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月28日凌晨,成都一起宝马车祸现场。一辆宝马与数车发生碰撞,车主称代驾跑了,并强调“我有钱,如果是我撞的我马上取现金1人赔100万。”
对于一家定位高端的豪华汽车生产制造商,品牌价值被公众如此误读甚至负面信息在公众心目中不断植入时,如何挽回声誉重塑品牌形象是宝马中国高层乃至其总部不可回避和拖延的重要工作。当然,要完成这项工作,除了部分当事车主需要自我反省之外,宝马无疑将单扛这项重任。
据了解,宝马中国已于3月31日宣布于4月份开始在中国启动以“宝马之悦”为核心主题的品牌战略宣传活动。据悉,2009年下半年,宝马便已在德国率先推出“JOY is BMW”的品牌广告并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此次“BMW之悦”品牌活动正是宝马全球统一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同时,为了获得清晰的“BMW之悦”的形象,宝马中国专门注册了书法字体的“悦”字,作为统一使用的形象标识,着意突出中国元素。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博士对此表示,“BMW之悦”本身除了能阐释宝马产品本身的性能以及驾驶乐趣之外,更是一种对关心社会和关注未来的公益心与责任心的体现。有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与社会公益将是宝马摆脱不良社会印象的关键。
“BMW之悦”活动的适时推出,无疑表明宝马在被部分车主“抹黑”之后正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试图拯救自身于尴尬之境。同时这些举措的实施也折射出中国市场对于宝马而言,战略地位正在不断升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幅超一倍至34,179辆,其中宝马品牌实现销售11,902辆,MINI品牌则销售了1,853辆。而其2009年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首次突破9万辆,达到90536辆,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7.5%%。
在中国市场逐年迅速递增的销售业绩已经让宝马慕尼黑总部无法轻视这片增长强劲的新兴市场,在产能扩充,新车型陆续引进的同时,“软实力”的同步提升更是重中之重。据悉,2012年宝马制定的全球销售目标为160万辆,而中国市场将占到其中的20万辆。
盖世汽车网认为,当前在奥迪与奔驰的前后夹击中,宝马已经略显疲态,随着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在国内落地,势必将成为其直接竞争对手。因此,在中国市场,宝马最终能否取胜,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以及品牌形象的提升和社会口碑的良好流传。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4/080303313311695678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