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中国汽车工业最新科技成果,促进汽车技术进步,加强中外汽车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09年10月20日-22日在北京举办“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是汽车行业内高水平的综合性学术交流活动,是汽车及相关行业内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已成为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盛会。在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诚挚邀请各单位参与并支持此次活动。
【要闻点评】
为推动科技进步,增进国际交流,引导节能减排技术趋势,“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于2009年10月20-22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广泛支持,包括众多世界知名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内,近550多名汽车行业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参会讨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此论坛分享我国汽车技术最新成果,争辩方向,激扬思想,以下是专家讨论论点总结:
1、 各企业传统和新能源研发状况
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新的起步的形势。非常的艰难,一方面要靠现有的产品维持的发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逼得越来越近。这种两手抓的战略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
在我国电动汽车的技术上面,即使是燃料汽车,跟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是有很多的共性需求,一开始搞燃料汽车,就提出一个电电混合的概念,这对于混合动力多能源管理的策略,跟很多动力是有共性的。多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这一块是共性。第二,我们要用到动力蓄电池,动力蓄电池是共性,用到电驱动,电驱动是共性。
长远来讲,燃料电池我们一定要跟上国际的发展。现在的国际上都定在2015年,日本、德国定的点都在2015年,燃料电池要稍微好一点。到那个时候会怎么样,所以一定不能放弃。
2、 中国应采用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前几十年都在谈,至于进展是不是有革命性的突破,这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需要长期的技术研究慢慢的形成。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95年燃料电池在美国热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氢能源、混合动力。技术角度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成本的压力对主机厂还是非常大的。福特也好、通用也好,这方面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肯定在今后一两年内大批量的上市。
但是电动车的电池要应用在汽车上从我们现在看的技术发展来讲,在今后几十年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大家是怎么样的情况。中国要学,既不能学美国,因为他跟我们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也不能学德国、英国,因为他们国家太小,他们装一百个就能够把国家覆盖,但是我国装一千个还是差得非常远。这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现在推小排量的车,这是一个大趋势。另外,柴油车的发展对中国来讲,是近期内能够大幅度的节约能源的办法。第二,氢动力混合,也是能够在近期内大幅度的节约能源的办法。
3、 新能源技术要如何适合国情
总的来说,中国的目标是要节约能源、降低排放。所以要全社会来动员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电池目前对国内来说,价格还是很高。但是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国这方面没有形成规模,如果规模上来了,电池成本会下来。但是电池的技术含量就像配方。日本在电池上面做得比较好,他就是主机厂与电池建立合资公司,我国也可以考虑这个道路。
电动车也是一个发展方向。至于投资多少还属于战略层面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看到很大成效。因为在应用工程化方面会遇到一些难题。但从技术上来讲,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困难。
4、 国家如何解决我们未来困境
由政府牵头做一个联盟,企业出一点钱,政府出一点钱,我们都可以在这里面达到合作,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不管是传统能源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市场和政府的大力引导。作为政府应该支持汽车产业,未来的动力总成技术之争一定是建立在成本的竞争基础上。
现在能有机会讨论能源、讨论汽车节能减排,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了汽车大国,也正在向汽车强国迈进,强调自主、强调创新,但是解决能源问题,解决排放问题,是一个国家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要有中国的特色,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东西,既要务虚,更要务实,在开源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了节流。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0/210927442744121972180.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