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海外看中国】中国车离美国市场有多远?

盖世汽车网 Shingo Woo 2008-12-16 17:53:45

  导语:中国制造的汽车正在进入美国市场,但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质量可靠安全性好的汽车可能比廉价车更具吸引力。

  上月5号美国克莱斯勒集团宣布,最快在明年向中南美洲市场推出一款入门级小型车,而代工工厂为中国的奇瑞汽车公司( Chery Automobile)。另外,该款车将于2009年引进美国市场,预计售价约为1万美元。

  就在中国政府批准该合作项目后不久,奇瑞高层对进入美国市场的时间表提出异议,表示该车可在明年以约7000美元的价格在美国上市。这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制造商将成为美国汽车市场的参与者,但何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美国消费者会接受中国制造的汽车仍然是一个大问号。

  最近因质量问题,中国制造的产品(宠物食品,药物,轮胎)在美国被大量召回,专家认为这对中国产品在美国人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颇为不利。而中国质检局发布的前7月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产品质量报告中,也有19.1%的产品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如果关于中国产品质量的负面新闻不断的话,那么中国所有品牌尤其是汽车品牌的形象都将受到牵连。”独立市场顾问Keene表示。

  同样美国的进口商们也对此表示担忧,美国Visionary Vehicles(视野汽车/或译为梦幻汽车)公司的创始人Malcolm Bricklin说道,如果质量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美国民众将越来越难接受中国产品和品牌。Bricklin因组建斯巴鲁美国公司和引进南斯拉夫产的Yugo而闻名汽车界。他曾经与奇瑞公司签订进口协议在北美地区销售奇瑞汽车,但最终未能实现。

  “混动将是新机遇”

  现在Bricklin正在寻找一位新的中国的合作伙伴,希望进口中国混合动力车到美国,“这应该是现在最好的市场机遇。”Bricklin表示,“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做生意‘令人神往,有时也会沮丧’。”

  就在奇瑞与克莱斯勒签署协议之前,美国一家汽车销售公司China Motor在底特律宣布最快将在2008年秋季在美经销中国华晨汽车公司(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制造的汽车。该销售公司表示已经在对华晨汽车进行了安全及排放标准的测试。华晨汽车已经在欧洲开始销售。

  学习韩国好榜样

  China Motor希望在美国市场投放一款价格约2万美元的轿车,但是这个价格对消费者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市场调研公司特恩斯(TNS)最近对美国2500名消费者做了一份名为“中国汽车的市场营销应强调哪方面”问卷调查,54%的人表示不要强调中国传统,另有29%的人表示若要保留也仅能是一点点。

  “消费者希望中国车能兼顾高燃油经济性和低销售价格,”TNS的副总裁Lincoln Merrihew表示,“如果这个期望不能达到,那么中国汽车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克莱斯勒当然想将中国变成为一个汽车制造基地,它已经对将投放拉美和南美市场的车型进行了认真的前期调查研究。这款车基于大黄蜂概念车,将贴牌道奇,并由道奇经销渠道进行销售。在这一点上,克莱斯勒此次做法和通用将其雪佛兰乐骋(Aveo)外包给韩国通用大宇是一样的。相对而言,现在很少有乐骋的买主会关心它是韩国制造的,因为近年来,韩国现代及其子公司起亚的质量得到大改进,同时“韩国制造”的印象也得到大幅提升。

  借力中国 夺回小型车江山

  “现在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态度就同当年韩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遭遇到的一样。”Keene说道。

  对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为何频频对中国制造如此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应对日韩汽车对美国廉价车市场攻势。丰田最近投放了Yaris系列车型,本田也成功引进了飞度(Fit)紧凑车型,另外日产也在1.1-1.3万美元区间引进了Versa车型(即国内的骐达)抢夺细分市场。

  在1.3万美元以下价格的细分市场,日韩品牌已经是先入为主,抢占了大量市场。曾经底特律的很多车企管理者都以为美国的二手车可以一直对抗韩国的紧凑型车,但是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美国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不可能制造出低于1.3万美元零售价格且能盈利的小型车。曾经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还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生产出售小型车,而以卡车和SUV车来弥补利润。但最终因为财务问题不能实现。

  目前,关于投放中国车的计划很多,但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去年,中国南汽集团从英国罗孚集团手中收购了MG名爵的品牌使用权,并宣布计划在俄克拉荷马洲投产MG名爵汽车,该计划因种种原因被搁置。今年6月,河北中兴汽车宣布希望明年出口三款汽车到美国,同时还将在墨西哥建立工厂。

  汽车销售咨询公司BelAir Partners的创始人Sheldon Sandler表示,在美国投放车型和全新品牌并不像许多中国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计划都在吸引经销商投资方面做的不够。但经销商对于买卖中国车的担心若可以转化成促进中国汽车质量改善的动力,谁能保证中国不会出现下一个丰田呢?(文章来源:美国商业周刊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2/16054521452172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4小时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