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畅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存昌
畅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存昌
盖世汽车网:据了解,畅博电子产品的出口比例高达90%以上,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目前贵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情况?
李存昌:畅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外商独资企业,我们的母公司WAI是全球最大的发电机和起动机的进口商,过去畅博一直以出口为主,产品远销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在中国,畅博更像是一个制造基地,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畅博也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中国本土,目前在中国规模在两千万以上的发电机工厂都是我们的客户,畅博在中国的电子料件销售额占到整个集团电子料件销售额的20%。不过目前畅博和国内整车厂的合作还不是很多。
盖世汽车网:畅博在中国设有自己的研发基地吗?目前在中国的产品研发是属于应用性的还是基础性的?
李存昌:畅博公司在中国设有自己的研发基地,目前是应用性的研发。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整车上市后公司会对其做出分析,在发电机和马达失效之前通过逆向工程提前把相对应的能和OE互换的产品开发出, 目前在售后领域WAI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发电机,马达,调节器,整流桥的产品线。公司的产品完全能和远配套产品相媲美,我们和OE的产品具有非常好的互换性。
盖世汽车网:2004年WAI完成了对TRANSPO电子有限公司的收购,至此畅博成为旗下成员。被成功收购后,畅博有哪些新的变化?
李存昌:被收购后,WAI集团整合了北美的工厂,并把他们转移到了上海。 。WAI集团的全球采购业务也转移到了中国,公司根据集团业务的需求,在中国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开发产品,批量供货。 。
盖世汽车网:在供应商选择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畅博所面对的挑战有哪些?
李存昌:在供应链的管理上,畅博扮演的是一个细分市场的整合商的角色。我们需要处理的产品和部件非常多,WAI目前激活的零配件有三万多个,上百个供应商,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近1000个。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目前畅博用汽车行业的一些通用手法管理供应链,同时公司也制订了一些专门的措施来进行供应链的管理,比如质量投诉的管理,缺货管理,新产品开发的管理等。
盖世汽车网:众多的零配件和供应商无形中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在成本控制上畅博电子是如何做的?
李存昌:公司去年成立了专门的成本控制小组,根据市场的输入,从设计,制造,工艺,供应链等各方面进行成本的评估和控制。畅博设计了自有成本模型,并参照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品的标竿分析,价值工程分析,产品的整合,供应链的整合等综合手法来降低产品生产和管理成本。而我们的产品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上也一直享有非常高的品牌声誉度。
盖世汽车网:目前畅博的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如何?
李存昌:去年畅博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一千万美元,今年基本是与之持平的状态。
盖世汽车网:在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上,畅博是如何做的?
李存昌:调节器和整流桥,畅博采用的是B2B的销售模式,即将产品直接供给电机厂。而电机的销售,公司采用的是分销模式,即在主要城市建立起自己的一级经销商网络。
盖世汽车网:目前畅博拥有的经销商有多少?
李存昌:目前还不到十个,但是在未来公司的经销商队伍将不断地扩大。过去畅博公司一直将精力放在海外市场和出口上,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不断成熟,未来公司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盖世汽车网: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家,汽车售后市场也随之发展起来,对于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存昌: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800万辆,如此大的汽车产销量所带来的影响将在三到五年后反映在汽车售后业务上,因此我非常看好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不过目前中国的售后市场还不成熟,呈现出散乱差的特点,存在许多小企业,并缺乏品牌意识,但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些情况都会有所改善。在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会被淘汰、整合,有实力的企业将逐渐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品牌。
盖世汽车网:畅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不断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李存昌:去年因为上游电子料件工厂的产能等问题,畅博在给国内客户得交货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但在通过需求管理、安全库存,优化生产等措施后,我们不仅缩短了交货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供应体系的效率。另外公司也在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产品的覆盖度,同时不断优化成本。
盖世汽车网:据了解,畅博提供的产品保质期是一年,如此长的时间是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
李存昌:这是出于市场的需要,要想进入欧洲和美国市场,必须保证产品有长达一年甚至两年的保质期,。同时这也代表畅博对自己生产的产品非常有信心,也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基本保证。
盖世汽车网:未来两三年内,您预想中畅博将是怎样的?
李存昌:目前畅博在中国的售后业务还处于前期的开发阶段,因为公司的发电机和马达原来一直在做出口,国内的代理商对我们的品牌比较陌生。一个品牌被客户认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畅博会认真做自己的产品,做自己的品牌。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公司将拥有自己比较成熟的售后服务业务。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08/23023716371636605966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