jatco CVT7、JatcoCVT8也是加特可广州的关键产品。其中,Jatco CVT7是世界首发带有副变速机构、可覆盖从微型车到小型车用的小型轻量低油耗CVT;JatcoCVT8是兼顾环境性能和运动性强劲行驶的前置前驱新一代CVT, 与发动机的匹配性可覆盖从2.0L至3.5L排量。
可以看出,与其他变速器相比,CVT作为新技术,其魅力逐渐得到认可。不仅如此,加特可认为,在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和无人驾驶等近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里,CVT同样充满了无限可能。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就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中国车企受德国车企的影响比较大,更多的将技术放在DCT(双离合)变速器上。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混动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它们要求变速器与电机、发动机要更好的耦合。由此来看,CVT无疑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首选。而盖世汽车从加特可方面了解到,其旗下产品“Jatco CVT8 HYBRID”已经搭载在混合动力车上,未来有可能会迎来比较大的需求。
就无人驾驶而言,CVT所具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较高的驾驶平顺性方面。加特可广州公司副总经理黄光继认为,CVT几乎没有任何顿挫感,要比其他变速器更加适合于智能化的无人驾驶。特别在上下坡道和转弯时,CVT可以根据周边的情况实现平稳顺畅的变速;而在遭遇到堵车时,CVT的无级变速可以实现平缓的减速,使人安心。
综合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汽车市场 ,无级变速器CVT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不过,其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无人驾驶方面的表现虽值得期待,但显然还有待市场考验,我们且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11/14085434543470027252C104.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