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分析 > 正文

“规划”的重组将导致汽车业“国进民退”外强中干

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2009至2011年调整振兴汽车产业规划的通知,从产销目标,改善汽车消费环境,优化市场需求结构,加大国内汽车的兼并重组力度,鼓励自主品牌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等多个目标做出详细要求。

规划提出,国内年销量200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要达到2—3家,超过百万辆的达到4—5家。占全国汽车销量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到10家以内。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和重汽区域性兼并重组。

为了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使用,规划提出要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政府将采取相关政策及措施,到2011年使我国电动车(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及普通混合动力)形成年产销50万辆,占汽车总产销5%的规模。

为了支持自主品牌乘用车扩大市场份额,规划提出政府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从2009年开始,公务用车自主品牌不得低于50%,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政府优先采购。

规划还提出要对现行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包括落实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等。

【分析点评】

1、此次《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出台,不仅着眼于扩大汽车消费,拉动内需,还包含了调整结构、自主研发等内容,并且试图引导国内汽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并首次明确提出将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甚至将兼并重组的主导方与各自的“势力范围”都划定。这一信号引发了颇多争议与猜测:谁将会是此轮产业重组的“鱼肉”,会不会包括长城、吉利、比亚迪等民营企业;此次中央文件会不会成为某些人手中的尚方宝剑,重组就会顺利实施?

2、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兼并重组的非充分前提条件是存在的——当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率下降到2%~4%,甚至零增长负增长时,大规模的兼并重组高潮将会出现,包括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但是,重组真的能改变中国汽车的弱势局面吗?未必!中国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消灭弱的竞争对手,最后变成自己的工厂;第二层目的是,通过简单的产能、产量加法,迅速达到“国家队”的100万辆或者200万辆门槛,把自己的声势做的够大,获取更多政策、资金等资源的倾斜。从这点来看,这种“规划”式的兼并重组难以产生实现规模效应、联合研发采购降低成本等经典的战略目的。

3、而且,我们认为,这种“规划”的兼并重组必将产生副作用,而且影响会很深远——那就是汽车产业领域将不断上演“国进民退”的“样板戏”,这一影响将不仅仅局限在整车领域,还可能会波及到上下游相关企业。昨天,我们刚刚提到波导与长丰的合资公司进行资产清算,可能就此作别汽车领域;在此之前,美的、新飞、奥克斯、格林柯尔等家电企业也都曾试水汽车业,但都最终选择退出(他们退出后,势必影响到一批供应商)。

当然,他们选择退出也有对汽车产业认识不足等自身战略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再看看其他行业发生的案例,就可以了解事情的演变规律:过去十年间,每一次的宏观调控都是民营企业的“雪崩之年”,1998年那次,倒掉了三株、巨人、秦池、南德和亚细亚等,2004年那次,倒掉了德隆、顺驰、托普、科龙和铁本等,这一次,先是倒掉了大量的中小外贸企业,而现在劫难可能会降临到大型民企。

4、可以设想下,最终兼并重组像导演所设想的都能实现,中国汽车产业主要竞争者将剩下一大批类似美国底特律三大的“国家队”:工厂多、产能大、工人多(还不能轻易裁减),产品多、品牌多(但是真正畅销的没几个),管理层大多为了短期目标而努力而不是真正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只不过国内企业主要向主管政府领导汇报业绩)等等。最终的结果就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约束与激励效应,导致企业投资效率低下,长期而正确的战略无法贯彻实施。这在汽车产业面临全新的能源、安全、低成本等新的技术变革面前,后果将不可想象——国家原本指望这些“高个子”能将最有前途的产业顶起来,结果高个子一旦倒下,怎么也找不到可以顶替的人了!

5、我们相信那些掌握更多资源与信息的高级管理者们都会想到这些,甚至想的更深更远。但是,为什么在一个兼并重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的行业与社会中,还有如此多政府与企业领导人还在热衷兼并重组,一掷千金试图打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商业神话呢?可能整个社会都有追求“英雄” 或“英雄抱负”的集体情结,个人对利益或名誉声望的追求,媒体的炒作与民众将“英雄”情结对某些优秀人物的寄托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许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我们相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去寻求改变,哪怕是最良好的愿望也终归会落空,而且可能会延误良机。

昨日要闻点评:波导造车梦彻底破灭,是谁之过?
更多要闻点评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2/2608422142215607799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