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位及历史简介
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汽车公司, 德国销售额第一大汽车公司,按产量则居第二。创立于1926年,创始人是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它的前身是1886年成立的奔驰汽车厂和戴姆勒汽车厂。1926年两厂合并后,叫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简称奔驰汽车公司。1998年与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汽车公司合并后改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从1926年至今,公司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而只追求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高级别汽车产品。在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公司产量最小,不到100万辆,但它的利润和销售额名列前五名。除以高质量、高性能豪华汽车闻名外,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奔驰公司资产超过500亿美元,每年的净利润达12亿美元,雇员约40万人,奔驰公司年产汽车近百万辆,其中轿车只限量生产五十五万辆,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小汽车新产品有奔驰W124 、奔驰R129、奔驰W126四大系列。其中W126系列的560SEC和R129系列的500SL都是十分受欢迎的超豪华汽车。
产品系列和公司收入:
戴姆勒AG产品涵盖小排量汽车、跑车、豪华轿车、轻型商用车、重型载重车以及舒适型长途客车。轿车品牌包括迈巴赫、梅赛德斯-奔驰和smart;商用车品牌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等。2006年(戴姆勒o克莱斯勒,包括未出售的克莱斯勒集团)营业收入达到了1,516亿欧元。
汽车应用的柴油机、安全车身,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气囊,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主动悬挂控制(ABC),制动辅助系统(BAS),电子感应制动系统(SBC)等最初创始人都是梅赛德斯-奔驰。
戴姆勒奔驰近几年销量统计
2004年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全球轿车销量为3897800辆,克莱斯勒集团的全球销量为2697300辆,梅赛德斯轿车集团的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smart品牌轿车的全球销量为1200500辆,其中梅赛德斯-奔驰轿车的全球销量为1060900辆
2005年,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全球轿车销量增长3.8%,达到了4046700辆,首次突破了400万辆大关。其中克莱斯勒集团的全球销量增长4.7%,达到了2826100辆。2005年,梅赛德斯轿车集团的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smart品牌轿车的全球销量增长1.7%,达到了1220600辆。其中梅赛德斯-奔驰轿车的全球销量增长1.6%,达到了1077600辆,在亚洲,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和日本是增长率最高的市场,销量分别为15800辆(增长38%)和43000辆(增长11%)。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商用车销量再创新高,载重车、客车和轻型商用车的销量达到了824900辆,与2004年(712200辆)相比增长了将近16%。戴-克继续成为全球商用车产销排名第一的企业。 2005年宝马的年度销量第一次超过奔驰。
2006年,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2006年全球销售量为4047000台,同比增长3.8%,总赢利73亿美元,其中梅塞德斯-奔驰公司赢利达32亿美元,但第四财政季度利润同比下降了40%,原因是克莱斯勒公司出现了15亿美元的运营亏损。抵消了梅赛德斯-奔驰24亿欧元的营业利润及奔驰商业卡车集团的强劲表现。
2007年奔驰品牌汽车共售出119万辆,比上一年增长3.2%,再创历史新高。奔驰品牌汽车中销售成绩最好的是C级车型。戴姆勒旗下的迷你Smart品牌和超豪华迈巴赫品牌2007年销量都超过10万辆。包括三大品牌在内,戴姆勒公司2007年汽车销量共增长2%,为历史最高水平。
戴姆勒奔驰历史大事记
1886年,本茨发明的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三轮车被授予专利,与此同时,戴姆勒也发明出了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同年他还取得了船用发动机。
1889年,戴姆勒首先为它的汽车安装上了四档变速器。
1890年,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DMG),梅巴赫设计了第一台直列4缸四冲程发动机。
1894年,世界首次从巴黎到鲁昂(Rouen)的汽车赛,装有戴姆勒发动机的汽车取得了胜利。
1895年,世界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开始运营,该车采用奔驰的发动机。1896年,戴姆勒汽车公司制造成功世界上第一辆货车。同年,戴姆勒为P&L公司制造了世界首台汽车用4缸发动机。
1897年,世界首家出租车服务公司在斯图加特将戴姆勒制造的汽车作为出租车,并投入运营。
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的首辆梅赛德斯汽车问世
1901年,戴姆勒汽车公司制造的第一台35马力的梅赛德斯跑车赢得Nice-La Turbie爬山赛冠军。
1902年,戴姆勒获得了"梅赛德斯"法定使用权,并将"梅塞德斯"作为其新的商标。
1903年,奔驰汽车公司的第一种装有对置式,水冷发动机和传动轴的汽车帕西法尔型汽车制造成功。
1910年,奔驰汽车公司开发了第一台4气门发动机。
1914年,奔驰制造了第一台12气缸250马力的航空发动机。
1926年,奔驰汽车公司和戴姆勒汽车公司,为了避免日益增大的汽车工业中互相排挤两大汽车巨人终于走到一起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梅赛得斯-奔驰"汽车公司(Mercedes-Benz)。在这之后,公司坚持以生产军用产品为方针,决心依靠德意志银行建立全德统一的汽车工业康采恩。在希特勒第三帝国时期,公司积极向掌权的纳粹党靠拢,并最终成为它的"经济翅膀"。
