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北京望京SOHO宝沃(中国)总部,宝沃汽车举办了一场品牌及设计沟通会,正式吹响了这一传奇德国品牌进军中国的号角。在沟通会上,宝沃汽车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全球CEO华立新先生及执行副总裁陈威旭先生分别从全球战略、中国市场规划方面介绍了在“B-G-W”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布局,以及介绍了宝沃最新产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表达了宝沃汽车进军中国市场的信心。
德国宝沃汽车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全球CEO 华立新
一个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
对于中国消费者,甚至对于中国汽车圈来说,宝沃都是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大家对其知之甚少。然而实际上,宝沃是一个具有相当传奇色彩的、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
1919年——中国人记忆深刻的一个年份——创始人卡尔·宝沃(Carl Borgward)在德国不莱梅创建了宝沃汽车集团,当年的宝沃以革命性的技术、最全的产品线而闻名德国,甚至以超过60%的出口份额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陈威旭
历史上的宝沃曾大红大紫,1949年推出的BORGWARD Hansa 1500作为德国首款采用浮筒式车身设计的轿车,引领了德国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潮流;1954年诞生的BORGWARD Isabella将外观革新、性能优势及燃油经济性集于一身,成为经济奇迹时期的德国梦想之车;1959年上市的BORGWARD P100车型,再次以先驱者的身份,将革命性技术——自动平衡空气弹簧成功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
然而,由于至今未被证实的一些原因,宝沃旗下子品牌持续亏损,并导致宝沃于1961年被强行破产清算,这一红极一时的汽车品牌从那时起逐步淡出人们视野。
世界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么?
在沟通会上,最能勾起大家兴趣的,除了宝沃汽车相关的战略信息外,无疑就是宝沃向大家提出的这个问题,“世界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么?”
客观而言,目前不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汽车市场,各细分市场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不论是品牌还是产品之间的厮杀刀刀见红。实际上,仅仅在过去5年之中,中国市场上就出现了纳智捷、DS、观致等数家全新汽车品牌,他们的定位各不相同,但市场的开拓均较为艰难。在这一背景下,宝沃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也成了大家关心的重点。
设计团队核心成员
在宝沃看来,市场竞争确实激烈,但在困难之中,宝沃更是看到了机遇。未来十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中国,不论是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还是消费者收入水平,都将有望进一步大幅增长,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将继续稳步提升,同时中国消费者换购车潮也将逐步到来,更为重要的是,SUV细分市场将逐步超越轿车,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因此宝沃认为,中国的市场对于新品牌来说依然有机会。
而宝沃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但同时肩负复兴重任的独特品牌,它可以给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提供现有品牌无法提供的独特产品,即一辆来自德国的、具备德国品质、装备有先进智联技术、大尺寸宽体SUV,而且其产品还具备相当的豪华品质。这一系列的产品特点,赋予了宝沃独特的市场定位,让宝沃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汽车品牌。
外观大气内饰精致,期待动态体验
在活动现场,我们静态体验了宝沃的最新产品BX7。
从尺寸上看,这是一台中型SUV,整体外观大气饱满,比例协调。总体上符合中国消费者对于德系产品的认知与评判。而细节上,产品缝隙均匀、做工精良,符合一款合资产品的素质要求,甚至对比豪华产品也不落下风。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缺点,只是似乎缺乏一丝灵动与精致。
而内饰质感则显著高于外观,大量的皮质及软性材料覆盖,提升了内饰豪华感,中控台的立体造型和线条,也营造了非常优秀的品质感。超过12英寸的多媒体屏幕,点亮之后视觉感受令人惊艳,尤其是使用平顺性令人惊讶,快速的地图缩放毫无卡顿,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但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虽然BX7才刚刚面世不就,且装配了先进的多媒体系统,但USB接口却少得可怜,后排甚至没有12V电源接口,这对于标榜智能互联的宝沃来说,实在是不太应该,手机充电需要已经早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刚需。
除了以上感受,别具一格的大灯组设计、充裕的乘坐空间、宽大的全景天窗等,都是值得一说的亮点。总体上笔者认为,BX7是一款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SUV产品,其静态表现令人满意,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其动态表现,希望能够尽早试驾体验。
当然,对于全新的品牌宝沃来说,优秀的产品还远远不够,如何能够在喧嚣的汽车市场中,让消费者听到宝沃的声音,并且说服消费者慷慨解囊,是我们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关注的焦点。
另外就是,这车多少钱?让我们期待下个月北京车展上,宝沃揭晓最终谜底。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3/1101101510156035584178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