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都在揣摩吉利是否会收购沃尔沃的时候,甚至于昨天还有媒体推测李书福带领一个高管团队赴澳大利亚是否是进行海外并购整车企业。谁知吉利今天惊曝收购澳大利亚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就如一重磅炸弹垂直掉落,没有征兆,使国内汽车业以及媒体圈都炸开了锅,吉利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回顾吉利的国际化扩张之路,一路走来已有六、七年之久,盖世汽车网特整理了吉利近几年的海外扩张动作,试看一个民营企业如何壮大走向世界……
2002年12月23日,吉利集团与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在宁波正式签定全面技术合作协议。
双方合作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新车型的外型冲压模具和有关检具零部件开发与设计;二是焊接线和有关零部件设计;三是同步工程活动和有关事项。撮合该合作项目的"红娘"是中国机床总公司,首期CK-1项目涉及金额3000多万美元。
2004年6月18日,吉利汽车一批共320辆吉利及华普轿车于上海外高桥沪东码头装船出口运往中东。这批出口轿车,包括华普220辆、吉利·优利欧60辆、吉利·豪情40辆。这次批量出口,也是华普品牌轿车首次走出国门,至此,吉利旗下豪情、美日、优利欧、华普、美人豹均已进入国际市场。
2005年5月30日上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同IGC集团隆重举行了整车项目合作及CKD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回答提问时,李书福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也尝试着走出海外,吉利之前已经出口到中东和非洲等30多个国家,这次出口马来西亚是新的探索,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把这个项目做好。吉利的汽车都是自主研发的车型,把自主作为吉利代表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动力。
2006年10月2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英国伦敦皇家花园酒店,代表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正式签署合资生产名牌出租车的协议。按照协议,吉利汽车将在合资中占51%的股份,华普汽车占1%,英国锰铜控股占48%。无可置疑,吉利成为了英国锰铜第一大股东,虽然此次合作是以参股模式,而非收购,但这是吉利向海外迈出的重大一步。
2006年12月,吉利签署海外第一个SKD组装项目--俄罗斯项目。首批300辆自由舰将在07年一季度正式投产,吉利海外扩张战略终于迈出坚定的一步。这一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几经坎坷之后,吉利汽车的海外战略终于破冰,之前,因为遭遇马来西亚相关政策的限制,吉利汽车的马来西亚项目一直处于搁浅状态,而作为替代项目的吉利印度尼西亚项目,目前也处于停滞状态。
从2006年底开始,吉利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尼日利亚市场。2007年,在尼日利亚上市的是吉利旗下的自由舰和吉利金刚,市场反应较为热烈,投放市场的近千台吉利汽车被一抢而空。
2006年,吉利汽车曾表示:2008年将进入美国市场。不过在2008年第十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吉利汽车副总裁赵杰表示,"进入美国市场是我们的梦想,但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去。考虑到欧美的标准。估计5年至8年后,可以看到我们进军美国。"而李书福对于进军海外市场的心情则较为急迫。其表示,"2017年,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1%以上,2012年以后轿车进入西欧和北美市场。"至于李书福的豪言壮语是否能如期实现,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2007年10月31日,卢森堡经济与外贸大臣让诺o克雷格、卢森堡驻华大使柯意赫、卢森堡驻沪总领事费瑞朋一行参观考察了吉利集团,对吉利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打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造车理念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提出卢森堡支持吉利汽车进军欧洲战略,同时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与吉利友好合作。看来吉利汽车较受欧洲人的欢迎。而进军欧洲市场,李书福一直梦寐以求。
2007年底,吉利汽车与俄罗斯罗里夫(ROLF)公司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整车供货合同,5年内向其供货20万辆汽车。另一方面,吉利汽车还在继续加大与俄罗斯另一汽车公司因科姆公司的汽车组装合作。
2008年8月,吉利宣布投资2.7亿美元在墨西哥León城建立一座汽车组装工厂,另外围绕汽车工厂吉利还将投资2.3亿美元建造一座工业园。吉利在墨西哥建成的汽车工业园最终将提供2000个工作岗位,整车年产能将达30万辆。同时,吉利表示在接下来的三年,将首先投资1.3亿美元,建成产能5万辆的组装工厂,随后两年追加投资1.4亿美元,将产能提高至12万辆。2013年后,将产能提高30万辆。(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3/270259385938605982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