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链 > 正文

磷酸铁锂技术路线遇瓶颈 三元材料或成“香饽饽”

盖世汽车网 陆佳丽 2015-03-05 07:30:00

成本与技术突破成国内产业发展掣肘

目前动力电池约占纯电动汽车整车成本的近50%,因此,价格无疑成为了制约电池产业发展的一大掣肘,“但是电池成本会呈现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乐观的话,五年之后成本或将减半。”某业内人士如是告诉盖世,“这还得靠产业化程度的助力,产业链一旦成熟,大批量生产的成本才能够有所下降。”

据悉,现阶段,市场上超过60%的动力电池供应均来自于外资或合资企业,针于此,这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确实,在产业化初期,车厂都会倾向于选择进口或合资品牌电池来降低他们的风险,“然而由于成本和准入的问题,他们也会越来越多地考虑使用国产电池。”未来,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电池企业如ATL、力神、国轩、万向与中航锂电等企业的产品都将迎来业绩高速增长阶段。

当然,除了成本的因素外,技术的突破也必不可少,虽然我国电池企业的研发现状是自主研发,“但做得好的并不多,难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据了解,电池研发的难点在于能量密度。例如,日本电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国平均水平的30%-40%,充电次数也能达到中国的几倍。然而,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持续火热,国内电池研发的现状将有巨大突破。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3/0401312431246032788188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