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领先的发动机燃油系统制造商思达耐日前宣布其位于中国苏州的研发中心正式成立。新中心面积约11000平方英尺,将与思达耐公司位于印度金奈和美国温莎的另外两个工程技术中心通力合作,一起提升思达耐公司全球的工程技术水平。
中国及整个亚洲地区是思达耐的重要市场。2019年中国新排放法规即将实施,主机厂纷纷努力改进产品以满足该排放法规的要求。新成立的思达耐苏州研发中心首要任务就是开发符合2019年排放法规要求的柴油共轨产品,通过在中国本土研发燃油系统技术,帮助客户实现从机械燃油系统向共轨系统的转换,使本地和全球的客户获得更高效的燃油系统产品,进一步减少尾气排放。新中心后期的工作也将包括针对亚洲市场的汽油直喷系统的开发。
通过联合苏州研发中心以及常熟工厂的资源,思达耐可以在短期内将产品从样品阶段推进到生产阶段,中国和亚洲的客户也将更快捷的得到量身订做的燃油系统。新研发中心启用当日,思达耐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Galuska先生,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ohn Pinson博士与远东区董事总经理朱思宇先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思达耐高层合影
: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技术正日新月异发展,作为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在节能环保方面思达耐有怎样的举措和亮点?
David Galuska:中国在道路和非道路方面都有严格的法律标准,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领先的发动机燃油系统制造商,思达耐在这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现在与康明斯在道路这方面进行了合作。因为新排放标准将在2019年推出,所以我们将在非道路这块展开工作,研发中心的设立也是为此做准备,会在这里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思达耐将在发动机燃油系统的解决方案上做好准备,以满足中国道路和非道路方面日趋严厉的法规标准。
:2020年中国将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思达耐对这次排放升级有什么准备?国内相关企业是否向贵公司提出合作研究的计划?
John Pinson:我们在做现有产品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国五和国六的排放标准,所以在技术储备方面有充分的准备。对现有的技术我们并非要做全新的发明,而是在业务匹配上做出调整,完全符合中国国六严格的法规。
:把研发中心选择在苏州,有什么其他的考量?比如是否考虑了地区方面的优势?
David Galuska:2007年我们在中国常熟建立工厂,世界一流的硬件和我们出色的技术与服务,助力我们与中国客户展开合作。接下来,我们将针对客户需求,设计研发适合客户需要的产品。研发中心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融合到整个思达耐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当中,可以帮助到其他地区生产和市场的发展。
朱思宇:大家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排在杭州之前,我们选择了苏州没有选择杭州,更没选择上海。我相信苏州这个地方是人杰地灵的,研发团队也需要一些人才,我想人杰地灵的地方更容易帮助我们找到所需要的人才。
:新研发中心投入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数量是多少?
John Pinson:苏州研发中心分为两部分,一是研发团队,二是测试团队。从投资角度来看,涉及到设计和测试。测试这部分很重要,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投入两百多万美元,这只是个开始,同时对测试人员的配备包括培训,我们还会做进一步的扩展。我们之所以投入众多检测设备,也是为了认证我们的设计是否可行,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所以我们投入大量人力资源的测试成本。
:思达耐在中国是否会有更多的投资?大概在哪些方面和地域?
David Galuska:思达耐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是在中国市场的扩展,但不仅仅是业务和地域的拓展,随着中国市场燃油经济性与环保要求提高,思达耐在柴油系统方面对中国的环保也做出了努力。将来在汽油方面我们也会加大投资,我们有领先的汽油直喷的技术,我们有信心将此技术引入中国,为中国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做出贡献。总之,我们的投资是随着中国需求增长而增长,只要我们的产品适合中国市场,就会在中国发展,没有地域性限制和产品界限。
:在汽车业务本地化方面,思达耐有哪些规划?在技术研发上对中国市场会有怎样的贡献?
朱思宇:我们将苏州的辖区定义为大苏州地区。从思达耐的全球战略而言,中国是新兴市场,除中国之外,思达耐在印度也有市场。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新兴市场,在产品和市场方面部分会有重叠,我们选择苏州也不仅是考虑中国市场,也考虑到印度市场。相对于中国市场,印度的法规不管是道路还是非道路都有所滞后,中国市场研发的产品,也会对印度市场形成储备,当印度市场的法规达到中国道路和美国道路法规标准的时候,可以将中国研发的产品再引入到印度市场,这样更有利于产品战略,因为避免了重复的研发和投入。
:思达耐已推出首款200bar压力的汽油直喷泵,目前有没有400bar和600bar汽油直喷泵的技术?
John Pinson:我们目前已经研发出一款350bar的汽油泵,明年如果客户有需求,会马上进行量产。下一步我们将研发1000bar的燃油泵,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汽车汽油行业对燃油经济性提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作为前瞻性的技术储备和战略规划。从研发角度来看,研发除了想象力外还需要前瞻性,我们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要满足现在的行业变革需求,二是我们要分析未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泵,从大小、效益、压力等方面我们都在考虑。
回到现实,以1000bar的燃油泵为例,我们在做目标和研究,同时也在考虑到对于压力有1000bar的泵,其相应的发动机是不是能够匹配这样的压力,以及喷油器的喷嘴是否可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如果这些不考虑到位,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就很难符合实际的需求。因此不论是研发团队,还是研发的战略决策,我们始终在现实和将来之间进行平衡,有必要超前,但也不能太超前,要考虑好把握一个度的权衡。
盖世小结: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此次思达耐苏州研发中心的设立,通过软硬件等技术资源的大力投入、区域整合和高效配置,思达耐服务中国市场的能力及水平将得到提升,也将助力中国市场客户实现燃油系统的升级。后续思达耐的资源配置及技术服务情况,盖世汽车将继续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7/19025210521070018362C3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