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张君毅专栏】未来会怎样?

盖世汽车网 张君毅 2008-09-11 23:09:25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上最强大且最具创新力的汽车联盟,以有效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保时捷汽车控股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和CEO魏德金在保时捷60周年庆典上的发言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时代,油价飞涨、环保困局、销售下降、巨额亏损,……汽车行业已经迎来其诞生一百多年来又一次生死攸关的重大挑战。或许,是为了使这样一个本不平静的夏季更加被人牢牢记住,欧盟的一纸同意保时捷收购大众的决定发表使得兼并又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热门话题。但是和过去充满希望的憧憬相比,现在各界对此保持怀疑审视地越来越多.戴克的分手,宝马剥离罗孚……一时间好像并购行为成了投资人的毒药,一个一个恢宏的并购案后,只留下曲终人散地黯然和并购方挥之不去的噩梦。

保时捷和大众,未来联合是指日可待,而两家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对外表示出的郎情妾意,似乎两者的合并不会发生包办婚姻之虞。但是,悬念始终萦绕人们心中:未来会怎样?

不同于戴克的合并,大众汽车在华从1984年建立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后一直保持着国内最大的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再加上其在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形象认知,其影响力是深远的。因此,这场远在德意志收购受到了各方面前所未有的关注。

收购的动因,各方面都有介绍,按照几年前保时捷增资大众时的“防止德国企业被恶意收购”的白马骑士论也好,还是“保时捷家族和皮埃希家族在谋求两家公司的主导权利”的家族权益论也罢,其合并总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双方都希望合并后的企业获得市场的领先,从现在全球第四的位置上再进一步,抛开疲弱的美国老对手不顾,直接挑战丰田,问鼎于2014或者更远未来的汽车市场。:“终究有一天,我要运营一个比外祖父更大的公司。”老皮埃希(保时捷创始人的外孙,大众监事局主席)的梦想或许实现。

最为重要的,这次并购会对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事业有什么影响呢?

组织和人员:说到兼并首先的就是狼堡和斯图加特的楚芬豪森高层组织架构和人员权力的配备,虽然对华业务的深远影响基本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大众和保时捷双方都异常重视的中国市场,没有高管人员的变动时不可想像的。从企业风格来讲,必然是公司的管理更为等级森严,更为德国化。大众相对于其他德国在华企业,本来已经属于比较恪守日尔曼文化和风格的异类了,而保时捷家族企业式的管理,将使得自上而下的决策,服从式的体制更为加强,德语的使用也将继续保持。

产品开发:相对于大众原有的开发能力,保时捷的加入,可以极大地促进其在技术上的革新和提高,毕竟,作为豪华车开发领先者和基于技术先导的传统,保时捷在卡宴-途锐项目上的成功合作,为宏图添上了一抹粉色。大众现任董事长文德恩博士上任后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本已把好产品的开发作为未来成功的第一要素,而现任大众监事会成员,保时捷董事会主席魏德金博士也是世界级的亚琛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高材生,更不用说那传奇的大众监事会主席皮埃希博士这一执着的汽车迷,而这前两者由后者一手提携,相信在产品开发方面必将秉承一致的观点,不断提升大众品牌的认知和含金量,利用技术实现突破。只是需要避免辉腾式的覆辙,相信有了品牌的区隔,以及过去几年成败的经验,大众的车型将在保持其原有价值导向的前提下,逐渐向市场实际需求回归,奥迪的加长,朗逸的推出,以及将中国的产品开发逐步融于狼堡整体的产品前期规划做法,将会使得产品变得更为实际。或者说,在保持原有德国特色的同时,逐步引入些许日本竞争对手的开发理念。

生产与采购:90年代初,保时捷曾经面临非常大的困境,魏德金博士毅然决然地从丰田引入了生产专家来提升其工厂的运作效率,这对当时德国作坊式的豪华车制造可以说是颠覆式的变革,变革的结果,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师夷长技以制夷”未来全面地超越丰田,必然导致全球范围内生产变革,大众学习日本TPS已经很久了,这次的并购将给予魏德金博士更大的空间施展其作为生产变革专家的才华,是否能够像10多年前那次一样成功,还是需要拭目以待。从采购方面来说,可能获利更多的还是保时捷公司,保时捷的供应商30%来自大众,整合必然加强其对供应商的话语权,而更好地压缩成本,提高质量。

营销与销售:大众原有8大品牌,从高到低纵横交错地覆盖了整个乘用车市场及部分商用车市场。若保时捷成功收购大众后,其面临在华首要的问题就是处理好其和奥迪,蓝宝坚尼等品牌的区隔定位,如何发展好其间的竞合关系。对于大众系的豪华车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保时捷的贴牌足够使得某些疲弱的品牌获得提升的契机。对于保时捷而言,需要处理好收购对其品牌的稀释作用,毕竟纯粹的技术和高贵的血统是主导保时捷神话全球成功的源泉,大众车廉价化的影响会持久的存在,而两者共用平台更会被竞争对手利用。而销售方面,相对于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合资公司的国产车而言,进口车影响更大。长期来说,保时捷可以借助于大众特别是奥迪等现有的渠道来扩大市场覆盖,实现售后服务的便利。……

“超越丰田”这是大众管理层的理想,而憧憬和设想永远代替不了现实,当关心大众和保时捷未来命运的人们不断问询:“What it will be?”,我更愿意用Doris Day的老歌来回答:“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What will be, will be."”。1)(世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吧。我们不能预见未来。世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吧。)

1)《Whaever will be will be》源自著名导演艾尔弗雷德•希区科克的电影《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1956年),此曲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插曲金像奖。其中que
 Sera,sera是西班牙语,意思就是“whatever will be,will be”(顺其自然)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9/10111259125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