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先驱”的位子大家轮流坐,今天的旗舰技术转过天来就可能会被新版本或其他技术轻易赶超。但无论如何,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
以下五台车是各个年代的“技术先驱们”。它们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改变了汽车的设计制造方法。透过它们,您可以清楚地看到汽车技术的稳定、快速的发展步伐。
1960年代:兰博基尼缪拉
缪拉不仅是工程设计方面的巨大进步,更是“超级跑车”门类的开山鼻祖。
缪拉之前的跑车虽然动力强大、充满魅力,但是它们绝大多数采用前置发动机。缪拉史无前例地采用了横中置发动机。这种优秀的设计模板,让在此之后的所有超级跑车纷纷效仿,从Aventador到LaFerrari都无一例外。
1965年,兰博基尼的工程师决定将缪拉的发动机横置(这也是当今前驱车型普遍采用的布置方式),并安放在驾驶座位后面。这种做法优化了前后重量分配,也让车辆更紧凑。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布置方式有些过于紧凑了:当工程师把那台4.0升V12发动机装到底盘上之后,已经没有空间布置其他机构了。工程师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变速箱和差速器整合到驱动半轴上,形成更紧凑的变速驱动桥,节省了很多空间。
另外,出自博通的优美外形更是经典之作。
缪拉的底盘在1965年的都灵车展首次面世,包括外形的完整产品在一年后的日内瓦车展首发。1966年底,缪拉在位于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的工厂投产。1972年,缪拉被同样非常夸张的康塔什取代。
1970年代:宝马M1
“宝马”和“超级跑车”两个名词貌似非常合拍,但是M1的经历告诉我们:1、现实没有这么简单。2、精密的设计不能保证市场的成功。
话说1970年代末,宝马成为了汽车市场主力,并决定开发一款超级跑车。因为没有经验,宝马雇佣兰博基尼负责外形和底盘,宝马自己负责擅长的发动机部分。M1配备代号M88的3.5升直列六缸发动机,具有机械燃油喷射系统,每缸四气门,搭配六个独立的节气门体分别控制每个气缸的进气。最大功率272马力,最大扭矩329牛米。虽然来自法拉利和兰博基尼的竞争车型的动力更强,但是它们的气缸数是M1的两倍。
听上去一切顺利,但是M1的投产过程却一波三折。
兰博基尼当时身陷财政危机,宝马不得不接管整个项目。混乱之中,仅有456台M1投产,但是销售却更加艰难。由于七十年代末的经济危机,几乎没人有兴趣关注一款来自德国、由一家豪车厂商制造的超级跑车。
但是尽管如此,M1仍然留下了一项重要的技术遗产——发动机。
宝马后来将M88发动机分配给了E28款5系车型。初代M5和M Performance高性能部门都由此诞生。35年后的今年,在经历了几代M5、M3、M6之后,宝马将推出新一代超级跑车i8,向经典的M1致敬。
1980年代:保时捷959
虽然959看上去像是肥胖版911,但是它身上数不清的高科技装备让它成为了超级跑车中名副其实的极客。现在的驾驶员习以为常的电子辅助设施,都能在959的身上找到原型。其中包括可调扭矩分配的全轮驱动系统和可调高度、阻尼的电控悬架。
轻量化材料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车身面板为凯夫拉尔加玻璃钢,轮毂为铝制。
959由一台2.8升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带动,最大功率450马力,最大扭矩502牛米,最高车速323公里/小时。在1986年发布时,保时捷959是世界最快车型。
虽然设计初衷为B组拉力赛车,但是后来B组拉力赛的废除没有影响959的量产。在公开发售的时候,959更主打技术领先的形象。同时代超级跑车的明星车主一般是演艺明星和摇滚歌星,但是保时捷959的明星车主——比尔.盖茨与他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1990年代:迈凯轮F1
首先,令人惊讶之处在于:迈凯轮F1的发动机舱居然镀满黄金!
但是,黄金发动机舱并不是为炫耀,反而体现了迈凯轮——这间从赛车车间发展而来的公司——对待研发一款终极公路跑车的严肃态度:迈凯轮说,黄金可以很好地反射热辐射,避免碳纤维车身过热,因为6.1升V12发动机的发热量实在是太大了。它来自宝马M Performance高性能部门,最大功率627马力,最大扭矩649牛米。悬架采用赛车一样的布置,通过螺栓直接和发动机相连。
迈凯轮F1还是世界第一台用碳纤维制造车身和底盘的车型。它的底盘和防滚架制成一体,形成“逃生单元”。这也是宝马i系列“LifeDrive”车身框架的灵感来源。驾驶座处在前排正中央,视野极佳,后排两个座位分别位于左右两边。
迈凯轮F1极速386公里/小时,是二十世纪最快车型。有些死忠车迷仍然认为,它的操控性能强于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先驱”,现任世界最快车型——布加迪威航。
2000年代:布加迪威航
每个车迷都能熟练地说出威航的数据:16气缸、四涡轮增压、1001马力、一百万美元售价……布加迪威航不是仅仅追求性能突破的习作,而是划分工程技术时代的里程碑。
布加迪威航就好比汽车界的协和客机,它的地位是终极的、不可撼动的。和协和客机一样,它的存在纯粹是为了拓展工程技术的边界。
故事开始于1998年,大众集团收购了布加迪品牌,集团老总费迪南德·皮耶希决定制造全世界最快的汽车。装备四涡轮W16发动机的“超超级跑车”的概念貌似荒唐可笑,事实也的确如此。研发工作异常辛苦,工程师们也都绞尽脑汁:它具有十台散热器;即便是特意为它开发的高性能轮胎在最高车速下也仅能坚持50分钟……除了技术和动力之外,威航还要在舒适性和豪华程度上登峰造极,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同样登峰造极的价格。
最终,研发顺利完成。2005年,威航16.4达到了253英里/时(406公里/时)的最高时速。当SSC Ultimate Aero在2007年抢走最快汽车头衔之后,布加迪又携加强版威航Super Sport归来,以267.8英里/时(431.2公里/时)重回第一宝座。
今后,哪款车型会加入这个“技术先驱”榜单?是混动超跑还是高性能电动?只有时间知道。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9/23053728372860257497780.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