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自今年6月传出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消息开始,前前后后历经了4月之久的波折起伏,随着10月9日通用汽车与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当天在底特律就悍马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这一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收购事件才总算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但这并非是最后的结果。据盖世汽车网掌握的情况分析,在业界的广泛质疑声中,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最终能否得到商务部的放行仍然存疑。
根据最终协议条款,腾中将获得悍马品牌、商标和商品名称的所有权,同时,拥有生产悍马汽车所必须的具体专利的使用权。腾中还将承接悍马与现有经销商签订的经销协议。对于上述协议条款,国内舆论众说纷纭,不过不看好该收购案的反对浪潮声势浩大,基本上覆盖了对此看好者的立场空间。
"最终协议"条款缩水 收购意义折半
首先遭受质疑的是此次双方签订的"最终协议"条款与之前达成的"谅解备忘录"有明显的出入。"最终协议"条款表明,腾中并无渗入到悍马最为关键的研发部门、技术知识产权及管理团队等"核心"资产,以致收购的意义大打折扣。而在今年6月3日通用汽车宣布和腾中重工达成的"谅解备忘录"显示:一旦收购完成,腾中重工将获得悍马这一豪华越野品牌所有权益以及高管和运营团队。
著名独立分析师钟师对此表示,不管腾中以多少价格收购悍马,但买回来的就一定要有价值,不能是"软"的东西,悍马的品牌、商标、商品名称所有权及专利的使用权等是否真正值这笔钱有待商榷。悍马目前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是研发部门、知识产权以及技术人才等,这些才是腾中当务之急要得到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车企海外并购应从收购设备、技术成果等方面着手而非对品牌进行收购。而且一旦品牌和里面劳资关系有承接的话,只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并且悍马是国际一流的品牌,腾中的品牌地位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因此要驾驭好这匹"悍马"非易事。同时,梅新育也表示悍马的产品本身就不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商务部是否最终会批准仍有很大悬疑。
新华社资深张毅在其撰文中更是直言不讳,“腾中自己很清楚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的态度,知道这个交易很难得到批准,”张毅表示,“之所以还要签署最终协议,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台阶。最后把责任都推给政府主管部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0/100342404240118726438.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