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新能源“绿”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专访GlobalInsight亚太区技术分析师段诚武博士

盖世汽车网 文月 2008-10-15 14:14:39

新能源“绿”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GlobalInsight亚太区技术分析师段诚武

个人简介:段诚武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汽车研究中心,曾先后在美国LUK动力系统公司和上汽集团从事汽车动力系统研发和项目管理。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新能源不"新"

盖世汽车网:新能源车现在流传的定义很多,您认为应该如何去科学定义呢?

段博士:我觉得新能源这个定义本身来讲不是很准确,国际上来讲的话,没有新能源这个概念,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可再生(Renewable)的能源,或者是可替代(Alternative)能源,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很难说什么东西算是新的能源,最好的定义就是说取代原有化石能源的汽车。国内现在是把混合动力放在新能源里面,可是混合动力还是以汽油或柴油为主的,不管是强混合,中混合,还是弱混合,还都是要用到石油,所以严格的讲,混合动力不能算新能源汽车

盖世汽车网:您刚刚提到混合动力车,您觉得混合动力是过渡产品吗?

段博士:现在我们讲混合动力是过渡产品,因为混合动力是目前来讲比较现实的方案,是解决能源的一个突破口,从技术角度和基础设施来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个东西。

盖世汽车网:很多专家认为未来二十年,就是属于混合动力的时代。

段博士:可以说至少5到10年可能是混合动力的一个成长期和孕育期,即电池技术在这个阶段得到突破。在这个阶段,混合动力应该是传统石油汽车的一个很好的市场补充。至于能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油价,油的实际储量,市场接受度等。

纯电动车是能源车发展的终极方向

盖世汽车网:很多专家对未来终极发展目标是氢能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段博士:我对氢动力的前景持相对保守观点,我个人认为不管从技术上还是基础设施角度来讲,氢动力实现的难度都比较大。首先要解决氢气的来源,其次就是储存和运输等基础设施问题。同时,国际上已经共识氢不是一种能源(Energy Source)而只是能量携带体(Energy Carrier),它不象石油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目前来看,取得氢气的过程如电解水本身是需要消耗能量,然后再把取得的氢气和氧气结合产生电,实际上是消耗能源再产生能源这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实际效率如何还值得深入研究。

与之相对应,我觉得纯电动车是能源车发展的终极方向。因为即使燃料电池汽车,本质上也是纯电动车的一类。只是说别的方式电能更多的靠电池的储存,而燃料电池的电是在车上通过交换膜直接产生的。既然氢和氧结合产生电能被用来驱动汽车,为什么不同时也用别的方式产生的电能呢?这样还可以解决能源多样化的问题。只要能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汽车实际上可能是一个最自然的进化。例如丰田即将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如果你只是开较短的距离,比如每天60英里,它就是一个纯电动车。我觉得氢能源最好的利用方式可能还是固定的氢电站发电,这样既可解决一部分汽车的电源也可以解决家用的用电需求,还可大大解决燃料电池汽车需要解决的氢的储存运输等基础设施问题。另外如果我们比较火车动力系统的进化过程,就可很有趣的发现,火车动力就是先从煤,到石油,再到电力驱动的一个过程。

盖世汽车网:请您分析一下2010年左右全球市场中国轻型车燃油类型情况好吗?

段博士:我们预计到2013年,汽油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占据轻型车市场的86%,而汽油混合动力不到1%。

盖世汽车网:整个的能源车的历史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阶段,你觉得可以划分一下吗?

段博士:混合动力,包括纯电动车,在历史上很早就已经有了。看最近几十年的话,较早的纯电动车是在1973和1979年美国石油危机时期,美国的一些公司开发了一些纯电动车。后来因为石油危机很快在1981就过去了,油价又降到比较低的时候,这个纯电动车就没有人买了。到后来90年的时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规定所有的汽车制造商,一定要卖多少零排放的车,所以美国很多的公司,包括通用作了一些纯电动车,后来他们觉得还是不可能达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要求,就向联盟法院申诉,后来联盟法院在2002否决了这个政策,所以这个纯电动车就不了了之了。最近一段时间,也是因为油价的高涨了以后,把丰田的普瑞斯带起来了。

盖世汽车网:您觉得能源车发展的路线会从低碳经济发展到脱碳经济吗?

段博士:首先看整个能源链来讲,汽车只是最后的一节。即使很多人认为的燃料电池,即所谓的传统汽车到混合动力,到氢动力,这个过程是碳越来越少没有错。但是我们刚才讲到氢不是自然界能直接得到的东西,那么你制氢的过程需要消耗电能。另外对电动车来讲,我们还要考虑汽车的制造环节,例如电池的制作,还有后处理过程,如电池的回收处理,汽车的报废回收等都需要大量的电能。但电从哪里来?中国目前主要是煤发电,煤的含碳量很高而且煤发电是要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所以从整个的产业链或者能源链来讲,真正做到无碳的能源我觉得不太可能而且没有必要。当然我们需要提升技术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从整个的产业链的能源来讲,脱碳还只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憧憬,但是从目前来看还不太现实,因为所有的能源都存在转化的。

段博士:对,可以这样理解。

盖世汽车网:但是太阳能和风能是可以直接获得的,他们不是直接可以在汽车上运用性吗?

