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投资人杰克眼中的中国汽车

盖世汽车网 冯淑娟 2011-05-24 06:30:00
核心提示:在中国汽车界,杰克·潘考夫斯基称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从华尔街资本大亨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老总,再到创办自己的投资公司,他走出了一条从资本到实业,又从实业到资本的独特发展之路。20年前,杰克来到中国创办了亚新科公司投身汽车业,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和投资公司,他一直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见证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轨迹。近日,盖世汽车网在北京独家专访了杰克。

投资人杰克眼中的中国汽车

来中国发展需了解规则

盖世汽车网:你在离开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之后,成立了杰克控股有限公司,开始是做咨询业务,后来又从事金融投资。为何会想到创立一家咨询和投资公司?

杰克:不管企业是做什么产品,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行业信息,而且一家公司要想在中国“落地”,也需要了解中国国情,还有些独特的市场规则和通理,这都是外国公司所需要的,也是他们难以了解到的。而我在中国做了20年企业,对这些都已经了如指掌。

同时,中国的资本越来越多,无论是外国公司到中国发展,还是中国公司想“走出去”获得海外市场或收购海外业务,都需要资金和咨询支持。以上就是我创办这家投资公司的初衷。

盖世汽车网:此前有过做这行的想法吗?

杰克:其实我还在亚新科的时候,就有许多国外的公司来找我,要求合作、指导或咨询,但当时我是在做汽车零部件,在这方面还做不了什么事。到了2008年,我写了一本描述自己在中国如何发展的书《与龙共舞》,使得不少汽车行业之外的公司也慕名而来,但我做的是实业,仍然很难与他们有业务关系。不过,这些经历使我看到了另一种业务的空间和发展潜力,只是当时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想法而已。

盖世汽车网:目前在你公司的业务中,汽车业务约占多大的比例?你服务的客户一般是什么性质和哪些地区的公司?

杰克:目前汽车约占30%左右,但我预测这个比例会增大,毕竟人们更多知道的还是我们过去做汽车业务的经历,而且我现在有些骨干员工也是在亚新科做了十几年,无论是人脉资源还是网络关系,都集中在汽车业务方面。

在我们所接到的业务中,有许多欧美的大公司,比如一家在国外生产传感器的著名企业,要在中国找合作伙伴和资金;还有一家生产发动机紧固件的德国公司,一直为大型公司配套,现在想进入中国市场发展;一家美国公司想在中国建立售后服务公司等。中国也有两家汽车领域的公司想“走出去”,寻求技术合作伙伴。

盖世汽车网:你之前在华尔街有过20年的投行工作经验,这段经历对你今天的业务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后来在亚新科的实践经验是否也很重要?

杰克: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在亚新科的20年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怎样在中国投资,怎样在中国做实业,如何将一家企业运营成有影响力的公司等。我刚创立亚新科时,也用了一些投行的经验进行融资。而现在,我是用20年华尔街的投行经验,加上20年亚新科的企业运营经验,将自己职业生涯的40年结合在一起去做业务。

上世纪90年代,我带着几亿美元投资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时,人们都说我是先驱,现在我凭着在中国做实业的经验和知识,来做中小企业的金融投资业务,在资本和企业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在中国也是很超前的。我们这样的公司虽然在美国很多,但在中国,资本市场却是刚刚起步,为中小公司服务、又有实践经验的投资公司寥寥无几。

“走出去”需实施本土化战略

盖世汽车网:根据你这些年对汽车产业的深入了解,中国汽车要想做大做强,你觉得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有没有什么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法?

杰克:中国汽车产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新能源、新动力、新材料的问题。虽然已经达到全国产销1800万辆,世界第一,但这样的地位与中国的人口、技术水平、工业化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解决燃料和与此相关的环保、排放问题,肯定会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这就对中国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他们必须开发和掌握、拥有自己的新能源、新技术,还要有成本优势。这是件很难的事,但也是必须要做的事。

这也涉及到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汽车制造商和各级政府间的协作必须加强。无论是用电池,还是用油气混合,或者是用氢气做能源,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来匹配,如果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没什么希望了。而这种合作需要政府与企业间的规划跟得上才行。

盖世汽车网: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但这条路比较艰难。你认为中国企业如何才能真正走向世界?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杰克:我们正与国内的一些汽车和零部件公司合作,他们在国内的运营都做得不错,但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他们忘了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走出去”要干什么?自己的国际战略到底是什么?其实战略或许不需要很多很大,但自己先要搞清楚。

一旦要走出去,管理团队很重要。你在国外有跟中国时差达到十二三个小时的一块业务,如果管理团队没经过培训,没有海外业务的操作经验,这就很难运行了。就跟国外公司来中国一样,必须有国际化经验帮助你的项目落地,让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公司要做的事。

盖世汽车网:现在跨国公司来中国,都在实施本土化策略,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不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杰克:当然。“走出去”的企业必须转变思维,利用当地人来管理项目,就是说要在管理上实现本土化,在美国用美国人,在德国用德国人。你走出国门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就更不现实。中国企业现在得到资金很容易,但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涉及其他的事就很难,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盖世汽车网:你在亚新科做了那么多年,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现状一定深有感触,能否介绍一下这么多年来的感受?

杰克: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可谓是日新月异,但零部件的水平必须提高,尤其是在技术上。有的企业习惯找个合资伙伴,而有的企业则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根据亚新科的经验,我建议企业要学会依靠自己去技术创新。

与此相关的,就是永远要跟着客户走,而且要步调一致。那些发展快的、好的零部件企业,都是不断追随市场变化,永远同客户一同发展。当然这件事是说着容易做着难。现在国内企业有个趋势,就是把产品价格杀得很低。而实际上,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唯一的优势就是要不断推出新产品,走创新之路。

附:杰克简历

耶鲁大学和哈佛商学院文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

在华尔街投行工作20年,做到普惠投资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之职。

1988年离开华尔街到中国,1994年创办亚洲战略投资公司,后改名为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月离开亚新科,当年4月挂牌成立杰克控股有限公司。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05/13015056505632571688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