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汽车的机遇变革
2015年5月7日,由易观智库联合奥美国际主办的汽车产业互联网化峰会于上海博思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峰会的主题是“互联网 ”汽车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大会吸引了百余家企业和300名参会者齐聚一堂,围绕“‘互联网 ’汽车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主题,搭建互联网汽车领域沟通平台,思想的碰撞带来更多创新的发生。
两会过后,“互联网 ”作为一种变革性的力量,正在逐渐渗入各行各业,而汽车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支柱性行业也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互联网化变革。据易观智库研究总监潘崴介绍,2014年,汽车销量已突破20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3亿。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汽车后市场带来了巨大商机,预计2015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同时,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化合作越发深入,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由重资源型市场向服务型市场转变。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汽车厂商、经销商、金融、物流、维修门店以及保险等传统领域,提高互联网汽车各参与方积极性,“互联网 ”汽车生态构建更进一步。
会上,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中国区首席知识长卢玮瑜与易观智库新媒体中心研究总监任超共同发布了研究报告《新首相之捕获女车主》,通过对41万APP的行为数据作分析,描摹女性汽车消费者。通过分析,将特征APP分为7个不同聚类,转化成相对应的7类女性人物画像,类型如下:潮流体验型、学习求进型、精明购物型、随波逐流型、享乐至上型、潮流社交型、生活实用型。更形象的消费人群定位,使企业在和消费者互动中占据有利之地。
面对“‘互联网 ’汽车风口已开,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及”未来汽车后市场电商的展望和预测”等问题,来自平安好车、车享网、团车网、汽车之家、e保养、车轮互联、车易安的企业代表,现场进行了热烈探讨,分享“互联网 ”汽车时代的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推动“互联网 ”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现场嘉宾精彩分享:
易观智库研究总监潘崴:
互联网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比较重要。
首先,互联网对汽车产业的作用应该是连接。借助了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这种更为高效的连接,能够更大地促进效率和降低成本,能够一定程度地去除掉中间的环节。比如说连接了4S店和二手车商的企业,以车享网为例他是构建了B2B在线平台,养车无忧这样的平台是连接了车主人群和配备供应商的要求。
第二,可以用生态这个词来解释。进入到互联网化的时代,我们会看到未来的汽车产业也许经过互联网融合之后会出现更大,更开放的生态体系。这样的体系我认为未来可能并不是以制造为中心的体系,可能更多地是以资源的整合、平台的提供,平台和资源为中心的大的生态,基于这样的生态我们会发现有更多不同的企业或者是供应商能够纳入到跟汽车相关的大的范围当中来。我们看到互联网跟汽车的融合,看到未来更多的能够跨界的想象的空间。
第三,非常重要的是数据。基于互联网汽车的载体,我们通过很多不同的设备,能够挖掘出汽车本身的数据以及汽车内部人的行为属性的这样一些数据。基于这样的数据,我们是能够去应用到汽车行业的,比如说营销、产品的研发、经销、车联网服务、二手车交易这样的一些应用场景当中去。那同时这样一些数据也能够给这些跟汽车行业相关性比较大的一些领域。比如说物流、交通、车险、智慧城市这样细分的不同的相关性很大的企业做出很重要的贡献。
如果把整个汽车互联网细分的领域去做一个划分,我们会看到说可能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细分市场,那毫无疑问汽车的媒体现在处于非常高速的发展状态,未来的天花板也是比较明显的,会看到很多媒体属性的平台开始往交易属性的平台去转变。我们应该会把眼光更多地到探索期、启动期细分的市场和平台当中去做一些了解和研究。比如说现在看到的整个新车、二手车电商平台、互联网汽车、车联网以及汽车移动应用的细分领域,未来能够获得很大空间发展的领域。
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中国区首席知识长卢玮瑜:
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对汽车行业有一个布局,大家都是为传统的汽车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增长越来越慢,竞争越来越厉害,大家都在找新的市场机会点。我们看到女性个汽车购买者,比男性对于汽车的购买意愿是更高的。我们联合易观智库做了一个调研透过app去了解女性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41万APP的行为数据作分析,描摹女性汽车消费者。通过分析,将特征APP分为7个不同聚类,转化成相对应的7类女性人物画像,类型如下:潮流体验型、学习求进型、精明购物型、随波逐流型、享乐至上型、潮流社交型、生活实用型。
