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中德制定统一充电接口标准 默克尔总理亲临点赞

盖世汽车网 Susan & Ada 2014-07-09 18:37:45

7月8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与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共同出席“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发布活动,庆祝中德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所进行的推动汽车行业创新的成功合作。

中德制定统一充电接口标准 默克尔总理亲临点赞

图1:默克尔总理与苗圩部长共同启动“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

中德制定统一充电接口标准

默克尔总理对德中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成功合作表示高度赞赏。她表示,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意味着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为建设所需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打下了良好基础,进一步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更指出,中国拥有巨大的潜在用户市场,在制定标准方面拥有重要的话语权。

中德制定统一充电接口标准 默克尔总理亲临点赞

图2: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致辞

苗圩部长在讲话中强调了电动汽车在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将是实现全球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为了贯彻落实 国家的战略,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一个到2020年传统汽车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现在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进一步的鼓励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一些政策和措 施。

中德制定统一充电接口标准 默克尔总理亲临点赞

图3: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发表重要讲话

中德制定统一充电接口标准 默克尔总理亲临点赞

图4:默克尔总理、苗圩部长与各车企高层

现场陈列了包括华晨宝马、比亚迪、北汽、奥迪等中德共8款电动汽车车型。默克尔总理与苗圩部长共同启动了充电演示装置,这些电动汽车均可使用统一的充电设施,均已经或将于近期在中国上市。中德两国电动汽车采用了统一的交流电充电设施通讯标准,中德电动汽车将均可采用相同的交流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并且不用在车辆功能性和安全性方面做出任何牺牲。

电动汽车快充标准多重化,目前存在欧洲,日本,美国和中国四种。而此次中德汽车充电项目的启动,也为全球统一标准打下基础。

中国充换电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在电动汽车与充换电设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条例,同时北京、上海、杭州、青岛等地方政府出台了建设补贴和用地优惠政策。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目前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现状进行了以下概括:

1. 超前科学编制规划:重点在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的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城市公共重换电设施和城际互联快充网络。计划建充换电站6237个,充电桩67万个;

2. 加快编制充换电标准:现已标志了重换点标准体系框架,完成国标16项,行标20项;

3. 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包括试验检测、设备研发、运营监控系统;

4. 创建建设示范工程,主要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岛、深圳、成都等地;

5. 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如中德标准化工作组、实路测试、IEC标准讨论等;

6. 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满足充换电设施用电需求。

中德制定统一充电接口标准 默克尔总理亲临点赞

图5: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研讨会

充电技术影响消费者对电动车接受度

今年以来,中德两国电动汽车都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德两国5月生产电动汽车分别为3770辆和1469辆。中国同比增长分别为98.3%,德国则创历史最高纪录。德方专家将电动汽车发展分3个阶段:

1、前期发展阶段:针对技术研发和标准设定等问题,计划于2014年年底完成。

2、市场上升阶段:为了扩大市场,能与长达120年发展历史的传统技术竞争,需要在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激励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完善。

3、大规模市场阶段:这时候的电动汽车已对消费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将实现更多盈利。

众所周知,消费者目前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有三点:高于内燃汽车的价格、行驶里程相对较短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电动车未来要发展到“大规模市场阶段”,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研发来促进,更多的配套设施需健全。

在充电技术方面,行业专家对灯柱改装充电桩的方式表示普遍看好,对无线充电等技术也表示会进一步研发。而对于备受关注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设在公司、商场,尤其是居住小区,房地产业专家杨赞教授表示,这是房地产业与汽车业新领域上结合,还存在管理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对4000多个小区实际情况的调研中发现,完全具备充电桩建设条件的小区只有10%-15%。

电动车未来发展还要走较长一段路,对于此,中德双方在推广和制定策略上较为现实,例如:由插电混合动力向电动逐步过渡。而在发展前景上,双方信心倍增,分别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电动汽车500万辆和100万辆的目标。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4/07/0906374537456030380012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