1934年"梅赛得斯-奔驰"汽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防弹汽车770K。该车是为希特勒特制的高级轿车,车身用4mm厚的钢板制成,挡风玻璃有50mm厚,轮胎是钢丝网状防弹车胎,后排坐垫靠背装有防弹钢板,地板也被加厚到4.5mm整车重理超过5吨,它配有一台排量为7655ml的V8发动机,可产生100kw的功率,此车共生产了17辆,大部分都毁于二战,现在仅存3辆成为稀世珍品。
1936年"梅赛得斯-奔驰"汽车公司在柏林汽车展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轿车206D,因此而节省了大量的燃料。同年在柏林汽车展上,"梅赛得斯-奔驰"汽车公司还推出了二战前外形尺寸最大的汽车170v(拥有4缸发动机)。当年还推出了500k豪华跑车,在当时拥有惊人的160马力引擎和3.29米的轴距!
1938年,公司推出了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梅塞德斯--奔驰"320轿车,它比先前的车型都更易操控,而使得它能在新修建的高速公路上以更高的速度行驶。1938年的伦敦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更推出了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G5(1937-1941年的W 152系列),这款车被视为当今民用越野车的先驱。G5在出厂时具有不同车身的版本可供用户选择,而除了四轮驱动之外,G5也可选装四轮转向系统。
戴姆勒奔驰中国发展历程
1980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6年戴姆勒奔驰的全资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它全权负责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经营所有梅赛德斯-奔驰的产品。
1988年9月,戴姆勒奔驰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签署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生产载重车的许可证协议。
1996年9月16戴姆勒奔驰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亚星-奔驰有限公司,生产大客车和客车底盘。1997年3月开始在江苏扬州生产戴姆勒-克莱斯勒和亚星两种品牌的客车底盘。到1998年12月底,亚星-奔驰共生产4200辆、客车底盘约230部,营业额近7500万美元,约有3200员工。
2003年9月5日,戴-克决定与自己在中国已经合作了20年的北京吉普继续合作。双方续签了期限为30年的新合同,并决定在对北京吉普公司进行增资、重组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奔驰公司。
200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的总部迁至北京,同时公司也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简称奔驰中国),拥有在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销售梅赛德斯汽车集团旗下产品的所有经销权。
2007年10月23日,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华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州青口镇为合资企业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举行奠基仪式。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生产梅赛德斯-奔驰MPV,年生产能力为4万辆。2009年将投产。
四个梅赛德斯-奔驰产品的地区总经销商:仁孚有限公司(40多年来一直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在香港和澳门的总代理)、南星汽车公司(负责华南地区)、东星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华东沿海地区)和北星(天津)汽车有限公司(设在天津,负责华北地区)。目前,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共有20个服务中心。
戴姆勒奔驰在中国产品系列
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包括:轿车类 - S级系列、E级、C级;跑车类 - CLK四座跑车、SLK双门跑车、SL豪华跑车、CLS轿跑车;
SUV系列 - ML多功能越野车、GL豪华越野车、G级越野车以及R级大型豪华运动旅行车等几十款顶级车型。
从2007年至今,梅赛德斯-奔驰旗舰产品S级系列豪华轿车就先后引进S 600加长版、S 300加长版和S 500 4MATIC三款新车,并推出了全面升级的S 350加长版,使S级家族在中国顶级豪华车细分市场的领袖地位更加稳固。于2007年正式引入的R级车也因为填补了中国豪华运动旅行车细分市场的空白。
2007年北京车展上的超豪华车迈巴赫62 S、SUV家族全新车系GL大型豪华越野车以及4款最新的AMG系列车型也于日前先后进入中国,覆盖更多应用领域和细分市场。
近期销量
2008今年1月至5月,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大陆的销量达14,60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6%。梅赛德斯-奔驰豪华轿车、跑车、以及SUV等多种车型都呈现积极增长势头。其中,S级轿车前五个月同比增长26%,继续保持同级车市场中的绝对领先地位。全新一代国产C级轿车自3月上市以来一直供不应求,保持热销势头。SLK PASSION 08限量版在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后引起市场广泛关注,5月初一经上市后立即得到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R级大型豪华运动旅行车凭借独一无二的定位一直受到中国用户的青睐,而在6月初上市的R300则进一步丰富了R级在中国的产品线,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股东及股份比例: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BAIC)占57.6%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DCC) 31.85%
