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警惕汽车产能过剩风险

盖世汽车网 杨开然 2010-02-21 09:39:22

年初以来,各地上马兴建汽车工厂的消息此起彼伏。同时,工信部和发改委也悄然向各地车企发出通知,要求摸底调查产能和投资情况。这是什么信号?很明显,国内汽车产能存在过剩风险。

去年国内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6.2%,达到历史高位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今年国内销售规模将达到1600万辆,明年将是1900万辆,按照每年15%的增速,2013年将达到2500万辆,但按照粗略统计,到2013年,全国汽车产能保守估计将有3100万辆(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南、华东和华中),也就是说,过剩的产能将在600万辆以上。

600万辆还仅是保守的数字,如果平均增速未达15%或出现周期性回落,产能过剩的程度将更加严重,过剩带来的风险将被无限放大,不得不警惕。

毫无疑问,在GDP的推动下,地方政府给各车企画了一个美好的饼,在其怂恿下,很多项目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仓促立项,全然不顾产能是否存在过剩风险。那么,产能过剩的风险在哪里呢?首先建一个汽车工厂动辄数十亿元,要耗费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还牵扯庞大的银行信贷和土地资源。一旦需求下降,大量的工厂空置,机器歇息,工人就业机会丧失,产能浪费严重,还要支付日常维护和折旧费用。不仅如此,银行会造成大量呆账坏账,珍贵的土地资源白白浪费。

尽管在绝对数字上过剩,但也不能否认少部分车企确实存在产能不足,因此这是典型的结构性过剩——有的企业工厂空置,有的却在大建新工厂。以东风日产为例,第二工厂尚未建成,第三工厂已在谋划。解决结构性过剩,应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协调能力,促进空置产能的合理顺畅流通交易。

然而,从根本上说,在销售规模上给予警示才是明智之策。尽管在扩大消费的背景下,发出销售警示需要魄力,但发出销售警示才能制止汽车企业盲目增加产能。同时需要购置税等鼓励政策逐步退出,让消费回到理性和可持续阶段。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2/210939223922156093628.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