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广州车展开幕前夕,吉利汽车在广州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声称吉利公司将加快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并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要在2020年实现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达到90%以上,并且要在氢燃料及金属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新能源技术,智能化、轻量化技术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客观而言,这个新能源战略的发布确实表现了吉利公司宏大的发展远景和发展决心,着实赚足了汽车行业媒体的眼球,不少媒体纷纷为吉利的绿色责任心点赞。
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的时候,却发现吉利宏伟目标的背后,有许多问题难以理解,让人不禁怀疑,莫非是吉利为了博眼球的炒作?
承认传统能源车道路失败?
吉利公司并未在战略报告中公布其2020年公司总销量目标,我们假设2020年吉利的年销量能够达到100万台,意味着2020年传统能源车销量仅仅为不足10万辆,这个数值甚至低于十年前2005年吉利公司全部销量。如此少的传统能源产品,是不是表示吉利已经明确承认自己的传统能源汽车战略彻底失败,放弃在这方面进行更多投入与研发?
也许有人说,吉利是在主动转型,只是看到了新能源产品发展趋势,判定传统能源未来干不过新能源,这种解释未尝说不通。但即便如此,将传统能源产品占比压缩到10%以下如此之低,是否显得过分激进?同时,吉利在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配套、消费者认同等软硬件条件对新能源产品推广的限制,以及新能源补贴逐年减少的不利条件下,为何制定如此不留后路的发展目标,难道仅仅为了表决心?
还需要第“二”家比亚迪?
转型新能源汽车企业,有一个品牌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那便是起步更早的比亚迪。即便在产品层面依然有不少令消费者吐槽的地方,但比亚迪汽车的新能源市场占有率在中国不可否认是遥遥领先的,而且比亚迪集团旗下有着多年的电池组装生产经验,比亚迪又擅长“垂直整合”,同为民营企业比亚迪的效率同样令人惊叹。而在产品层面,吉利的新能源产品,尤其是PHEV和EV产品,能与比亚迪的相关产品有多大区别,进而取得竞争优势,目前还难以判断。
然而,市场上会出现的,何止是第“二”家比亚迪。由于新能源技术,尤其是电动技术难度小、门槛低、见效快,已经有不少企业纷纷进军新能源产业,不论是传统自主品牌江淮、奇瑞、北汽、长城,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造车企业蔚来等,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在如此激烈的潜在竞争态势面前,吉利想实现90%的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到时候也许只有主动限制传统能源车销售,才能达成吧。
传统产品做不好,新能源能弯道超车?
我们承认,新能源车用电动机规避了传统的内燃机、变速箱等复杂技术,确实要简单很多,但针对车重大幅度增加后车辆的底盘技术能够规避得了么?整车的开发和验证环节能够规避么?
一直以来,不少人拿新能源产品去比合资车,在动力、油耗上全面领先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然而,当各大国际品牌推出自己的新能源产品的时候,产品力上的差距则一览无余。例如国内新能源产品销售的绝对冠军非比亚迪秦莫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秦都保持了无可撼动的地位,直到高尔夫GTE出现。
高尔夫GTE虽然在动力参数方面没有秦那么抢眼,但从实际的驾驶体验来看,诸如在消费者直观感受的NVH方面,高尔夫GTE噪音控制优秀,在行驶中没有各种莫名其妙的震动;在发动机启动和关闭过程中没有令人不快的异常抖动等等。这些产品上的差距,甚至一点都不比比亚迪F3和花冠的差距小,最关键的是,这些差距只要消费者坐进车内就立刻可以分辨出来。
秦和高尔夫GTE的差距证实了当年业界对于新能源产品弯道超车的质疑,即传统能源产品做不好的情况下,新能源产品同样做不好。尤其是合资企业握有技术之利,时机成熟时很快可以提供高品质的新能源产品,而产品力上的差距,会让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不可避免陷入到传统产品那样的价格竞争境地,重蹈覆辙,吉利如何避免?
以上这些问题,也许不仅仅萦绕在我们一家媒体心头,应该是所有关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人的共同担心。我们看到了安聪慧总宣布这些战略目标时的信心满满,却看不到具体实现目标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这不免让我们想起当年像李书福董事长的那一句“汽车就是几个沙发加四个轮子”的“名言”。
如果是借新能源之风的炒作,吉利这次做得很成功;但如果这真的是一个企业中短期发展战略,吉利显然还做得还远远不够。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11/2405595559556034975059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