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阳谋
对于即将新成立的合资企业,PSA面对在微车市场强劲发展的长安集团,尤其是后者在去年整合了新中航积攒了较为丰富的研发实力及平台技术,多少显得有些“力不足”。而正是这一点,却成就了长安。
据有关媒体报道,根据双方目前达成的意向,PSA与长安集团所将设立的合资企业除双方对半持股之外,在技术以及产品方面都将主要倚仗长安方面。PSA只是在前期导入少数几款产品到合资企业,待同步建立的研发中心步入正轨之后,该合资企业就将实现“自我供血”功能,并停止从PSA方面引进产品。
盖世汽车网了解到,在合资企业今后推出的产品在品牌上如何使用,PSA与长安并未达成共识。徐留平的期望,仍是能推出新的品牌,抑或是长安的自主品牌。
不管怎么说,国内车企在合资企业中在技术及产品方面话语权得到如此大的提升,确尚属首次。对国内历来因过分依赖外方的技术而导致沦为“加工厂”的合资企业而言,无疑具备里程碑的意义。长安或许会因此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双方的合资在被普遍看好的同时,长安更须冷静对待眼前的现实难题。
有业内人士提出,PSA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商务车型,定位都较高端,引入国内价格自然不菲,要想打开市场难度之大难以想象。因此,只有与长安的微车产品进行本土化改造后,才有希望真正占得一席之地。“但要想合资企业在销量上作出贡献,双方仍将面对长时间缓慢爬坡的局面。”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5/070844434443176528305.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