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求新、破界” 2024盖世汽车研究院季度沙龙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舱驾、行泊一体及BEV视觉感知培训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安全气囊“大牌”频陷召回 问题根源不仅仅是技术

盖世汽车 解全敏 2016-03-09 20:36:54

检测和监管环节也出了问题?

问题气囊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整车厂在供应商质量检测与管控上的盲点。最新消息称,继去年11月份本田称找到高田公司数据造假证据之后,近日又有证据显示高田工程师早在2000年已经知晓其零件存在故障,但隐瞒并销毁了测试结果。暂且不论高田最终能否脱离“嫌疑”,此事件的爆出至少已给车企以警示:在给予供应商自主权的同时,同样要提升自身产品检测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控。

当然,针对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政府亦不能免责。在中国,关于安全气囊缺陷评定的国家标准一直缺失。国家仅在2006年4月出台了3项涉及安全气囊零部件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它仅规定了单独某一零部件的试验方法等,属于零部件在装配前的试验标准,而不是整个安全气囊集成系统的评价标准,并不能作为判定气囊制造质量是否合格、气囊与具体车型是否相匹配的依据。然而在美国、日本这些监管制度相对健全的国家,气囊问题为何也未能幸免?笔者认为,除了标准上的不健全,问题或许还出在执行环节。据了解,在高田气囊事件发生后,日本当局就曾被斥对龙头企业太宽松。

在这里,我们也不能不提到缺陷产品召回标准体系的构建,因为缺陷产品的及时召回可以极大降低其危害。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召回流程主要包括缺陷信息收集、分析、缺陷信息综合、技术分析,生产者调查分析,缺陷与初步分析,缺陷认定,生产者召回等环节,而通过技术标准建立社会认同的缺陷分析、缺陷认定、召回效果评估等技术体系,是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内在要求。不过在当前,鉴于受到技术以及经验的制约,国内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上显然还有很多亟待攻克的难关。

写在最后:“气囊门”仍在继续发酵,面对业界的质疑与猜测,自责和指责都无济于事,完善评价标准、严谨设计流程,完善测试方法,杜绝“造假”,从源头上根除气囊的安全性问题,毕竟事关生命安全!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3/0908345934596035574910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