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DCCL) 10.55%
注册资本: 40074.9784万美元
投资总额:60291.4884万美元;
北京奔驰存在的问题
1)价格、车款、售后均不占优
2)国产化低,成本居高
3)国产奔驰国内难破局
2008年第一季度奔驰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销售增长了40%,销量达到9626辆。但是奔驰在中国强劲的增幅仍然由进口车来实现,国产奔驰的前景并不明朗,北京奔驰2007年的亏损额度达到7亿元,而且今年的亏损可能继续扩大到10亿元以上,这和宝马以及奥迪在华去年的丰厚收益形成鲜明的对照。
北京奔驰-戴克发展历程 BBDC大事记
2003年9月8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o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刘淇、王岐山、陆昊等北京市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戴姆勒o克莱斯勒股份公司董事长施伦普先生一行。
2004年5月3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o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在中国生产奔驰轿车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协议书。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4年11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了在德国布莱梅举行的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戴姆勒o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增资生产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合同的签字仪式。
2004年12月6日,北京奔驰-戴姆勒o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新工厂奠基仪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厂址举行,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北京市领导刘淇、王岐山、陆昊等出席了奠基仪式。
2005年8月8日,北京奔驰-戴姆勒o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4368亿欧元,其中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0%,戴姆勒o克莱斯勒一方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0%。合资期限至2032年。
2005年12月22日,北京奔驰-戴姆勒o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首批国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正式上市。
2006年9月15日,北京奔驰-戴姆勒o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新工厂落成典礼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工厂举行。
2006年10月1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梅赛德斯-奔驰S级、国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国产克莱斯勒300C荣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官方用车。
2006年11月8日,国产克莱斯勒300C公益上市。
2006年11月17日,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全球同步上市。
2007年1月6日,在国家统计局开展的2006年中国公众最放心的汽车生产厂商民意调查活动中,我公司一举囊获"中国公众最放心的十大汽车厂商"、"中国公众认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汽车生产厂商"、"中国公众最诚信的十大商用汽车品牌"、"中国公众最喜欢的乘用车品牌(Jeep品牌)"四项大奖。
2007年1月15日,公司召开第六次董事会,徐和谊出任BBDC董事长。
2007年1月21日,克莱斯勒300C夺得"2006年CCTV年度高级轿车"桂冠。
2007年3月13日国产梅赛德斯-奔驰E280荣膺2006中国顾客最满意高级轿车。
5月24日,公司工会代表员工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2007年7月9日,梅赛德斯-奔驰E230上市。
2007年7月30日,北京奔驰-戴克公司携手张艺谋共建用于助学的克莱斯勒300C和谐基金。基金首期启动资金为60万元人民币。以后,北京奔驰-戴克公司每卖出一辆克莱斯勒300C轿车,300C和谐基金将得到100元人民币的捐赠。
2007年9月5日,北京奔驰-戴克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首席赞助商。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成为2007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指定用车。
北京奔驰-戴克公司重视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07年先后荣获"北京市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2007年12月3日,国产梅赛德斯-奔驰全新一代C级车下线,标志着北京奔驰-戴克公司在建设世界级汽车公司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8年元旦,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国家在剧院第一家战略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8/130119351935.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