易观智库新媒体中心研究总监任超:
我介绍下这个调研的研究方法,我们通过易观智库用户雷达产品,通过他的行为来看他的需求以及他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也可以通过他的一系列行为轨迹,这意味着营销人员能够从人们智能手机中的APP了解到消费者的行为、兴趣、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调查发现中国女性平均安装21个APP,但经常使用的APP只有13个,对于剩下的8个APP来说,这些用户是沉睡型的用户,如果不用一些手段去刺激她,他是不会苏醒,甚至有可能她会把你的APP卸载掉。车企需要增强自身APP的功能,在活跃度低的时候,还要考虑利用线下的机会和手段去和用户进行沟通,增加和消费者互动的机会,使自身APP挤进常用APP名单。
我们看到用户在白天的时候,对于分类用户在白天的时候群体性更加明显,大家在用的一些特征的APP是非常相同和趋近的。而在晚上个性化会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在晚上的时候因为大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大家在去用的一些APP是没有办法把它聚合起来去分成人群的,哪一些人自己的一些特征显示都是不一样的,个性化表现非常突出。在这个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是我们做营销的时候,到底是在白天对他进行维护,还是夜间对他进行维护,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平安好车品牌公关总监周扬:
平安好车是帮助消费者卖二手车的,去年整个平台的二手车平台的检测量大概80万,基于这些数据也做了一些分析,得出了比较有趣的结论。比如说发现在卖车的过程里面,处女座在卖车的过程中是时间最长的,而犹豫不决来说是摩羯座。
为什么要做二手车电商?平安是中国最大的车险提供商,车险是用户每年都要买的,车险到什么时候是中断,就是把车给卖了。我们想能不能把车险继续接续上,比如他的车在我这卖,卖完以后还可以买新车,买完以后还可以接着买我们的车险,想把车险延续下去就进入二手车的市场。根据中国汽车流动协会,以及平安证券研究所的一些数据,到2020年二手车交易量可能要超过2000万辆,平均一辆车可以卖六万块,到2020年交易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按照平均五年的置换周期到2016年的时候可能要有二手车消费的需求,最关键的一点,在这个行业里面汽车金融的渗透率是非常低的,目前只有5%,从二手车电商角度切进去做汽车金融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们发现在整个二手车电商交易的模式里面,有很多环节需要金融服务解决现存的一些难题。C2B模式,最主要的问题是车源问题。我们是做车险的,一共有3000万的车险用户,里面他们车什么出过车,出过险,开了多少年,开了多少公里,这些都有记录的。我们就可以从已有的用户里面挖掘车源。B2B环节中,大部分经销商的规模都很小,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缺钱,我们可以通过金融产品把钱贷给他们。B2C环节问题和痛点更多,最关键的是认证质保和延保缺失。
上汽集团车享网二手车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王跃华:
我们是车享二手车事业部,二手车电商品牌叫车享拍。我们是去年刚刚上线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刚上线做的主导是B2B的业务,前一个B是4S店,上汽集团有几千的4S店,必须解决个人置换车源怎么卖掉的问题。第二个B是像平安好车讲的,他们也在做这样的业务,这些二手车商在我们没有这个平台之前,我们做线下二手车拍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量的二手车商在线下运作。买了上汽集团的个人车主,从数据库里面也可以看到,有很多人他现在已经到了换车的高峰,我们是让他们去其他的平台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去换车,还是我们为他们提供服务。
前几年可能一次购车人群最多的时候,现在已经进入二次购车人群开始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会有你要想把你每年生产的新车,按照原定的指标卖掉,必须要解决,我现在这些车主手上的旧车怎么样处理。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我们帮助卖二手车是更为迫切的。从主机厂和4S店、几千个人车主来看,二手车源是很丰富的,大部分的个人车主卖车还会到4S店去,我看重一辆新,是不是可以置换,这些车源是非常丰富的。
在我们没有做车享网之前二手车公司是有开发了AICS的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做了好几年,最初因为我们在日本有一家投资的评估公司,最初我们的评估体系是从日本拿过来的,过来之后又跟我们大众、通用这几家主机厂评估系统和他们的评估标准做了一个整合,自己的,现在叫做车享品牌的一个AICS的评估体系。这个不管是做B2B还是C2B只要是在网上做交易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车况不透明买家是不敢出价的。这个是拍卖平台非常重要的检测体系,考虑到评估师的工作方式,他不会在一个很固定的地方工作,像我们评估有些是上门评估的,是采用pad工作的,除了后台数据系统以外给评估师用的都是平板,可以在现场直接拍照,录信息,评估之后可以马上从现场传回来。评估师的培训是需要非常标准化的,我们会有一期一期评估师的培训,每个季度都会开评估师的培训班。
