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为与法国PSA集团的合资公司后,神龙的日子好了一些。“特别是307出来,”说起之后的变化,程宗连的眉头舒展了许多,“毕竟是个三厢车,卖得不错。在那个最艰难的时候,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同年,程宗连所在的产品部与质量工程部等四个部门合并,正式组建为现在的技术中心。此后,中方与法方真正实现“联合研发”,中方从前期就开始介入开发。
神龙汽车开始重新驶上轨道,东风本田也开始蓄势待发。
“我比那些2003年进厂的前辈要幸运一点。”2011年12月22日,郑胜还清楚记得当年初次接触东风本田的场景,皮肤白净、留着小板寸头,郑胜比实际年龄略显年轻。
2003年6月18日,东风本田在武汉万通有限公司的旧址上直接改造成立,但是成立之初,改造也仅仅只进行了一半。“有些前辈就说,你看你现在来多好,现在各种工作条件都配备了,2003年来的老员工一度要去厂区内拔草。”当时东本接手老万通的旧厂房时,老万通已经停产了很长时间,厂房破旧,当时厂房旁边的杂草能有一米多高。
售后服务部杨游宏2004年年初进入东本本田,在进入东本之前,杨游宏在东风零部件公司从事发动机试验工作。32岁时作为东风老员工调任到东风本田从事售后服务工作。“刚进销售部时我几乎没有概念,2004年第二代CR-V上市的时候,我到西安迎春店,当时我们借广本的网络,所以广本的销售督导也在,我也在。你们应该知道,一般新车刚运到展示厅的话,里面座椅还贴着膜。我当时跟他说,‘我们原车是贴着的,不能摘。’他当时瞟我一眼,‘你懂不懂’,上去就摘了。”
当时,东风本田还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因此与广州本田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借用42家广本经销店销售CRV。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这一点杨游宏深有体会。但是直到2005年4月底合同到期时,东本依然只有三十几家4S店建成使用。最后迫于销售压力,又与广本签订了延长一年的合同。
2004年到2006年,东风旗下四大合资公司都在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幸运的是,这样的情况持续没有多久,因为市场开始重新驶上增长轨道,从2006年起,度过了磨合期的四大合资公司开始高速发展,并借助中国车市五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迎头赶上。
从摩擦到融合
外方文化和理念的渗入,并没有掩盖空气中依旧漂浮着的国企气息。“前段时间,我们单位刚举办了一个活动,可惜我没资格参加。”说到这一点,郑胜笑得合不拢嘴。2011年12月初,东风旗下在武汉的各家企业,邀请了武汉本地的多家学校、医院,在汤湖公园共同举办了一场“千人姻缘会”,为员工解决个人问题。这种久远的老国企“福利”出现在了东风的合资版块之中,展现了合资公司人性化的一面。
借助合资,东风完成了全面变革,这个深山里保守、包袱深重的老国企开始焕发出慑人的竞争力。从当初创业初期举步维艰到如今跃立潮头、反哺自主,哪些因素成就了东风旗下合资公司如今的瞩目?
当本刊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各家合资公司的不同对象时,大家的答案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合资最大的影响是理念上的,表现在企业的创新和管理方面。
在采访过程中,所有人,包括合资企业之外的商用车版块、自主板块的工作人员,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词:量化。杨游宏感慨地说,“当时日方引进的量化、市场动态在原来的国企里是没有的。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量化,没有任何事情量化不了。所有东西出来都是数字,一堆数字,所有东西都是可视化的。”
得以鱼,并得以渔。最初东风希望借合资换取高、精、尖技术,而如今,在积累外方外溢技术、储备自主品牌人才的同时,东风理念也得以革新。
如果把东风各家合资企业放在中国汽车行业和合资进程中考量,他们不仅是当下合资汽车公司各自模式的代表,同时也是击破“一女多嫁”模式导致东风沦为单纯投资公司这一观点的最有利证明。
如今,由于各合资公司积累的资金和经验、技术、人才,继启辰之后,其余三家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也将相继上马,而整个东风的“大自主”计划也进入了议事日程。
从2006年开始,合资版块开始成为东风业务的主要单元,超过70%的销量均由合资公司完成,超过90%的利润来自合资公司。
不过,和上汽、一汽合资版块相比,四大合资公司中除了东风日产名列前茅之外,其他三家都在十名之外,按照2016年东风合资公司版块销售总量将实现350万至360万辆的发展目标,东风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01/17092116211654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