段博士:我觉得理论上来讲这些能量都能够被利用给电池充电。但太阳能和风能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太阳能可能是太阳很充足的地方可以用,不充足的地方不能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但是总体来讲,我认为不管是什么能量,最终都能够以不同的形式用到汽车上的。如果走纯电动车的路线,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设想,再过二三十年,现在的加油站全部变成了电池站,里面都是已经冲好的电池。所有的汽车电池都做成兼容的,如果汽车电能不够了,人们把车子开到一个电池站,换一块就可以了,甚至比现在加油还简单。这样做。你电池可以用太阳能充电,也可以用风能充电,也可以用水电,可以用氢电站发电,甚至可以用核能发电都可以做到。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能源的多样化,从而消除对单一能源的依赖。从国家战略来讲,这样的能源结构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

盖世汽车网:您所说的那个最后的终极解决方案,是纯电动车,但是您所讲的意思,其实哪一种能源最后转换成这种形式表现出来,最后还是多样化的形式对吧,每一种能源都有自己的作用,氢和可再生的成为一种趋势。

段博士:对,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能源的多样化,从而走出对石油的依赖。

中国更适合百花齐放的新能源战略路线

盖世汽车网:中国的新能源线路发展似乎还没有明朗化。

段博士:中国有一个很特殊的问题,不管是传统动力还是新能源,中国技术能力比较弱,较难实现自主的开发,所以目前还是处于跟随和徘徊状态。另外从油价上来讲,中国目前还是比较便宜的。中国汽车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国现在买车的人,还是先富起来的这批人,所以他们对油价还不是最敏感,或者说油价还没有高到影响消费者行为。

盖世汽车网:政府和企业如何来发展自己的新能源技术?

段博士: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己的定位,制定自己的技术路线,然后根据自己的技术路线来对产品进行研发。冲在第一线的是企业,所以相对更清楚自己的战略需要,然后根据自己的企业发展来决定它的技术和产品战略。我觉得有企业自身主导的研发是最有效的,他很清楚竞争对手做什么,哪年会推出什么车型来,我要搞竞争,我要推出什么车型,他有市场的紧迫感。而政府的作用应该是辅助支持,而不是主导地位。

盖世汽车网:中国能源车战略路线适合顺序发展还是齐头并进?

段博士:我觉得总体来讲,百花齐放是最好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励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如果直接从国家政策来鼓励哪一种,不鼓励另外一种的话,会导致你资源分配的问题了。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到底最后是什么能源结构,大家都是在探讨一个未知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行政干预的做法没有意义。所以我觉得像中国来讲,你说先发展混合动力,再发展氢,这个未必就真的是最佳路线,例如我们国家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曾经设想可以通过燃料电池跨越发展,但后来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个方案不合适,又回到了混合动力。但反过来讲,如果说中国企业能够突破电池技术,直接发展到纯电动车阶段也是中国汽车业的幸事。我觉得汽车这个行业还是一个传统行业,除非你技术上或商业模式上有革命性的突破,能够彻底改变这个产业,你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跨越式发展不太现实。

盖世汽车网:你怎么看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上的竞争力呢。

段博士:不象其他高新技术的行业如航空航天或者生物医学,可以在技术上有很多新的突破。汽车是一个传统行业,很多原理可以说用经典的牛顿力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就可以解释。但具体开发一个车型,更多的是靠长时期的积累和工程经验。我以前做汽车开发的,我知道每一个部件和车型后面都是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像新型行业,或IT等很新的领域,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但是汽车行业你一个人不可能做很多的事情,一个车型后面都是有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成千上万工程师的贡献。我们还需要很多年的经验积累的的数据,例如说我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这么弯一下啊,不是说你哪一个人想出来了新的主意就能随便改掉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在没有足够技术能力的情况下,我觉得提跨越式发展这个概念缺乏科学的严谨性。我认为历史上汽车工业真正的突破有两个,一个是福特的T-Car,另外就是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这两者可以说更多的是商业模式或者说生产模式上的跨越而不是产品技术上的突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还是比较尊重一些很有想法的企业如比亚迪,不管成功不成功,我们毕竟去做了,这需要一份胆识。

能源之战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

盖世汽车网:您觉得这个新能源的出现,会不会颠覆或者说改写这个版图啊?

段博士:我觉得任何一种技术革命都可能改写产业版图的,例如说可替代能源,如果有谁真的能够搞一种非常有效的新能源出来而且确实是有革命性的突破,肯定会改写版图的,中国企业同样也有机会。纵观历史来看的话,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盖世汽车网:您刚刚提到工业革命,那您觉得新能源的战争,会引发一次新能源革命吗?

段博士:我觉得肯定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迫于生存的需要,我相信人类一定能在现有能源枯竭的时候,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能源的战争肯定会引发一次能源革命,这是毫无疑问的。唯一的问题是看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做。

相关链接:

六大专家把脉“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未来

2020年汽车多用混合动力 发展替代燃料要考虑“4E”
专访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

氢动力将是绿色革命的终极解决方案
专访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汽车中心首席汽车专家孙玮超

陈光祖:新能源“碳”索之路

纯电动车商业化举步维艰 核聚变才是终极能源方案
专访上海能源研究会副会长 赵国通

SAE年度主席:电动汽车胜算大
专访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2008年度主席托马斯·瑞安博士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7/091036183618.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