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沃尔沃汽车联合举办的2016自动驾驶国际研讨会中国站会议在北京市钓鱼台国宾馆举 行,会议邀请了中国,欧盟和美国自动驾驶和交通安全领域的政府及机构负责人,以及学界、业界的权威人士到场共同深入探讨了未来中国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展 望。而作为唯一以举办方身份参加会议的沃尔沃公司,宣布将旗下Drive Me自动驾驶测试项目从瑞典扩展到中国,在中国道路上投放一批自动驾驶汽车,由普通驾驶者在日常交通中驾驶。我在此正式邀请中国的合作伙伴来和沃尔沃一起 进行Drive Me中国项目,当之无愧成为了此次研讨会的主角。
虽然沃尔沃并未明确表示要带领中国汽车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但中央两部委与沃尔沃联合举办此次研讨会,足以向外界展示对沃尔沃公司的支持,以及对沃尔沃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肯定。而在我们看来,如果要选择一个企业带领中国进入自动驾驶时代,沃尔沃绝对是最佳选择。
在会后对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研发副总裁沈峰以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的联合采访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沃尔沃的勃勃野心。
中国公司领导发展,名正言顺
在采访中,沈峰强调了一个月前我国“两会”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的“加快自动驾驶立法”的提案。李书福的提案,指出了相关立法的必要性、紧迫性,强调了政府、汽车行业、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首次把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到了国家层面。
而两会提案在前,联合举办自动驾驶国际研讨会在后,这一切恰好又都与沃尔沃有关。显然李书福的提案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吉利集团借沃尔沃的技术与背景,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及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此次两部委与沃尔沃联合举办研讨会,也透露出国家对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视、对相关技术开发的决心,以及对沃尔沃努力的肯定。
同时,既然是带领中国汽车行业走入自动驾驶汽车时代,一个中国背景的身份必不可少。而自2010年被吉利集团收购之后,沃尔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中资所有的品牌,充当领军者的角色,名正言顺。
自动驾驶研究,沃尔沃中国研发中心作用凸显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中国发展自动驾驶的必要性和独特环境,而在采访中沈峰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他表示“中国汽车生态面临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多、排放多的问题,而自动驾驶对以上问题都是有帮助的”。
与此同时,开发适应不同国家国情的自动驾驶技术,就离不开针对中国特殊国情的相关研究,因为中国的国情可能会让国外已有的自动驾驶控制程序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未来要在中国投放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针对中国国情的自动驾驶算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沃尔沃中国研发中心一直以来承担着小型发动机开发任务,以及所有亚太地区的研发、开发、生产、质量研究,而如今在自动驾驶领域,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技术研究,沃尔沃中国研发中心就扮演者最重要的角色。
沃尔沃支持和鼓励中国相关自主技术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从上到下对技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如果未来中国实现自动驾驶,但相关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期待有中国的公司可以掌握媲美国际厂商的技术。
在 培养中国自主技术企业的问题上,沈峰代表沃尔沃表态说,“沃尔沃是很愿意扶持、很愿意看到一些中国供应商的成长。并且我们很愿意和他们一起合作,做出一些 不一样的东西”。沈峰以苏州智华公司举例,称其是世界上第二家掌握360度3D环视摄像头技术的公司,充分肯定了中国相关公司在技术上的努力和进步。
沈峰还特别强调,“结合中国的国情做出一些东西会更好。比如说算法,算法的话你要针对中国的国情,那么肯定是中国的公司AI做的比美国的好。”
显然,作为一家跨国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不能排斥既有的国际供应商,但从沈峰的表态中,我们看到了沃尔沃对中国供应商的肯定与期待。有理由相信随着沃尔沃在华投入更多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中国的相关供应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从 此次对沈峰的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沃尔沃对中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研究前景的乐观态度和勃勃野心,更看到了一家中资背景豪华汽车品牌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高 瞻远瞩,我们相信沃尔沃有决心更有能力联合中国的政、学和产业界,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在华的顺利发展,我们也希望在沃尔沃的带领下,中国在自动驾驶这个历史 并不久远的领域,相关技术可以赶上世界的步伐,甚至超越世界水平。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4/091205365366035732281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