汽车之家养车之家负责人肖雨桐:
在整个后服务市场商家面临的问题当中,首先发现了认知性的问题,我们经过大量的数据整理,首先是一点是我们整个商家和车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整个过程当中,车主越来越成熟,车主希望能够得到养车用车的信息特别多,但是相应的服务商以及平台并没有给到信息。
就一个大的趋势来讲,车主对于4S店的注意力逐段下降的,主要有三个问题导致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看到部分快修店服务质量的上升,不止4S店或者是授权体系的相应的4S店这块,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一些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浮出水面。在用户的认知层面上会解决一个问题,至少是在便捷的层面上,用户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我们看到为什么用户会从4S店走开,相匹配的服务,可选择更多了,与此同时享受到更好的保养性的服务。另外,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京东去购买相应的汽车用品,使车主的养车和用车的服务相对区隔。最后,现在无论是4S店也好,无论是一些夫妻店或者是一些服务商也好,他主要挣信息不对称的钱,不是长期的钱。
以上问题解决的办法,第一个,我们是希望更好地梳理我们所提供服务的商家,也就是4S店或者是品牌服务商,去更好地把他们相关的优势,无论是人员的优势,技能和产品的优势能更好地梳理出来,有效地传递给用户。最后的落脚点是希望能够成为所有合作方销售的助力,大家可以更具像性地理解为我们愿意给合作方带去更多的到店量,这个是实打实的数据。在整个过程当中,养车之家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能根据车主不同的节奏,我们可以结合新车,可以结合二手车,可以结合用车的所有场景去给他推荐他有诉求的不同的活动。
e保养创始人高峰:
目前尝试上门保养的车主79.3%都是男性车主,剩余的是女性车主。教育程度这个跟阶段有关的,目前上门保养还算第一个阶段,相对来说互联网人士、科技人士、IT人士用的比较多,有接近74.3%的才我们平台上是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学历。大部分是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接近50%。82%的,很多人在上门保养主要是什么车辆,80%以下都是30万及30万以下的车辆,大部分高端车型暂时还没有纳入。这是服务的品牌,目前大众的品牌占比是比较高的。
互联网化本身能给汽车保养带来什么增值项?第一个是标准化,第二个是怎么把互联网这些本身的信息化优势能够放在保养上,让保养很好地做。举个例子明天技师要出八台车,八台车的分布提前拿到了,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技师的经验哪款车最熟练,本身有什么特点,机油配件怎么匹配,提前用信息化手段提前处理好,所以在出单的时候给客户的感受还是不错的。
怎么把围绕车主的想法把线上和线下的信息真正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把线上放进去了,第二个特点我们技师跟车主直接面对面,这两点如果深入挖掘的话都能找到结合点或者提升点,第一个介绍过了,标准化、信息化、追求体验。第二个要利用技师跟车主接触的过程中来传播一些养车、用车包括简单维修故障的识别,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有六大系统的检测,行使、刹车、地盘、灯光所有的系统给客户安全的感觉。我们追求的O2O的模式应用在养车上,绝不仅仅是省时间或者省钱,更重要的是省心,变成真正靠谱的渠道,靠谱的选择。未来O2O结合的方式,上门的方式和到店的方式相得益彰,相互补充,我们也希望能够成为这样一家企业,变成客户真正靠谱选择的渠道。
车轮互联联合创始人关勇:
到车联网的时候会脑中很自然地浮现出车联网的场景,以奔驰、沃尔沃为代表的车场都推出了基于自身对用户的理解,对于产业的理解,带有自身品牌烙印的车载式的终端。谈到OBD,可以实现用户对车的物理数据,也可以实现对车主驾驶习惯的读取,会实现一些商业价值。比如说在北方比较冷在冬天可以先用OBD打开我的空调,把住进行加热,一提升用户的体验。智能车联网最终的形态是把车主的生活服务跟IOBS的服务做一个更深入的服务。在开车过程中,车载终端提醒我,前面有一家4S店可以过去检修,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汽车互联网,也是车联网很重要的部分,无论是一体的智能终端还是OBD都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移动互联网。
哪一些汽车种类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数量是最多的,首先是看到工具类的,比如说车轮在做的,车轮考驾照、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这种类型的产品,目前在整个产品里面的数量是占多数的,还有服务类,打车软件、代驾软件、拼车软件等,以汽车为服务类的APP产品。再就是硬件服务类,车上的那块屏里面所承载的软件的服务。再看一下哪一些汽车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对用户使用频次是最高的,首先是服务类的产品,打车、代驾、拼车这种软件,使用频次最高。其实是工具类的软件,车上那块屏所承载的软件的服务,以及基于车主社交的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5/0809343934396033490854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