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智能座舱产业报告(2024版)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设计与CMF大会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 大联大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中国车进欧美还需备战五年

专访《经济学人》亚洲汽车产业记者兼The Insight Bureau 编辑总监和评论家马光明(Graeme Maxton)、经济学人信息部全球预测总监和首席汽车行业分析师Robert Ward

盖世汽车网 Joanne Jiu 2009-04-07 14:36:13

中国车进欧美还需备战五年

马光明(Graeme Maxton)(图左)
《经济学人》亚洲汽车产业、The Insight Bureau 编辑总监和评论家
Robert Ward(图右)
经济学人信息部全球预测总监和首席汽车行业分析师


    盖世汽车网:通货膨胀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世界经济和资本市场不稳定,这些不利因素会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吗?

Robert Ward:面对这些全球经济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及中国的交通拥挤问题,中国政府在保证未来几年经济繁荣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通货膨胀,调整政策措施。当然,如果银根紧缩政策、贷款利率上涨,就不利于汽车销售。

马光明:如果美国、欧洲经济突然衰退,这两大市场的汽车消费就会减弱,从而给中国市场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进军欧美市场 中国车企还要准备五年

盖世汽车网:七八十年代严峻的外部环境迫使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开拓出口之路。现在中国车企面临的严峻形势是否也会加速其出口进程?

马光明:中国的汽车企业还没有做好进军欧美这些成熟市场的准备。现在他们还只能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非洲、拉美,这些市场上汽车消费需求不是很高,排放和安全标准也不是很高。他们要想进军欧美市场,估计还需要准备五年。如果他们仓促出口至欧美市场,而产品还不受欢迎,品牌形象将大为受损,而且可能需要10年左右才能扭转消费者(对中国车的恶劣)印象,这样反而对他们更不利。

盖世汽车网: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出口是否会大幅增长?

马光明:当然往东南亚和拉美等地的出口会增长,但是在俄罗斯会遭遇一些阻力,因为俄罗斯不希望太多中国车进入本国。总体来说,出口增速应该会放缓。

盖世汽车网:对于最近的WTO中国汽车零部件关税争端,你们怎么看?

马光明:中国在这场争端中败诉,不过也可能会因此允许更多的零部件进口到中国。如果要实现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必须先有整车的规模化生产。但是很多整车企业在中国的生产规模并不大,所以在本地生产零部件的意义也不是很大。我认为再过几年,中国会进一步放宽零部件进口政策。当整车企业在中国的规模已经比较大时,本地化生产才有意义。

盖世汽车网:如果进口关税降到最低点,是否就不利于中国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

马光明:大部分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在价格方面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他们在研发上的投入不足。另外,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他们倾向于生产劳动力密集的产品,这也没什么,因为企业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但是很快他们就将面对更多进口零部件的竞争。

中印车市将南辕北辙

盖世汽车网:中国、印度汽车市场各有什么优劣势?

Robert Ward:中国和印度汽车市场分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印度可以买得起车的人数远比中国少,但是很难说中国和印度哪个市场更有优势,因为二者都有很大的潜力。另外,与中国一样,印度也面临原材料涨价给终端产品(包括汽车)带来的压力。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廉价小型车在印度和中国都会很有市场吗?

马光明:我认为廉价车在中印两国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两国现在就已经有很多这样的车在销售了。可问题是,印度的道路不够多。

盖世汽车网:基础设施没跟上?请见下页

马光明:是的,印度的道路基础设施比较差。论规模,中国汽车市场是印度的八倍,所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更易形成规模经济。中印两国汽车市场已经显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印度市场更致力于发展本地生产的低价车,这些车将会出口到其他欠发达市场;中国市场更向国际汽车市场看齐,中国汽车制造商再过四五年可能会出口至欧美,成为更有影响力、更成熟的全球企业。

盖世汽车网:从长期来看,影响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马光明、Robert Ward: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油价上涨和交通拥堵。将来油价只会继续上涨,不会下降。现在中国的道路上每年都会新增相当多的车。中国人口数太大,所以中国的人均拥车数绝对不能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为解决由汽车多带来的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必须长期鼓励人们采用汽车以外的交通方式,或者发展更清洁的燃油系统。所以中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迫切需要发展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或其他新能源车。

低廉劳动力不算优势

盖世汽车网:虽然油价上涨,但是中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一个优势。

马光明、Robert Ward:劳动力成本对汽车业的影响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一辆车中的劳动力价值只有两千美元到两万美元,是整部车价值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误以为汽车业的发展靠的是低成本劳动力,其实劳动力成本低不一定是优势。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汽车工厂在日本,但是日本的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


访谈英文原版,请见:
Surging oil prices prod China into developing hybrids, new technologies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Robert Ward, Director, Global Forecasting and Chief Analyst Automotiv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 Graeme Maxton, Asian automotive correspondent for The Economist and a director of The Insight Bureau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人物访谈,请联系021-51699066-863,或Email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4/07023530353079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