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10年以前,全球汽车销量为6000万辆左右,中国汽车产销量位居第10,产销量仅为全球总量的1/20。目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在1900万辆的规模,占全球总销量的20%以上。
有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可能达1亿辆,中国的汽车销量可能达到4000万辆。这个数字说明,中国汽车发展的前景很好,但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国现在的车市被称作“微增长”。事实上,去年乘用车增长率为7%,大于5%的“微增长”的范畴,属于“低速增长”,而且今年车市的情况会好于上一年。
各车型发展特点
各个车型发展的情况不一样。去年车市增长最快的车型是SUV,它已经连续三四年高速增长,并且据预测,还会持续高速增长。事实上,国内的SUV并没有越野性,但是其符合中国人的喜好,因此,今年的增速还会比其他车型快一些。
微型客车方面,前两年,其受政策影响市场销量有所下滑,但是,目前来看,其已经走出政策波动带来的影响,市场开始趋于稳定。其中,商用车市场中的牵引车、改装车市场下滑较快,客车销量还在增长。
去年上半年,进口车型销量高速增长,经销商盲目乐观,导致其价位高、库存高。上半年市场调查显示,部分车型库存高达九个月,直接导致下半年进口车“大跳水”,甚至影响了整个国内市场,导致汽车销量大幅度回落。
但是,去年汽车出口形势不错,出口量超过100万辆。此外,很多自主企业也在国内市场上有了突破,例如吉利、长城获得高速增长。其他自主品牌汽车,也在国内市场在没有增长的情况下,获得高于平均速度的增长。
市场导向下的车市发展
现在来看,国内的汽车市场不能简单地用“高增长“、”微增长”等概念来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需求方面,目前国内刚性需求很大。到去年年底,汽车保有量刚刚到1亿辆,相当于13个人有1辆汽车,13亿人有1亿辆汽车。数据显示,美国是1个人1辆车,欧洲、日本都是不到2个人1辆车。中国达不到如此高的汽车保有量,但是比如一家人1辆汽车,中国需求量就有4亿辆,中国的增长空间还很大。
其次,市场弹性较大,国内汽车市场受到政策的影响特别明显。2009-2010年,国家在制定刺激车市政策的时候,预计车市会有10%的增长,但实际上,车市增长30%-40%。而政策到期后,2011年车市只有2%的增长,政策影响非常明显。现在看来,不可能再出台2009年、2010年那样的刺激政策,但是其他的政策还在干扰,例如大城市的限购限行等。
第三,硬件设施约束,这个市场受到需求的影响。现在需求这么好,为什么增速不高?目前受到交通、能源、环保这三大因素的制约。现在交通拥堵不再是一线城市的问题,全国660多个城市,县级以上的城市有三分之二出现拥堵。现在一些地方,一些镇,几万人或十几万人,短时间都会出现交通拥堵。
能源因素对车市的影响
首先,原油供应,中国对国际原油依赖程度高。中国90%进口的石油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到国内,这个地区的安全情况就至关重要。国内为了规避一些风险,在缅甸修了一条油管绕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云南进来,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国石油需求越多,石油安全威胁就越大。
因此,新型能源就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例如发展核电。此外,政府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进行补贴等方式,来减少市场对石油的依赖。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再次成为焦点。1月份,北方大部分城市都是雾霾天气,北京只有4、5天是晴天。原因之一就是汽柴油质量的问题,在中石油、中石化生产的汽柴油中,硫的含量相当于国Ⅴ标准的10倍。
汽车经销商销售模式需转变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4S店很难进入县级及以下的行政区域,渠道如何有效下沉成为经销商未来发展要面临的课题。此外,经销商还需转变销售模式,例如,增加服务的内容:增加汽车金融服务、甚至经销二手车的方式来适应市场。
2011年,很多经销商借着北京“汽车限购”的契机,对以往的销售模式进行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带来了明显的效果:去年,全国汽车市场增长6%,乘用车市场增长7%,而北京车市增长30%以上。
由此可见,现在汽车经销商不能仅依靠新车销售,同时要经营二手车,并且要加大服务方面的力度。
(该报告根据“2013年中国汽车消费论坛”资料整理,原题目为“2013年汽车经销商如何走出瓶颈,寻找新的突破”。该报告作者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 贾新光)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3/2009554455446018979071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