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凭什么要做世界第一?
最新消息传来,大众汽车已经收购了保时捷42%的股权,并将新公司取名为“汽车联盟”,先不说这个名字有无必要这样叫(笔者觉得大众就挺好,不必迷信联盟二字,毕竟联盟都是不可靠的),至少大众汽车已经走出过去内乱的阴影,跨上了快车道。此举是否有意对抗丰田,笔者也不全然认同,保时捷太小了,不足以担当赶超丰田的大任,要想推翻丰田的压迫,还得依靠大众的主力军。
最有力的证据是今年上半年的数字,当它的大多数竞争对手急剧下滑饱受亏损折磨的时候,大众却卖出了310万辆汽车,仅比去年同期减少5%,远远低于17.7%的平均水平。更令人羡慕的是,此间大众赚了17亿美元,并取得了七亿美元的净利润。从销量上看,如今它与丰田、通用的差距只有一步之遥,年内超越通用汽车没有悬念。
大众方面有关负责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将在2018年再次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如果说通用是一个倒掉的庞大帝国,丰田是一个供全世界人信奉的神话,大众能否打破神话缔造一个崭新帝国演绎一段傲世传奇?支撑大众跃居世界汽车之巅的动力性因素有哪些?
当通用与丰田为世界第一的王座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德国大众汽车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公司管理混乱,丑闻,全球市场进展缓慢,差点导致让保时捷这个宵小之徒上演蛇吞象的惨剧。不过,近来大众汽车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窘状,并迅速翻身将擒虎不成的保时捷拿下,这是大众汽车摆脱积弊、全力回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它将有别于北美那些作茧自缚的制造商。
中国市场 斯堪尼亚&曼龟兔赛跑?
斯堪尼亚若降尊纡贵将花落谁家
A. 全球金融危机 导致斯堪尼亚等欧盟汽车市场萎缩低迷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09年上半年,欧洲(欧盟27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EFTA)汽车市场商用车的销售总量为883301辆,较2008年同期下降37.2%。西欧市场的销量下跌41.3%,跌幅最大的是西班牙,达75.9%,英国下降47.7%,意大利下降45.0%,德国和法国分别下跌35.1%和34.9%。另外欧盟一些新成员国的平均销量也大幅下降72.6%。
2009年上半年,欧洲重型卡车市场需求与去年相比将萎缩一半。与此同时,北美市场需求也缩水了30%~40%。依此市场惯性预期,下半年欧洲、北美和日本等主要重卡市场的形势依然严峻。其中,斯堪尼亚卡车公司第2季度亏损1.81亿克朗。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了瑞典另一重型汽车生产商——斯堪尼亚,这是自1993年以来斯堪尼亚公司首次出现季度亏损,预期下半年衰退的趋势积重难返。
B.中国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C.斯堪尼亚卡车在中国的历史及现状
执全球重卡业之牛耳的瑞典斯堪尼亚卡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从那个时代起,中国开始陆续采购斯堪尼亚卡车,当时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西南云南等地区使用。至上世纪90年代,斯堪尼亚是中国市场上最大的欧洲品牌牵引车供应商之一。
斯堪尼亚定位为全球最高端的卡车、客车,目前在国内销售的重卡拖头最低都在80万元以上,堪称全球最贵的商用车,斯堪尼亚占据了中国进口高端重卡市场的20%左右。
奥迪A4L涨价?本周上市新车点评!
近期将在国内市场上市的新车型还包括:宝马730Li、斯柯达昊锐(8月18日)、江淮和悦MPV(9月19日)、奇瑞QQmeAMT版、国产混合动力版丰田凯美瑞、国产C5、新奥拓等,喜欢这些车的车迷朋友可以关注起来了。
本周的“车事要闻”远远多于“车市要闻”,尤其是在重组完成的通用汽车,在本周发布了旗下品牌两年内的车型规划。从规划中不难看出,尽管目前只保留四个汽车品牌,但通用汽车的新车数量和种类依旧繁多,未来两年通用汽车也将携手上海通用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以上的全新车型及合资厂商本土研发的新车型,这些车型涵盖了小型车、紧凑级轿车和MPV市场,这几款新车型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决定上海通用未来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盘点七月十大滞销合资车型 东南3款车上榜
从七月份的产销数据上可以看出,当月销量不足百得车型总共有7款,比六月份减少了一款。销量不足千的达到了30款,比六月份的34款少了4款,总体销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卖的差的总是难么几款,在卖的最差的几款车中,东南汽车占了三款,并且拿了最差的前两名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8/1405075775710429379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