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欧洲危机间接加剧新兴市场竞争 自主品牌受压

在我们的调查2中,针对此次欧洲汽车业危机对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主要影响进行了设问,其中,有多达63%的参与者认为欧洲汽车危机对中国车企最大的影响在于将加剧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与短时的天灾影响不同,经济的复苏往往需要一个以“年”为计算单位的周期,有经济学家认为,危机国家的经济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对于跨国汽车制造商而言,面对欧洲经济复苏前景难明的境况,他们不得不进行更为积极的调整,想尽办法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转嫁危机,尽早恢复盈利。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大众汽车下调了欧洲销量目标、PSA关停了欧洲工厂并大规模裁员、菲亚特削减了欧洲投资额度并计划裁员、戴姆勒减产、欧宝裁员……,欧洲汽车市场可谓是哀鸿一片,与其在中国市场的动作截然相反,6月28日广汽菲亚特工厂在长沙竣工,国产车型菲翔下线、8月30日大众签订在天津投资协议、9月25日北京奔驰二期工程项目奠基……而宝马汽车更是直接将数万辆原定销往欧洲市场的车辆转移到美国和亚洲市场,业务重心向中美两国迁移。大众汽车高层也在近期表态:“要在新兴市场推出一款价格比Up!还低的新车”,间接肯定了将在2015年前面向中国等市场投放低端新车的传闻,据悉,该车型售价将低于5万元。诸如此类一系列投资和战略调整已经明显在发出一个信号——欧洲车企正在加注中国市场。

这对于中国本土车企而言显然不是利好消息。与之前数年相比,中国车市增速已明显减缓,自主品牌在外资的重压下本已是夹缝求生,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降趋势严峻,进入9月份才因出口业务和个别车企销量增长稍有好转,但其缺乏竞争力的本质却并未改变,随着欧洲车企的持续加码必将导致市场优胜劣汰竞争的加剧,本土车企的生存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不过,这也绝非死局,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自主品牌正可借此“机会”破而后立,让我们彻底认清自己与国际车企之间的差距,从而踏踏实实的提升产品竞争力,平稳的度过转型升级期。

由于欧债危机影响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紧缩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民众福利降低、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车企的投资信心。在我们的调查中,有10%的参与者认为欧洲汽车危机将导致中国车企出口欧洲计划推迟。专家指出,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市场的冲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欧元急剧的贬值,对国内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较大。第二是对欧元区实际消费量的影响。关于消费量的影响,在我们的采访中出现有不同的声音,有业内人士认为,欧债危机会对中国车企出口欧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受到此次危机直接冲击的多为西欧国家,而中国车企出口欧洲主要偏重俄罗斯、保加利亚等中欧和东欧国家,而这些国家的汽车市场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因此,仅就此次欧洲汽车危机而言,对中国车企出口量的影响程度不会很大。

另外,有26%的参与者认为此次欧洲汽车业危机为中国车企提供了绝佳的收购抄底时机,而近日传来的东风汽车收购瑞典工程公司70%的股权的消息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一判断。但我们的线下采访中,多数业内专家对此仍持以谨慎的态度,专家指出,除抄底整车企业外应更加注重具有核心技术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寻求完全的并购之外,应该务实的通过参股、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更有保障的方式多管齐下,以降低投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10/24071024102460120110872.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